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没有十年以上网龄就不会知道的事情? 沈晓波,资深知乎助攻师 / 射技湿 / 巴萨球迷 / 金属党 开头注明:下面提到的有些已经消失,有些虽然存在已然没落,不管消失还是没落,有些未必够十年之期,但肯定都有些年代了,旨在怀旧。 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97 年十强赛,中国队主场坐镇大连金州,对阵卡塔尔,想晋级世界杯,必须拿下这场比赛,老榕特意带着儿子从福州飞去大连观战,结果中国队 2:3 败北,老榕写下这篇帖子,发布于四通利方(新浪前身之一),这篇催泪的帖子广为传播,同时也传播了 BBS 的概念,这是中文社区兴盛的起点,所以放在第一位,同时老榕意外走红,一夜成名,后来做为创业者的王峻涛,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公司 8848。 试图在新浪 BBS 中找到原帖,未果,原文内容:南方周末 - 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 四通利方 - 体育沙龙、金庸客栈 老榕的走红让当时很多人关注了四通利方,在那个网络还非常不普及的年代,体育沙龙和金庸客栈云集了众多传奇人物,当时的斑竹是陈彤,活跃的一些作者除老榕外,还有比如打伞和尚(王小山)、秦砖汉瓦、悉尼球探、宁财神、李寻欢(路金波)、南宫昭仪、韦一笑、北京厨子等等,只能说一个个名字都太如雷贯耳了。 相关阅读:四通利方到新浪的牛人们 - 拿一张 2005 年时新浪论坛的截图来感受下,右下角的社区精英堂绝对梦幻阵容。 西湖论剑 说到老榕,还要说西湖论剑,2000 年,五大互联网掌门人以及金庸仿效《射雕英雄传》中的华山论剑,齐聚于西湖湖畔讨论天下大势,召开了首届「西湖论剑」,那五位掌门分别是搜狐张朝阳、新浪王志东、网易丁磊、8848 王峻涛、阿里巴巴马云,以此可见老榕当年的江湖地位,需要说明的是西湖论剑的组织者是马云,在当时,他远不能和前四位相提并论,这事儿我想应有包装抬高自己的目的,有强行五绝之嫌,马云是个策划大师。 - 五绝与金庸 鲨威体坛 2000 年初时火爆的一个体育社区,2000 年时被 TOM 以 1500 万美元收购,在那时,这是天价,而鲨威刚刚成立一年而已,后来随着 TOM 的沉沦一起沉沦,创始人是美国人戴福瑞和庄辰超,他们俩,也是去哪儿的创始人。 幻剑书盟 在起点之前,最火的网络小说门户是幻剑书盟,《诛仙》、《搜神记》、《新宋》、《飘渺之旅》等经典网文首发于此,2006 年被 TOM 收购,此后逐渐沉沦。(又是 TOM) 关于幻剑书盟的知乎讨论:幻剑书盟是怎么没落的? - 阅读 TOM 网 上面提到鲨威和幻剑,就得提到他们的东家 TOM 网,第一波网络浪潮时,大家所熟知的是三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就像很多武侠小说扉页作者介绍中的“武侠四大名家”一样,也有四大门户的说法,而那第四大就是 TOM,TOM 网的管理有多奇葩,多么颟顸不细表,相信当时 TOM 网的老盆友们深有体会,当时 TOM 能强行四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后台背景是李氏父子,以壕著称。现在虽然还依然苟延残喘,但估计新网民是没多人会知道这么一个“门户”了。 关于 TOM 网的知乎讨论;Tom 网是如何掉队的? - 互联网 - 这则新闻,现在看是不是肥肠魔幻。 拼音加加 最初接触电脑,使用了很久系统自带的智能 ABC,后来有人推荐了拼音加加,一上手,果然好用,词库、记忆、模糊音、智能短语等功能让输入效率大幅提高,拼音加加迅速火爆,但就此,拼音加加也走上了流氓软件的不归路,用户怨声载道,搜狗输入法出现后迅速沉沦,残喘苟存了数年后消失,现在官网还可以打开,官方显示最新版本 5.2,更新时间 2010 年 12 月 23 日。 拼音加加官网:软件下载 - 拼音加加输入法 Winamp 那时候去网吧,开机马上就打开的软件,除了 OICQ,就是打开 winamp,听歌几乎都是用这个软件,非常喜欢 winamp 的界面,以及那个酷炫的黄色小闪电 logo,那时我去的网吧里经典放着是陈淑桦的《笑红尘》,至今以及深刻。winamp 于 99 年被 AOL 以 8000 万 -1 亿美元之间的价格收购,几年后创始团队忍受不了大公司文化离职,又开发了经典的播放器 foobar,同时国内最火的播放器是千千静听。再后来,就是在线播放的天下了。 网际快车 上面有不少人提到网络蚂蚁,但没有提到网际快车,相比文中提到的其他事物,存在感应该略强,虽然我估计没多少人会用,但各种流氓下载站还经常能看到。网际快车出现稍晚于网络蚂蚁,但很快就压制了网络蚂蚁,随着迅雷的出现,都迅速被团灭。