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大桥垮塌、酒店倒塌、溃坝,这些事故想起来都觉得可怕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6-01-11.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世界上有哪些失败的大型工程项目?

    [​IMG] 知乎用户,PhD

    世界基本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型工程发生事故的,而事故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天灾加人祸都有,下面列举一些著名且大型的工程事故吧(按年份由近及远排列)。

    1. 美国斯卡吉特河大桥垮塌事件(I-5 Skagit River Bridge collapse)

    • 事故时间:2013.5.23
    • 事故地点:美国华盛顿州
    • 伤亡人数:13 人死亡,145 人受伤
    • 事故的发生及原因:

    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斯卡吉特河大桥,垮塌发生于当地时间 2013 年 5 月 23 号下午 7 点许,出事桥梁位于美国 5 号州际公路在华盛顿州境内的路段,横跨斯卡吉特河,事发地处于华盛顿州最大城市西雅图和加拿大西南部最大城市温哥华之间的中间位置。

    垮塌由一辆从加拿大方向来的载着特大号货物的拖车引起,当时它正驶往南方的温哥华,超重的车身直接剧烈摇晃着桥身的支撑,间接摇晃着最北跨桥顶钢结构体系的受压上弦杆。从路面到拱开梁之间的垂直净高是 4.45m,所有载着特大号货物的货车只允许在净高 5.2m 的净高内行驶。这辆货车却行驶在了最外道,当时有一辆中型货车和一辆宝马汽车在内道和它并驾齐驱。这辆货车载着 4.8m 高的货物,垮塌发生后,拖车上货物存在清晰可见的凹陷上角和剐蹭的痕迹。一辆导向车曾被雇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通行,导向车也从未警示过货物可能无法通过斯卡吉特河大桥,也并没告诫司机应该使用内车道。

    斯卡吉特河大桥最近被评估为是运营状况良好且安全的,即使它已经历时 58 年之久,它在结构设计上并不存在缺陷。这座桥被认为功能上已经淘汰了,在此次事件中,桥梁未能满足现行设计规范对公路桥梁净宽和净高的要求。这座桥并未进行加固或者重建,而是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

    • 事故照片:

    [​IMG]

    [​IMG]

    [​IMG]

    • 工程背景:

    斯卡吉特河大桥横跨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芒特弗农与柏林顿之间,位于西雅图北部的约 96 公里处。它是西雅图、温哥华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三地之间一条运输主干线。在垮塌之前,每天要通过 71000 辆左右的机动车。

    桥修建于 1955 年,在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开始的前一年。桥有四车道,每个方向各两车道。斯卡吉特河大桥总共有四跨,每跨长约 49m。每跨用三角形钢梁制造,采用了贯通桁架结构设计方法,其中巷道位于左右桁架和上下桁架之间的开放通道中。由于桥顶上弦杆的原因,桥上是禁止通行高于上弦杆的机动车。相邻的桥跨作用于一个桥墩上从而组成一个连续的桥体,实际上这四跨是各自独立的。

    References

    1. Becky Monk. What caused the Skagit River bridge to collapse? Puget Sound Business Journal, May 24, 2013.
    2. Bridge collapse: Oversize-load permits easy to get online
    3. Couple who narrowly escaped I-5 bridge collapse tell incredible story

    2. 孟加拉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件(2013 Savar building collapse)

    • 事故时间:2013.4.24
    • 事故地点:孟加拉国达卡市萨瓦乡
    • 伤亡人数:1100+ 人死亡,2500+ 人受伤
    • 事故的发生及原因:

    这栋楼发生倒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四点:

    1. 未经许可擅自建在一个池塘上,
    2. 未经许可擅自把商业建筑当做工业建筑来使用,
    3. 未经许可擅自加高三层,
    4. 擅自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由于发电机产生与楼体的共鸣振动,加剧了楼层的过载效应)。

    事故原因之一是工人没有足够的权利来拒绝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官方相应的建筑安全评估程序并不公开透明,以及工人组织在评估程序中的混乱和不作为。

    综上所述,灾难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萨瓦市政府监管的失职和腐败。有些人把萨瓦市政府称做“一个无赖的暴徒”。

    • 事故照片:

    [​IMG]

    [​IMG]

    [​IMG]

    • 工程背景:

    萨瓦区大楼归属于 Sohel Rana,据称他是当地 Jubo 联盟的领导成员,是正处于执政地位的人民联盟政党的青年羽翼。这栋楼被分割成了很多独立的工厂作坊,一些商铺,一个银行,雇佣了大概 5000 人左右,他在顶部擅自加盖了四层楼并用于工业生产。

    References

    1. Matalan supplier among manufacturers in Bangladesh building collapse
    2. AP (Farid Hossain and Julhas Alam): Bangladesh Official: Disaster not really serious, (3 May 2013); Dhaka Tribune: Nexus of politics, corruption doomed Rana Plaza; The house of cards: the Savar building collapse 26 April 2013
    3. New York Times (Yardley Jim): Bangladesh arrests Engineer who warned of dangers (2 May 2013); he was arrested for helping the owner to add illegally three floors. AP (Farid Hossain and Julhas Alam): Bangladesh Official: Disaster not really serious, (3 May 2013)
    4. Pietra Rivoli: Viewpoint on Bangladesh Disaster: it’s not all about the West. 2 May 2013

    3. 新加坡新世界酒店倒塌事件(Collapse of the Hotel New World)

    • 事故时间:1986.3.15
    • 事故地点:新加坡
    • 伤亡人数:33 人死亡
    • 事故的发生及原因:

