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药过期,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11 月 23 日晚,美国药业巨头辉瑞(Pfizer)宣布,已同意以大约 160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艾尔建公司(Allergan)。 对于这次收购,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辉瑞高层一直考虑的一项新战略将铺平道路:将公司业务分拆为两部分,一部分出售专利保护药,一部分出售专利过期药。 陈ZYC,制药 我们先了解新药研发过程申请专利的类型吧。 相关法律规定,药品专利的保护对象包括新开发的原料药即活性成分、药物制剂、制备工艺、配方、用途等,均可以申请产品专利、方法专利和用途专利。因此除了最基本的化合物专利外,还可以就以上一系列保护对象申请专利,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层层保护的专利网。 通常,制药巨头会采取两种专利策略,一是基本专利策略,二是后续专利策略。基本专利策略是在新药研究的发现阶段申请基本专利保护,包括化合物、化合物形式、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药物用途等。后续专利策略是指在药物开发阶段申请后续专利保护,包括晶型专利、方法专利、制剂专利等。以上所有的策略都是为了使围绕该药产品的专利尽量多,专利保护尽量有层次和梯队次,从而最终达到专利保护期延长的效果。 所以,如果题主所指的专利药过期只是指其化合物专利到期,这并不意味着专利所有的药企就失去了对该药的占有,因为它还拥有一系列的后续专利保护。 但是如果后续专利过期,专利网出现漏洞,那么就专利纠纷就会愈演愈烈。 从 2010 年 FDA 批准的新化学实体 (NCE) 的数量仅为 21 个可以看出,低数量的水平和新药成功上市的成本与日俱增有着直接关系。几乎每一种新化学实体从开发到上市的成本平均高达 10 亿美元。而且研究表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药物收回了前期研发成本,因此制药巨头的营业收入越来越要依赖于明星药品的销售。 明星药物失去专利网的保护后,制药巨头的营业收入将一定程度受到影响。如果这时药企新药的研发批准脚步跟不上,就会失去领先地位,甚至摔得很惨。 而对于那些觊觎到期专利药的药企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特别是靠仿制为生的药企。 据估计,2014 年全球失去专利保护的药物总价值 400 亿美元,2015 年将高达 560 亿美元,2016 年将为 310 亿美元。药品领域将迎来的大规模到期潮,被许多药企视为一场「盛宴」。 很多药企受困于密织的专利篱笆。迫切希望翻越专利篱笆,而这一愿望或将实现。 利用到期专利进行仿制生产,从模仿起家,然后青出于蓝(创新),不失为一条捷径。 这样,仿制药企就能从原专利持有药企那里分得该药物的部分市场份额。 还有,非专利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会拉动原料药行业。 资料来源: 专利药到期 国内药企应在模仿中创新 “到期专利药”的便宜没那么好占 专利药到期了,中国能做什么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