关于网际快车快速陨落《沸腾十五年》中有一个梗:「在迅雷进入之前,网际快车仍然占据市场 80% 的份额,此时网际快车创始人迷上了《魔兽世界》,无时间更新网际快车,给了迅雷创始人邹胜龙和程浩一线曙光」(个人认为关键还是一个是个人软件出身,而一个是资本的产物,两个软件有了巨大的代差,在当时迅雷能迅速占据优势重要的是部署了大量服务器,在当时是非常砸钱的行为。) 相关链接:《沸腾十五年》:在迅雷进入之前,网际快车仍然占据市场 80% 的份额,此时网际快车创始人迷上了《魔兽世界》,无时间更新网际快车,给了迅雷创始人邹胜龙和程浩一线曙光。这是真的吗? - 迅雷(软件) Verycd 2000 年初网络兴盛,大家能获取的资源确实迅速丰富起来了,但是内容鱼目混珠,质量参差不齐,冷门资源匮乏,看惯了这些泛滥的资源,突然发现了 Verycd,无异于在沙漠中发现了旺盛的清泉,这里是高清,320kbps,ape 的天下,多少人看着那些质量高、内容佳的资源难以自已,24 小时开机挂资源。那时候 verycd 的口号是“让收费网站都去死吧!”,这话今天放在知乎,肯定是要被喷成渣的,但是在当时的网络环境可是非常的振奋人心,被网友们奉为良心。 除了资源质量上乘以外,很多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资源格式非常整齐,介绍详尽,而且资源都是成套成系列。这实际上是源于 verycd 非常奇葩、在当时也非常吸引人的注册和发布资源制度,当时发布资源都是通过论坛,但论坛是邀请注册,邀请码非常之难申请,申请成功后,发布资源的审核又 是极其严苛,质量有标准,格式有要求,介绍要详细,稍有不符都不会出现在 Verycd 主站。 当时的资源发布者,完全是活雷锋的典范,24 小时开机,掏钱加硬盘为了上传,在 Verycd 资金困难时捐钱买服务器,动力完全来源于分享和交流的乐趣。从精神内核来说,一定时期的知乎是接过了 Verycd 的衣钵,包括对细节的强迫症也非常神似。 现在的 Verycd 还存在着,只是没了当时的盛况,而已经完全不用的论坛仍然保留着,我估计也就是保留一份情怀,对了,Verycd 的老大 Dash,真名@ 黄一孟,后来做游戏成了壕。 PS.那时候 Verycd 的在网页 title 上每日还会更新一句警句名言,是很多网友喜欢的一个小细节:VeryCD(电驴)名言警句集 - 我分享过的一些资源,可以注意到标题非常规范,这都是发布者自己写好,没有小编后期编辑。 - Verycd 论坛,现在还存在着。 - 点进去当年最火的「水客帝国」,第一页最早的帖子已经是一年多前。 斑竹、板斧 上面说了不少 BBS 的事儿,就强行加塞两个名词,斑竹=版主,板斧=版副(副版主),随着 BBS 的没落,也会越来越少的人知道他们的网络含义。 MO 盘 软盘估计知道的人多,但 MO 盘估计知道的就少多了,刚工作的时候公司还有不少资料是存在 MO 盘里,就是象上图这个东西,形似软盘,但看着要高大上很多,记得当时的容量有 230M 和 640M 的,需要专门的驱动器。 说完这些,先让答主哭一会儿去。(不是为它们没落而哭,而是为居然都这么大年纪了,现实如此残忍,哭了 刘飞,想当作家的工科男 1. 跟喜欢的姑娘暧昧的时候,就穿了这么一个情侣套装。 看着的时候比自己穿都幸福。 2. 说实话看着小点点一个一个填满的时候特有快感。 3. 怀念播放器没有大礼包和广告的日子。 4. 还有人在玩不?《无间道》里李医生玩的就是这款。 5. 不是想说这个游戏,而是浮在上面的这个编辑器。 在一大串十六进制数字里翻出能修改主人公属性的那条,你想到这是什么了吗? 6. 翻到这个有点热泪盈眶,有人还记得不? 我第一次被表白就是在这样的对话框里。 7. 『北京大学朱守涛发明设计』,记得这句话不? 8. 当时互联网信息不够大而全的时候,感觉大软就是攻略书。 9. 段暄把这个节目给撑起来,也是够有情怀的。不过可惜后来...... 10. 博客时代捧出的第一草根,06 年,是真的整十年了……我第一次知道徐静蕾就是通过新浪博客。 然而,Acosta 的最后一篇博客,也止步于三年之前。有些唏嘘。 11. 这是兔斯基和它的作者王卯卯。 这条严格说不算是只有十年网龄的人才知道,因为它居然已经火了十年了…… 12. 这是另一个作品和它的作者。 没有十年网龄的话,你会不会以为他也是个画漫画的呢。 13.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关于防沉迷和绿坝,真是有很多可以聊的故事。 14. 说到网瘾,不得不提到他。这个人的事迹注定要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段恶史。 15. 王兴时代的校内网。 一声叹息。 16. 还有这货,出现也已有十年了: 哎?你不知道是谁? 我帮你艾特一下他。 @叫兽易小星 毒瘤,少刷知乎多读书 看了一圈好像没人提到这个……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