    1986 年 3 月 14 日星期五晚上 7 点,设计平面图编号为 26 号的柱子突然开裂,修补后正常使用。

    1986 年 3 月 14 日星期五晚上 9 点 15 分,设计平面图编号为 32 号的柱子突然开裂,墙体前面的镜子一角碎裂,并未引起注意。

    1986 年 3 月 15 日星期六上午 10 点 10 分,地下停车场碎石下落,设计平面图编号为 30 号的柱子突然开裂,工人完成修补。墙上出现大量裂缝和裂纹,并迅速蔓延。

    1986 年 3 月 15 日星期六上午 11 点 26 分,大楼失控摇晃,柱子断裂,墙体坍塌,不到一分钟,整栋楼坍塌。

    调查组先后进行了爆炸、建筑材料质量、地基不稳或受损等事故原因的推测,都一一被否定了。当调查人员翻阅平面图,检查制图员计算的大楼自身重量(静荷载)时,发现了事故的原因是因为制图员忽略了大楼自身约 6000 吨的静荷载,只考虑了 100 多吨的动荷载。也就是说,这 15 年来,微裂缝一直在宾馆大楼的混凝土柱子内延伸,许多柱子早已到达承载能力极限值,大楼随时可能倒塌。

    • 事故照片

    [​IMG]

    • 工程背景:

    新世界宾馆位于新加坡,也被称作联谊大厦,完工于 1971 年。它是一栋 6 层带地下车库,高 24m,由 36 根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着的框架混凝土结构。新世界宾馆是联谊大厦的主要承租人,它占据着大厦顶上四层,而一层是工商银行在当地的一家分行,二楼是一家名为海神环球夜总会的俱乐部。联谊大厦曾因为一氧化碳泄露而在 1975 年 8 月 30 号被各大媒体所披露。

    References

    1. "Hotel New World collaps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August 2007. Retrieved 21 October 2007.(Book launch website for: Tommy Koh, ed. (2006).Singapore, the encyclopedia. Editions Didier Millet.ISBN978-981-4155-63-2.)
    2. E-Book, Singapore: Printed for 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by Singapore National Printers, 1987,OCLC24545169
    3. "Hotel Collapse Singapore". Seconds from disaster. Season 2. Episode 9. 27 September 2005.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4. 提顿坝溃坝事件(Teton Dam collapse)

    • 事故时间:1976.6.5
    • 事故地点:美国爱达荷州
    • 伤亡人数:11 人死亡,10 亿美元左右的经济损失
    • 事故的发生及原因:

    在 MDT 时间 1976 年 6 月 5 日早上 7 点 30 分左右,一道泥泞的口子出现了,水里伴随着大量的沉积物,但是工程师们都不相信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到了早上 9 点 30 左右,坝体下游朝向已经发展为一个渗漏口,这个口子以每立方米 0.57~0.85

    [​IMG]

    的速度涌水并且堤防表面防护材料开始被冲刷。带着推土机的工作队已经被派去堵住漏洞,但是未能成功。本地媒体抵达现场,在 11 点 15 分时政府官员命令州长办公室估计下游居民数。工作人员被迫只身逃离于作业现场,因为一个比泳池还大的缺口,已经把他们的设备吞没了,并且仍然在不断扩大。两名困于侵蚀路基里的推土机操作工,靠绳索拉到安全地带。

    在 MDT 试件 11 点 55,坝顶塌陷于水库中;两分钟以后,剩余坝体的 1/3 瓦解。坝体中带有泥沙沉积物的浑水,以超过 57000

    [​IMG]

    的速度,全部流入了长约 10km 的提顿河峡谷中,这股洪水直到斯内克河平原才逐渐消散。到了晚上 8:00,水库的蓄水完全流干,尽管 2/3 的坝体尚在。

    事故原因众说纷纭,有研究表明,溃坝是因为渗透性黄土被大量用于坝体核心和坝肩流纹岩的裂隙中,从而导致水渗入坝体周围,并通过填土渗满坝体。这些可渗透黄土被发现是产生漏洞的主要原因,这些缺陷的组合,导致水渗过堤坝并使坝体内部侵蚀,产生管涌破坏,并最终导致溃坝。

    • 事故照片

    [​IMG]

    图中左边那条位于黑色基岩边上的,有一条深褐色的带子(箭头标出),这是泄露的最早期。而圈中两台 D-9 推土机正试图填补坝体漏洞。

    [​IMG]

    图中箭头可看出,D-9 推土机的作用似乎并不大,下游的泥浆明显比第一幅图大了很多,而下游用于排水的建筑物也正被泥浆吞没(红圈标出)。

    [​IMG]

    图中可看出坝体已经破坏(红圈),泥浆正迅速朝坝体表面涌入。

    [​IMG]

    坝体已完全破坏(红圈)。

    • 工程背景:

    提顿坝是位于美国爱达荷州提顿河上的一座土石坝,它由美国垦务局建造,是八个被授予建造大坝的联邦机构之一,它坐落于爱达荷州东部,菲蒙市和麦迪逊市之间。提顿坝长 940m,宽 520m,高 93m,总需水量 355550000

    [​IMG]

    ,正常水位 1620m。最初被用于控制斯内克河平原的春季径流以及在夏季提供更加稳定的水源供应,因为这片区域曾经于 1961 年发生严重干旱,而在 1962 年洪灾紧随其后。

    References

    1. The Teton Dam: rhyolite foundation + loess core = disaster
    2. Perrow, Charles. Normal Accident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 ISBN 0=465-05144-8 pp.233-238
    3. The National Map: Small Scale

    这样的工程实例,历史上有很多很多的,就暂时写四个吧。在查找相关资料时,看见的各种问题工程事例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触目惊心的,在为遇难者默哀的同时,也警示着每一位结构工程师和建筑行业相关从业者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

    查看知乎原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