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细节是怎样的?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6-06-27.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IMG] NTNF,止于至膳

    说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就在昨天。

    儿子刚满 4 岁,吃晚饭前看到了生日蛋糕,便忍不住要吃。

    孩子他妈和奶奶都不同意,只有爷爷宠他,拿起刀就想切下一块。没想到爷爷手抖,切坏了蛋糕上的巧克力饼干,儿子立刻大哭起来。

    奶奶开始埋怨爷爷过于溺爱,

    妈妈开始要求儿子止住哭闹,反正切坏的饼干也能吃,没有什么好哭的。

    结果越哭越起劲。

    于是我过去抱起儿子,问他:

    是不是因为饼干切坏了觉得很伤心?

    点头。

    是不是很想吃那个饼干?

    点头。

    我可以帮你拼好饼干,但你要忍住不哭。

    点头。忍住了哭。

    我用奶油做底,重新拼好饼干,跟他打赌能不能一口吃掉,结果他张大嘴巴全塞了进去。吃完饼干就乖乖吃饭。

    饭后我跟他讲道理,虽然饼干碎了很难过,但也可以不用大哭大闹,因为首先可以想办法补救,其次碎掉的饼干也可以吃,就算没有吃了也可以忍住哭闹,因为哭闹是最没用的方式。

    我觉得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是父母要能做到共情,有些事情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在孩子眼中却十分重要。理解孩子的立场,有助于父母看清问题的本质。

    其次是不能被孩子的负面情绪左右,失去冷静和客观,父母应该身体力行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面对和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

    再次,不要试图一边处理矛盾一边说理,往往会让自己更加急躁。父母和孩子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把道理解释给孩子。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成年人的心态和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并且帮助孩子(是“帮助”而不是“要求”)学会用成年人的思维和方式面对人生。

    虽然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且挫折不断,但孩子就是在这样反复磨练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父母也是。


    评论中有位 @花亦开 朋友分享了关于小朋友完美敏感期的知识,解释了为什么看到破碎的饼干会大哭,谢谢分享。

    “再补充一下,一般说共情,不懂敏感期的人很难真正做到共情。孩子对于完美的追求,在一段时间来看大人感觉根本就是强迫症,然而这正是他内心发展的必经过程,他对于物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如果碎了不光是物碎了,而是认识被否定,孩子会非常不安沮丧,就会大哭。说句大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的话,孩子并不明白饼干碎了不影响它是饼干这一事实,还能吃这一事实,只是觉得饼干就应该圆圆的然后吃掉。所以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对于两三岁左右孩子,给他吃的一定不要分成两半,好多大人以为孩子自私不分享而哭呢。已经哭了的,把这个碎的感觉拿走不要让他看见,再给一个新的。虽然他还记得,但是再转移注意力就可以做到了。哄小孩不哭我最拿手”


    多说几句:

    百年树人,谈何容易。

    养育实在是非常漫长而累人的过程,影视作品中小屁孩须臾成人,几十年光阴可以浓缩于一瞬,现实中却是一刻都不能偷懒,要老老实实经历成长的各种烦恼。

    养育过程中鲜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方法,昨天止住的哭闹,明天也许又会重现,上次管用的方法也许下次就会失效。小朋友就是这样反反复复,一个小毛病的改正也许都要费很大工夫。

    人格的养成,是靠无数小事小情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中国当下的家庭结构决定了大多数父母要跟上一代老人共同养育小孩,这其中的观念冲突不可避免。

    作为父母,要协调沟通整个家庭的养育观念,不仅是磨小孩,也是磨自己,磨整个家庭环境,着实不易。

    我的心得是,为人父母,三观要正,脑子要活,方法要多。

    愿各位年轻的父母都能找到积极的养育方法,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阅读原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