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较好玩的兼职? 何明科,不写程序的数据工程师不是好产品经理 这是我和 @王洪浩一起在 10 多年做的一个炫酷兼职:为《三星智力快车》担任出题专家。 《三星智力快车》,2000 年 7 月 16 日开播,2009 年 10 月开始更名为《智力快车》。2009 年,三星集团退出赞助,而电视台又不会出钱赞助,也没有找到其他赞助商,所以就停播了。虽然这个节目消失了,但是考虑其行业地位、影响力及开创性,后面的智力类节目都是其小弟弟及追随者。 节目现场 最早的男主持(2000-2001 年):路一鸣(现在估计已经没有人记得了) 2002 年男主持:况皓(据说他后来成为了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律师,可见其博学程度) 最后一班岗的女支持人(2005 年 - 最后):方琼 难得的几大主持人合影,从左到右(路一鸣,况皓和李瑾) 我当初是在水木清华 BBS 看到一则消息:央视某著名节目招聘兼职的出题人员,钱多活有趣,速来。那时候的 CCTV 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还是很神圣的。我迅速打电话确认了一下,凭借多年的兼职打工经验,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人傻钱多的好机会,而不是 too goo to be true 的骗子。拉上同寝室的小伙伴 @王洪浩 去面试。该节目的制片人是一北大高材毕业生,负责出题部分的是一北大法律系研究生在读的漂亮女生。通过面试了解到,这个节目很靠谱(当时已经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很有钱,于是我们俩凭借工科学生对数理化的了解迅速得到这个机会,和十几个清华北大的小伙伴一起组队成功,专职为这档节目出题。我们可以选择天文地理数理化等各个方向出适合于高中生的分类题目,为了出题,清华图书馆的各种百科全书及教材发挥了莫大的作用。所以早年间《三星智力快车》的所有题目,甚至包括央视后期的一些智力节目的题目,都是我们这帮人出的,我们基本上搭起一个央视智力节目的题目库。 说这个兼职好玩儿,理由如下若干条。 第一,钱多而且发钱方式特别。题目分大小,但是一旦所出题目被节目选中,奖金从 100 元到 500 百元不等,按字数算,基本是一个字几元钱,比当时每个字不到一毛钱的写书市场均价高效多了。而且大概是几期节目结束之后发钱,由上面提到的那个北大姐姐背着一书包现金,把所有队员约在北大三角地现场发钱。发钱方式非常原始,把所有的题目过一遍,由各个队员认领作者,出现多人认领同一题目就撕逼,搞清楚状况后,就在小本画正字,最后结算领现金。每次分钱,每个人都能抱走大几千元现金。在当时的北大校园,还是挺震撼的。也一直纳闷,这两位北大的文科高材生,为啥不能选择点高级的手段分钱。 第二,见识各种青年才俊。据后面的统计,参加该节目的选手中有 32% 的学生考取了北大、清华等中国超一流高等学府,其余 48% 被上海交大等中国著名学府录取,其余 20% 也相继被国内重点大学录取。早期的主持人况皓在现场就非常博学多才及反应神速,据说他后来成为了上海汉商律师事务所律师。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关于这些选手详细出路的讨论:参加过三星智力快车的那些大神最后都怎么样了? 第三,见识各种高大上场面。因为这个节目的赞助多且资金丰厚,节目制作会及讨论会都是在五星级度假村等高端场所,我们这些兼职学生作为内容的主创人员也被拉去参加。同时,还有幸走了老央视大楼参与节目录制现场,因为需要现场对于某些专业题目的模棱两可答案帮忙做出最终”判决“。第一次知道,原来是央视是由解放军站岗,因为门口一堆人上访。主持人一般很拽,但是对导演及制片人毕恭毕敬,而且主持人对内容往往不了解,只是照本宣科念稿子。综艺节目观众欢笑及鼓掌等镜头,原来都是蒙太奇合成的,在节目录制一开始就录制好,然后剪片子加进去的。 最后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套利机会(arbitrage)只在短期内存在。因为这个赚钱机会,实在是需要的专业素质不高,且钱多活轻松。涌入参与出题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加之大家的战斗力太强迅速构建起一个超大的题目库。于是,单价越来越低,能被选中的题目越来越少。我们最终因为单价不划算,选择了退出。不过回想起来,这是一段非常好玩儿乃至幻妙的兼职经历。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