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是怎样改善信号不佳的地方的,山区,建筑物密集区域? 知乎用户 首先说覆盖建筑物密集区域,最常见也是至今都在采用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室外宏站配合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常建设于 CBD、酒店、商业中心、高校以及部分住宅小区,还有部分地下停车场、电梯等等。室分系统主要就是包含信(号)源 + 天馈部分,随着技术的升级和设备价格的下降,现在的室分系统信源多采用分布式基站产品,下图简要说明了一种常见的室分系统中的信源安装情况:而天馈部分包含了一些无源器件,包括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等等以及天线 / 馈线。其中天线又以吸顶天线最为常见,其形状酷似蘑菇头,去建有室分系统的建筑物中抬头看都可以看见这种“蘑菇头”天线,有的还会贴有相应运营商的标签。 还有一种密集的建筑物场景就是城中村,不同于上述场景,城中村中建筑低矮而且密集程度大,许多楼房结构错综复杂,用户众多导致通信需求也大,又由于没有统一的一个业主而且投资高昂的原因导致常规的室分系统无法建设在城中村的房屋内,因此如果想解决城中村中的覆盖问题就只能是使用巷道 / 室外分布系统。其实巷道 / 室外分布系统也是属于室分系统的一种,只是和常规室分系统的一个较大区别就是天线不进入室内,而是分布在狭窄的巷道中或者是楼房的外壁上。目前手上没现成的巷道分布系统设计图纸,不然看图会对巷道分布系统有个更直观的认识,以前的一个回答可以作参考:城中村如何提高手机信号?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果是因为物业准入或者是投资预算原因,而无法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话,就只能是采取“室外打室内”的方法。看图应该是最直观的了:这种方案出于天线参数和美观需要,可以选用射灯式天线,射灯式天线主瓣长而粗,旁瓣短小,而且还有伪装美化的作用,比常规的板状天线更适合这种场景,如下图:当然了,这种方案的实际效果是远不如建设室分系统的,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筑物内部的覆盖,有时候还会因天线工程参数设置不当等原因导致其越区覆盖,反而是得不偿失。 覆盖密集建筑物场景的方案还有很多种,上述只是些比较常见的。接下来说说山区覆盖: 山区特点就是地形、山势复杂,用户极少、通信需求低。纵使国内运营商有政治任务加身,但是对于山区的覆盖都只能是尽力而为,因此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找个相对高点的山,然后上面建个铁塔:至于实际的覆盖效果就不好说了,山区的站间距大,山势又很复杂,肯定是没法说覆盖完美的;但是也算是“改善”了,毕竟原先是完全没信号的,弄了这么个塔至少还算是有点信号了。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