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这部拿了奥斯卡奖的纪录片,讲了一个天才陨落的故事 李霁琛,电影爱好者/阿森纳球迷/射手座/英语专业 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纪录长片叫做《艾米》,公开了一些艾米怀恩豪斯生前的私人影像,也重新把这位英年早逝的爵士乐天才女星推到了我们的面前。 2009 年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艾米.怀恩豪斯:“你觉得多年之后你会去哪里?” 那时 25 岁的她不假思索地说:“我已经死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没有等到多年以后,仅仅两年过去,在 2011 年的时候艾米.怀恩豪斯就因为酗酒死在伦敦家中。这位爵士乐天才女星终究加入了“27 岁俱乐部”,这一俱乐部的成员还有吉姆莫里斯、科特柯本、布莱恩琼斯这样的传奇人物。 不管怎样,艾米怀恩豪斯的人生停在了永远的 27 岁。 如果不算她去世后制作公司整理出的遗作唱片《Lioness:Hidden Treasures》,在她短暂的一生里,她只出过两张完整的唱片,分别是 03 年的《Frank》和 07 年的《Back to Black》。前者为她拿到了水星奖提名,并让她声名鹊起;而后者让她成为了第一个拿到五项格莱美大奖的英国人,站在了乐坛的顶峰。 音乐是有灵魂的,爵士乐更是如此。艾米慵懒沙哑却充满魔力的声音里,氤氲着的是一个天才的灵魂。在音乐的世界里,艾米无所不能,她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从她脑海里总是会窜出各种各样的旋律,窜出我们根本想不出的歌词。有人说,上帝热爱爵士乐,所以创造了艾米怀恩豪斯,我深以为然。 可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更殷切地盼望明星的出现,却忽略了歌者的重要性。 艾米成名的时候,太年轻了。 在镁光灯打在她身上的时候,她甚至会有些手足无措,她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去消费她的人而非她的音乐,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躲在角落去歌唱自己想要歌唱的东西,她不明白这个世界,因为她不属于这个世界,而这个娱乐至死的世界,也本就不配拥有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爵士天才。 艾米一直是孤独的。世界上伟大的灵魂,似乎都逃不了孤独,可这样的孤独对于一个并没有那么坚强的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从小缺失父爱的她一直渴望父亲在他生活中的回归,可她这个父亲,在她功成名就时才回到了她的身边,并一次次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女儿推向深渊。 她疯狂地爱着 Blake,为了他纹身,为了他差点放弃了一切,让他成为自己音乐的源泉。可就是这个男人,把艾米引入了毒品的深渊,让艾米和他一起吸毒,一起酗酒,几乎毁掉了这个不世出的天才。 最终 Blake 还是和艾米离婚,还在采访中刻薄地说:“我为什么要和她浪费时间?” 留下的,只是艾米形单影只的身影。 可她还有不离不弃的朋友,还有一生所爱的音乐。 她战胜了毒品,准备重归舞台。却战胜不了镁光灯刺眼的光芒,战胜不了镜头给她带来的恐惧。她最后一次在舞台上出现的时候,醉着酒,蹒跚着脚步,人们在她身上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她就那样在媒体的指责中去世,离开地突然而果决。 直到她离开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世界失去了什么。 很多人说阿黛尔的横空出世弥补了艾米怀恩豪斯离开带来的遗憾,可谁都知道,世界上再也没有艾米怀恩豪斯了。 著名的爵士音乐家托尼.班奈特在她去世后说:“如果她还活着,我会对她说,慢慢来,你太重要了。生命能教会你如何活下去,如果你活得够久的话。” 再想想艾米生前所说:“我宁愿放弃音乐这一天赋,只要我能无忧无虑地走在街上。” 不禁让人唏嘘。 但我们不会忘记艾米怀恩豪斯的名字,因为音乐是永恒的。 这个世界不那么美好,但我们依然得为之奋斗,因为美好的东西,还是存在的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