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看到最后,这部灾难片还是能让人后背冒出阵阵凉气 罗登,World Builder 灾难 / 恐怖片,需要建立几个基本概念,方可吸引观众。 1,一个饱满的家庭关系架构。任何灾难片,必须将威胁施加于一个家庭之上,方可调动观众情绪。回头看中国的恐怖片或者灾难片,基本建立不了一个自圆其说的家庭。可能是我们有几十年不拍家庭了。《汉江怪物》的家庭结构建立相当饱满,结尾收养一个小男孩绝对是神来之笔。 2,怪物 / 灾难的出现和终结一定要有结构,有顺序,不能着急。《汉江怪物》的头 20 分钟,怪物如何出现,如何引发有小到大的灾难,都有很清楚的结构。绝对不可以一上来就将怪物 / 灾难出齐,要有规律的释放。我国导演处理这种东西,生怕观众等不及,急轰轰煽音乐玩场面,导致后期乏力。 3,是个人,而绝对不是政府 / 威权结束恐怖或者灾难。以现在的科技来说,任何怪物和灾难面对地球人的高科技和国家能动员的庞大资源,都是不足为患的。所以,一定要让个人脆弱的身躯去终结恐怖,方可最大深度引发观众的同情心。《汉江怪物》里面的政府通常是拿来揶揄的,最后终结怪物的是几个不成体系的平民,政府的军队反而不知所踪。国内的同类片子,一定是中国炫耀人力物力的场地,根本吸引不了观众。(或许我是错的,中国观众很嗨这一点) 4,基调必须是悲观的,换句话说 --- 怪物和恐怖是绝对不能完全消灭的,恐怖永远只是暂时性退却,他一定会到来……这是恐怖片,灾难片的精髓,即使你看完了这个片子,你依然背后还在冒寒气。导演让整个影片弥漫的温情和低沉弦乐,都表达了人类面对人类自己制造的怪物的无力感。这是最要命的,也是我最欣赏的。你可以想象国内导演一定要炫耀伟大的胜利…… 不才,没有具体展开,也抱歉我对国产影片的吐槽,其实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韩国有这样的电影,是跟韩国人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离不开的。任何一个富裕,有良好社会规则的国家,其生活在里面的人做事情,做什么都会做的很好。 @大猫:第 4 点不一定吧?灾难片《后天》和《2012》的结果就很阳光啊。一般和外星人大战的灾难片也都有不错的正面结果,比如《世界大战》、《洛杉矶之战》之类的。 @Clones:这么说《世界大战》算灾难片,因为结局虽然外星人跪了,但和个人、政府啥的都没关,不是人类赢的;但《独立日》就算不得灾难片了吗?不仅是政府赢的,还赢得特爽…… 对@大猫、@Clones 的回复: 国产也有灾难片。 电影分好电影,坏电影。《后天》结局阳光吗?这种气候还会再来。《洛杉矶之战》是烂片了,《世界大战》结局并不美好。 有句话,好的战争电影都是反战电影,这是科波拉的话。 不是所有打仗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我这里总结的,是一种对类型化的提炼,有些电影商业上卖座,但是并不是好的类型电影。 @蛋蛋:影片结尾收养一个小男孩有何寓意呢? 对@蛋蛋 的回复: 关于小男孩,我的理解是一种对家庭的解构 / 重建的过程。 宋康昊的女儿死了,但是他女儿救了一个男孩,等于自己女儿的生命由这个男孩来继承,一个家庭重新建立起来。 这绝对是神来之笔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