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象] 北极遗音 - 写在 2016 第一波强寒潮前 漠北,深陷大坑难以自拔/大气科学 一、前奏 前几日,许多人都被中国天气网(http://WEATHER.COM.CN)上的 8-15 天预报给整蒙了,什么!夭寿了!16 年 1 月 20-23 日是怎么了,武汉要要达到 -15℃,南京要 -17℃,这是「后天」要来的节奏么,小伙伴们快去图书馆准备烧书啊!(大误) 不过在最下面也提供了相关的说明: 意思就是,中长期预报大众只需要关注趋势,不必太过于纠结具体的数值。 但是,数值的预报以这种过于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波寒潮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关于这波寒潮,我们可以从约 20 天之前的北极说起。 二、去向地球最北端的温暖 在 2015 年 12 月 30 日,北半球身处隆冬,北极也被漫长的极夜笼罩,然而在一个强大的大西洋风暴的东侧的偏南气流的助推下,大西洋上温暖的空气一路被送至了冰冷的极点,北极的地面气温短暂的(几小时)升至了冰点以上。(关于北极增温的影响可以参考 @纸巾 童鞋的 回答,在此就不多说了) 图片由黄 - 绿 - 蓝 - 紫的变化代表着温度的降低。(蓝绿的分界线为 0℃) 地面的增温虽然短暂,但是却造成了一些影响。 首先,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学中提及了位势倾向方程,来表明将来等压面的变化趋势。 这串方程的后两项,分别代表温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对等压面高度的影响,代表着在地面有暖平流的时候,且暖平流随高度减弱,或者加热来自感热输送,都会会引起等压面高度升高——增压,即像当时北极这样的情况,会引起气压的升高。 三、被拨动的西风带 北极的异常增温的同时,在距离地面 5 千米的高空,气压也在升高。而此时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正受到强大的绕极地西风环流的影响,这就是高空的西风带。平均而言,随着纬度的升高,气压在逐渐降低。然而异常升温所导致的增压却狠狠的拨动了西风带的琴弦。 一个从伊比利亚半岛开始沿着欧亚大陆的轮廓延伸的高压脊,如同一把利剑,狠狠地刺进了西风的核心,让西风带为之震荡。 四、寒冷无处安放 裹挟着暖空气的高压脊挤占了原本应该呆在高纬的寒冷空气的位置,并一路迁移从大西洋迁移至中亚细亚,并于 1 月 4 日起在此长期滞留,并不断被随之而来的西风长波脊补充。 由此,原本应该在北极深处的冷空气无处可以安放,其中一部分只能选择在东亚安家,逐渐建立起了强大的寒冷涡旋。 补一张空白地图,以便大家辨识相对位置 五、游子的奏歌 随着稳固高压脊系统的建立,徘徊的北方冷气团逐渐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起巨大的冷性涡旋,就像一个摇摆的陀螺,还不断的缓慢甩出部分冷空气,也就导致了一月前期的阶段性降温,也是原本据平时偏高的气温下降到了往常水平。 白圈就是冷气团的大致范围。 这股冷气团高悬于我国北部长达约 2 星期之久,不断地释放出小股冷空气,让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步入隆冬与严寒,俨然是奏响了寒冷之歌。 六、一切都归于西风 而在将来的时间里,这个孤独的游子终将耗尽它的能量,投身于茫茫西风之中。而它最后的呐喊就是即将到来的寒潮。 由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做出的预报显示,徘徊多时的北方的冷气团(蓝紫色区域)将会逐渐南下,并不断减弱,最后汇入西风带中。 而它带来的巨大能量释放,会引起较猛烈的降温和降雪。 由中央气象台(NMC)发布的消息显示 在 23-25 日期间,最低温度 0℃线将会压至广东南岭以北,同样雨雪分界线也会南压至昆明与广西广东福建北部一线。 请继续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 也请各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七、最后 从前,也许有人会问我,遥远北极的冷暖与我们有何关系 却不知,北极那几小时温暖的回声会穿越近 30 天的时空,响至远东的天空。 -- 除知乎相关应用外,转载请先私信联系我~ 谢谢! 专栏 大气之象 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 本人主页 漠北 同样欢迎关注~ 发自知乎专栏「大气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