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谁“杀死”了《谭谈交通》

Discussion in '新闻聚焦'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22-07-13.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8,174
    Likes Received:
    47
    人在片场呆,祸从天上来。7月10日,因被认为发布的视频存在侵权问题,正忙于安全宣传视频拍摄的up主谭乔发现,其在B站上传过的200多条视频突然之间被悉数下架。被一同强制下架的,还有B站上其他up主以他的系列视频《谭谈交通》为素材创作的大量二创视频。

    [​IMG]

    文 | 李禾子​

    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被批量清空视频的现象极为罕见,而且,谭乔还称自己可能正面临数千万的巨额赔偿,“你们的谭sir最后可能赔得裤子都没了”。​

    [​IMG]

    图源:谭乔微博截图​

    说来荒唐,谭乔被指侵权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作品”。​

    故事的开头还要回到2005年。彼时,《谭谈交通》作为成都广播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一档“寓教于乐的交通警示类栏目”开播,当时作为节目主持的谭乔,主职还是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一名交警。2018年,《谭谈交通》停播,谭乔也在3年后的2021年辞去公职,带着《谭谈交通》一起来到了B站,正式成为了一名“自媒体新人”。​

    在电视台播出阶段,《谭谈交通》就曾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节目,因其贴近大众的节目特色和谭乔自成一派的主持特点,赢得了成都市民的一致好评。用谭乔的话说,这档节目“一直在关注在这个时代下最普通的、个人的安全生活悲喜际遇”。​

    这样题材的内容显然在B站很有生命力。在谭乔的后续创作和加工下,《谭谈交通》诞生了很多让B站用户印象深刻的经典形象,比如“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的“二仙桥大爷”,把“投”共享单车说成“偷”共享单车的“二仙桥大爷”歪侄儿,因普通话不标准而被当成“韩国人”的福建人,练过“腰马合一”的河南小伙,在马路边进行“高端访谈”的吕老板等等。此外,“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也成了出自《谭谈交通》的网络名梗。​

    但也是在对版权问题敏感的B站,一旦被投诉侵权,视频下架也是分分钟的事。​

    据了解,一般在看到投诉人的版权登记证书和投诉后,B站客观上也无法核实谁才是真正的著作权人,所以会给被投诉方一定的时间申诉和说明,如果最后投诉方的权利基础没有被推翻,平台也只能先把视频做下架处理。​

    从谭乔自己在视频回应中的表述,以及多位up主晒出的视频下架通知可以看出,这次促使大量《谭谈交通》相关视频下架的始作俑者,是一家叫做“游术”的公司(全称: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MG]

    B站up主晒出的视频退回通知,投诉人均为游术公司​

    事后证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代表的实际是成都广播电视台。也就是说,真正想让谭乔视频下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曾经的合作伙伴。​

    如果想让侵权和赔偿的罪名成立,故事的版本应该是:谭乔在没有和成都广电打招呼的情况下,私自把《谭谈交通》的名称沿用了下来,继续进行创作,重点是,他还利用了《谭谈交通》的名气来牟利。​

    关于有没有靠《谭谈交通》赚钱,谭乔在7月11日微博发布的视频中已经做了回应。他表示,他所能想到自己通过《谭谈交通》得到的利益,“无非就是平台给到的流量激励收益”,这也是他在去年正式接触自媒体后的一段时间才知道的存在。了解之后,他开始安排摄像师和B站公益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将视频的激励所得,包括部分的直播的礼物的收益,“除了必要的开支以外,通通都进行了妥善的处理”。​

    不过在整件事中,谭乔有没有通过《谭谈交通》获取利益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首要的问题应该是——《谭谈交通》的著作权到底归谁。​

    至少到目前为止,双方都还没有拿出实际的证据来证明节目的著作权归属。据谭乔称,他最初是接到成都广播电视台的邀请进行拍摄,“没有和成都台签署任何的合作协议”;而成都广电相关负责人却回应,尽管电视台长期以来没有对《谭谈交通》节目主张版权权利,“并不代表着任何个人可以随便侵权”。​

    此外,出来发声的律师们,也都只是在对著作权的归属进行假设。还有太多疑问还没有解开,类似双方就著作权归属有无提前约定,各自在节目制作时付出了多少的劳动和努力……​

    这些律师和法律人士还普遍显得有点不接地气的地方在于,他们似乎不在意事情发生最初的时代背景。在国内作品版权意识普遍不高的2005年(《谭谈交通》开播的年份),双方是不是针对版权有过约定,已经是一个太久远的问题,可能谁都没有办法拿出一份白纸黑字的文件去证明自己就是那个著作权人,也可能这样的文件压根都不存在。​

    所以这更像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反倒是现在成都广电突然投诉谭乔侵权,时机就很值得玩味了。​

    尽管成都广电声称是将《谭谈交通》的著作权授权给了游术公司,但眼尖的网友发现,该企业2021年度报告信息显示,公司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等五险的职工人数为0,也就是说,如公司实缴资本为0,社保缴纳的职工人数为0,无实质经营,不排除这个公司是“空壳”的嫌疑。也有媒体走访过游术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所登记的地址,结果发现这家公司并不存在。​

    [​IMG]

    游术公司的注册地实际是一家服装店​

    另据知乎用户@宇宙是蛋壳色的 分析,其通过企业查询平台发现,从今年4月开始,游术公司就已经在四川提起了大量批量诉讼,目前成都游术起诉的立案信息就有97件,且在这97起案件中均为原告(被告就包括了B站、抖音、咪咕、小红书、爱奇艺、腾讯和快手等公司)。​

    “这些诉讼最早是在2022年4月14日立案的,而且信息显示大量案件的立案时间为同一天(基本上这九十多个案子都是4月14、15,以及5月25日立案的,有些案号还是连号),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游术公司是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了批量取证后启动的批量诉讼。”​

    当然,从法律上来说,只要是合法合规的企业,哪怕是人们一眼看出的空壳,也有权利进行维权。但只是,如果这些分析属实,那大众难免有这样的观感——在看到《谭谈交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后,成都广电也想从中取得利益。就像谭乔说的,“仿佛(自己)已经化身成为了一个鲜美的蛋糕,静静地躺在案板上等待人瓜分蚕食。”​

    [​IMG]

    图源:谭乔微博视频截图​

    在谭乔相关回应微博的评论区:​

    “成都电视台真是丢脸丢大了,想要钱直接说不就行了,又想拿钱,又要立牌坊,真是服了。”获得了13421个赞;
    “离了个大谱!前有李子柒,后有谭乔谭警官, 这上哪说理去?声援谭警官!!!”获得了8158个赞;​

    “@刑法学人罗翔,快来救场”获得了3449个赞;​

    “公益普法视频都有资本敢动手?小心成为下一个视频的素材。”获得了2918个赞。​

    以上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观众这次都坚定地站在了谭乔这一边。​

    这一系列操作让许多人想到当年的视觉中国,同样的挥舞版权授权大棒创收,同样的时机精准:​

    当年视觉中国被广泛声讨的点主要集中于——发现侵权时不维权而是“等鱼养大”,明显是将索赔当作重要收入来源。​

    如果动动脑筋,解决这种大众喜爱的节目和角色的历史遗留版权问题,有太多种更好的方式,但成都广电却学了视觉中国。在一些法律法规尚未与现实同步的情况下,《谭谈交通》下架可能又要变成一个多输的闹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