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夏季户外的注意事项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6-06-30.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日报标题:夏日户外运动,不是一把遮阳伞一瓶防晒霜就没问题了

    [​IMG] 山西大宝

    转眼夏已至!

    知了又在枝头高唱起了那首老歌“知了,知了……”。

    也许它只是在枝头待得无聊,便在那一片深绿中独自吟唱。也许它已经熟知光阴短暂,珍惜它在世间的时日。也许它是知道了一群人已经走火入魔,

    即使阳光猛烈也无法阻挡他们爬山涉水的热情。然而谁也不知道它到底知道了什么,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夏季爬山绝对是需要毅力和勇气的事情。

    先讲讲我们为了狼塔之行而疯狂拉练的故事吧。

    [​IMG]

    ↑狼塔 C 线——白杨沟达板全景

    南方的夏,猛烈而凶残,尤其是白昼里。数百万台空调主机在室外嗡嗡地低吟,不计其数的公交车和私家车在柏油路上苟延残喘,为这炎热的夏季添油加火。

    酷暑即使有海风吹拂,也不能减少些许的……,反而大大地增加了空气湿度,人就如同笼屉中的小笼包,深呼吸两下都能飙出来汗水,就算找个阴凉地儿也是无济于事。

    即便如此,飞翔还是早早为我们安排了紧凑的拉练计划。每次出发前,每个人的背包里至少都要装上 6 瓶 2.5 升的自来水,也就是 30 斤,这是我们负重拉练的最低要求。

    [​IMG]

    ↑特别能背,能飞的飞翔,摄于珠峰东坡

    当我们背着沉重的背包,走上公交车时,周围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我们。当我们下车时,车上人的目光又迟迟的不肯从我们身上移开。

    可惜,理性总是战胜他们的好奇心,导致从来没人问过我们要去干嘛。要是有人问,我绝对会低调的回答他:“出(wei)去(le)走(lang)走(ta),消(nu)脂(li)減(la)肥(lian)!”

    [​IMG]

    ↑猪头石

    拉练时,我们的标准配置包括遮阳帽、速干衣、速干裤,3 升饮用水。为了避开高温,我们通常在早上 8 点前上山。即使如此,当迈出公交车时,汗珠就已经开始渗出。

    在林荫小道上拉练时,尽管汗水很快会把衣服打湿,但有那一片樹蔭的庇护,一切还是可以忍受的。然而当走在无阴凉的路线上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条正在被加工的咸鱼:阳光加热,热风烘干,汗水调味。

    我们每隔 20 分钟就要找个树荫休息一下。有时,老天也会可怜我们这群人,赐一阵雨水给我们降温,亦或是移过来一片云,给我们遮阴。

    记得有一次,一名队友的先天性散热不良再次发作,无力的在我们屁股后面慢慢的挪着。突然间,天空阴沉,一场阵雨不期而至,他的战斗力瞬间提升了十倍,转眼间就将我们甩出去老远。

    另外一次,我们因为走的时间太久,没有躲避高温时段,集体挂掉,提前下山。还有一次,因为气温太高导致走得太累,我们集体下撤,到一个废弃的水库游泳。

    [​IMG]

    就这样,我们走了夏季的加林山,板樟山,珠海大八的部分路段(财校 - 鸡山),中山长环的部分路段(长江水世界入口 - 箭竹山水库),船底顶石布线、罗新线、罗布线,大东山。

    经历了这些后,我也总结了一些夏季开展户外运动时需要的注意事项,在本次帖子中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快乐安全两不误。

    1、防晒

    户外防晒并不像我们在城市里的防晒,涂些防晒霜、再打一把遮阳伞就可以了。户外运动时,大量排汗,皮肤与衣服接触后会很快将防晒霜擦除。

    此外,运动时双手需要握住登山杖或是抓住石块树枝等去辅助身体平衡。根本无法打遮阳伞。

    因此,户外防晒,最重要的是靠衣物和帽子。

    宽沿儿的速干帽加上速干长袖和长裤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喜欢长袖,也可以选择短袖加上冰丝袖套的方案。另外,最好带上一副太阳镜,强烈的光线经过眼睛的过滤,感觉也清凉许多。

    [​IMG]

