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朝三暮四太坏了,但朝四暮三就很开心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5-10-11.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为什么感觉「朝四暮三」比「朝三暮四」要多?

    [​IMG] 华生,投资学,社会心理学(婚恋情感方向)

    锚定效应也可以叫首因效应,我们会在判断的时候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我们会用第一印象来看待之后的事情或者人。是标签化的一种方式,是我们管理人际关系与新环境新事物的最简单的策略。不可以解释朝三暮四的情况。

    这里涉及一个选择策略,在心理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用来评估人类抵抗诱惑与权衡长远收益的策略。延迟满足策略,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 15 分钟的时间。

    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做权衡的时候,甚至当总量不变的时候,为什么人类会倾向于眼前利益呢?

    这里涉及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如果整个人类历史有 50 米长度的话,现在文明史只有 1 公分,所以人类的行为标准是为了适应草原狩猎生活而不是都市生活。

    人类为了生活每时每刻都要做出选择,我们会为了未来的收益做选择,更会为了眼前的利益作选择,比如,我们发现了一头羊的尸体,我们可以现在吃到撑,也可以现在吃一部分,然后明天再来吃剩下的部分,假设羊的尸体大到我们无法携带。

    如果我们选择第二种策略,虽然解决了第二天的食物问题,但是有风险,可能第二天来的时候,羊被其他动物吃掉了。所以,我们也会选择第一种策略,为了满足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以后的利益。

    甚至情况会更复杂,当我们打算吃羊的时候,有一只狮子也想吃,我们有两种选择,吃羊或者逃跑。如果我们选择眼前利益,填饱肚子将失去长远利益,失去生命。

    很显然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更常见,所以我们的大脑进化出的选择机制倾向于正常满足眼前利益,偶尔满足长远利益。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模式都是为了在草原上更好的生存下去而不是都市或者文明生活。所以眼前利益永远比长远利益更有诱惑力,比如暴涨的股市,比如促销的商品,比如穿着性感的性工作者。

    而克服眼前利益需要自控力,这里涉及到大脑灰质的强壮程度,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对自控力有很深的研究,他甚至有一整套方案锻炼人的自控力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用来提高人类决策的收益最大化。

    查看知乎原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