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以为乔帮主的故事拍不出什么花样了,这版让人惊喜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6-01-25.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史蒂夫·乔布斯,这部电影。

    [​IMG] Amene Amakawa,starving filmmaker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不淡定,作为一个学电影出身的人来说,我技痒。

    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由故事本身发光的电影,这是一部附在讲故事的形式上来展现人物关系变化的电影。首先是画面表现形式的分析。这部电影为了配合年代的气息,80年代的部分用胶片拍,98年代的就用数码。配乐也是,80年代就给与了80年代录音设备的质感, 89年在交响乐厅的场景,就用交响乐的夸张来渲染情节的戏剧性,甚至还有类舞台剧安排一般的下雨来表示乔布斯的失意,整一个电影的包装设计也引用了98年的苹果的平面设计,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这些都是必须的,因为导演是Danny Boyle,是的,导演是他,看完电影后才发现,原来导演是他。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不得不说,预告片剪得太正常,没有电影本身来得有性格。

    其次是故事内容形式的分析。以每一场历史性的发布会前,乔布斯与身边的人的争执来体现时代的背景,乔布斯的经历,性格,远见,谋略,以及任性霸道。故事并没有什么大情节,台词写得尤其好,剪辑吵架的节奏和分寸很有教科书价值;前后的小细节都很好地呼应了;演员虽然不像乔布斯,但是演得却是满满的乔布斯独裁者气息。片子最后撂下一句,“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能力是造就不了乔布斯的。当电脑只是专人人士的玩具的时候,要让这个产品平民化,确实需要一个有独裁能力的人来创造一众人的操作习惯。到现在也能看到苹果这种平民化路线的影子,比如各种以苹果系统作为平台来开发的专业软件在慢慢走向大众,平板电脑也让更多创意类的专业软件面向大众,从而更具有娱乐性。于是,在表现乔布斯近乎专制的坚持和执拗的时候,争执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就是因为有了载体,讲故事的方式就变得多样有趣,甚至深刻。

    再来是人物表现形式的分析。乔布斯很有争议性,去世没有多久,就这样洗白总觉得很奇怪,而且洗白很重的一块是他家庭的部分。毕竟乔布斯去世后,他的家人并没有表示过对他的缅怀,更有种活该的感觉。所以我自己是觉得这个洗白得很勉强。但是,Danny Boyle 在电影的宣传采访中提到,他看到这部电影的剧本的时候,就有种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的感觉,所以他希望能让所有人都有自己对角色的解释。无言以对。毕竟电影是电影,不是史实记录,说有不属实的部分或者开放理解的部分,也都理解这种为艺术做的改变。

    买电影票的时候,发现上座率很高,谁说观众只能看懂有模式的故事?“所以电影都有它的市场,只是看经营者有没有心去经把观众群做大。”我忘记这句话是谁说的了,但是确实记得有个很厉害的人被采访的时候,说过这句话。其实不止一个人说过这句话。(←_← 呵呵)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难安静下来整理思绪,哪怕整理了思绪,想说很多话,然而不能说,因为说出来也不过是些牢骚。不喜欢的电影总能很系统地去批判。但是喜欢的电影,总是让人语无伦次。但这种形式和内容融合度高的电影,能说的总比稳打稳赢没槽点的电影要多。毕竟看完这部电影,感觉自己作为一个新生儿,这部电影有太多能学习的地方了。

    虽然还是亏本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这是一部好电影的事实。都去看吧,我没有别的好说的了。


    发自知乎专栏「想寫便寫的影評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