    ↑船底顶坪坑——吊桥

    2、防蚊虫

    夏季,草木旺盛,进行户外活动时很难发现蚊虫。所以,必须穿着长袖和长裤。出门前,再带上驱蚊水和风油精等防护药品。

    还要带上登山杖,一旦遇到蛇时,可以用来驱赶。在穿过草木茂密的地段时,还可以用来打断蜘蛛网和驱虫。

    3、衣物

    在前面我们反复提及“速干”这个词,这类衣物排汗快,不沾身,而且极易风干。

    切忌穿着棉质衣物,比如牛仔裤。因为这类衣物虽然吸汗,但是很难风干,而且湿了后会粘在皮肤表面,导致排汗不利,摩擦皮肤,引起不适。

    出发前,最好带上一套备换的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目的地后等汗水干透再换衣服,不仅会舒服很多也能够防止长期穿着潮湿的衣服带来的身体不适。

    [​IMG]

    ↑夏季徒步典型着装

    4、饮用水

    夏季排汗多,水分流失快,必须准备足够的水。如果你打算走 20 公里左右的线路,至少要带 3L 水。

    活动中,要增加喝水的频率,控制每次的饮水量,不要等口渴了才去喝水。

    夏天喝冰水肯定最爽,但不可过量饮用。徒步时可以将水放入保温杯,每次喝一小口,补水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体温。

    此外,还需要补充电解质。说白了就是盐分,但不是我们吃的盐,它只能单一地补充钠盐。可以携带一瓶含盐饮料,而且在活动开始前就要喝一些,不少于 200ml。

    也可以选择榨菜,千万别小看这种食物,它可是徒步中补充电解质的不二之选。

    因为电解质从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再运送到肌肉,需要一段时间。否则等到发现有抽筋的迹象时,再补充电解质已经来不及了。

    尽量不喝生水,尤其是溪水。未经煮沸的溪水,可能会有寄生虫卵。

    5、玩水要带救生装备

    一池清水,是夏季户外活动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也常常跋山涉水去拥抱那短暂的清爽。但是“安全”二字必须时刻谨记,游泳时要携带救生装备,比如“跟屁虫”。不去湿滑的池塘边玩耍,也不去水情不明的溪水中玩耍。

    此外,在下水前,必须充分的休息,并补充电解质,拉伸韧带。待不在大量出汗时才可以入水,否则入水后毛孔和血管突然收缩,极易引发意外。

    在某户外组织举行的活动中,曾经有人一停下来就直接跳入水中,结果导致中风。入水后如果发现踩水无力或者腿部肌肉一用力就抽搐,则说明电解质流失过度,要立刻上岸,不可再下水。

    6、防暑降温

    (1)合理安排行进节奏,一次行走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 20-30 分钟左右休息一次,根据具体情况休息 5 至 15 分钟。

    (2)行走时,若遇到小溪,可将帽子、上衣和毛巾浸湿,拧干后再穿着。休息的时候,把帽子摘掉,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

    (3)带些防暑和清凉药品,如藿香正气丸,白花油等。

    运动中,我们需要随时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头昏、头痛、口喝、多汗、心慌、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则快要中暑了。

    此时,需要立刻找一个阴凉透风的地方休息,不可继续运动。吃解暑药,待气温降低后或者症状缓解后立刻下撤。一定不要坚持,否则,可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IMG]

    ↑船底顶石布线——乱石坡

    7、天气和路线

    夏季,天气不稳定,经常会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因此必须合理选择路线。广东省内有几条经常出事的路线,比如中崆大峡谷、船底顶的联山 A 线。

    此类路线两侧多为峭壁,中间为峡谷,一遇突发性降水则短时间内就会形成山洪,很难逃生。

    所以,最好远离这种路线,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还有些路线,一旦下雨就会变得湿滑难行,比如狮子头。如果天气不稳定,也要避免这种路线。

    [​IMG]

    ↑夏季户外要直面残暴的天气,想要撑下来,各种准备必不可少。

    风险永远是存在的,我们不可能杜绝风险的发生,但是采取有针对性的准备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

    本文也仅仅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和指正!

    [​IMG]

    我和闪米特一起致力于 -- 普及户外知识

    期待有一天 -- 与你在荒野相遇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txjsmt

    【关注本专栏,直达你想要的户外知识】

    阅读原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