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 Theresa Yankovich 发明的「The Drinkable Book」? 知乎日报注: The Drinkable Book 的故事由一微信公众号文章 一本可以喝的书被这个漂亮姑娘发明出来,将让 7 亿人远离死神 迅速传播,相关内容很快获得百万阅读量。 这篇文章在知乎上引起了热议,遭到知友 @neo anderson 的质疑 怎么看待「The Drinkable Book」?,质疑内容在短短几天内也广为流传。 为此,原公众号团队又撰文公布了他们采访 The Drinkable Book 发明者的文章 「一本可以喝的书」是真的吗?我们采访了发明者,她说……,企图释疑。 知乎日报选的这篇文章,是从一个资深公益人的角度解释 The Drinkable Book 的意义,希望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 徐博聞,「盐」书《明明白白做公益》在亚马逊上架: http://www.amazon.cn/dp/B014R284C2/ - 文章不怎么好(指介绍这本「书」的文章),但东西是个好东西。 评论一个公益产品时,应该从他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两方面看,我们分开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The Drinkable Book」。 一、有效性 有效性分析要针对产品的目标用户,The Drinkable Book 的目标用户如果是城市的净水系统,那他自然是个一文不值的烂发明。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The Drinkable Book 的目标是非洲落后地区的饮用水净化工作。 饮用水净化是个世界性难题,并不是一句「煮开」就能解决的,这是全世界都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解决的问题。2010 年 7 月 28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 64/292 号决议 明确认可了用水和使用卫生设备的人权,并且承认干净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对实现所有人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用「煮开」这个简单的方式来驳斥 The Drinkable Book 是没有道理的,一方面非洲地区并不普遍具备煮开水的条件,一个处于干旱、战乱、饥荒、传染病的世界,不是所有聚落都有足够的能源、时间以及条件来煮水。对于非洲地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简单、快捷、方便的净水方式,过滤系统无疑比煮开水更适合非洲地区的需求。 我们假想一下,面对急迫的用水需求时,一个方式是简单的过滤,同时过滤微粒和细菌,另一个是要首先收集燃料,之后将水煮开,再过滤微粒。且不说非洲地区没有饮用热水的习惯,这两种方式需要的时间、物资成本是相差很远的。而世界上对水污染地区提供的净水方案,依旧大部分以过滤系统为主,各种膜过滤的反渗透、纳滤、超滤等等方式还在探索,但没听说过以烧水为主的方案,这也是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至于银离子的化学物质过滤问题,非洲地区面临的首要水污染问题并不是化学污染,而是动物粪便、尸体等等原因造成的水传染病,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等等。我们不会期待一个技术可以完美解决所有问题,既能过滤微粒和细菌,也能过滤其他的化学成分。只要一个技术可以精准解决某个地区的迫切需求,那就是符合要求的好技术。银离子过滤的杀菌性,是切合非洲地区需求现实的技术。 有个答案提到了常用于过滤重金属盐等物质的反渗透过滤模式,这是常见在海水淡化的技术,反渗透是除盐的技术,但它想要有效率就要耗费能源加压,比如用电,非洲哪有电?同时它会产生废水,还有滤膜、机器本身的成本,这对水资源本就十分有限的地区是不可接受的。用制作纯净水的技术,用在一个无水可喝的地区,这才是真的何不食肉糜。城市水污染当然要考虑化学污染,但在非洲并不需要,就算有也会在很多地方造成技术浪费,这样也不利于控制成本。 总的来说,在一个取水都面临问题的地区,过滤的方式是适合现阶段情况的方法,我们不可能要求直接提供 100% 的纯净水(这在发达国家都无法保证),只求至少先逐步降低水污染的风险,The Drinkable Book 就是这过滤方式的探索。 它不完美,也一开始就没想解决人类用水难题这种巨大的问题,只是一个适合某个地区目前需求的发明而已。 二、可推广性 为什么不直接发滤纸,而要用 The Drinkable Book 的模式? 解决饮水问题,不仅仅是要提供清洁的饮水,还需要培养当地人饮用清洁水的物质。当一个社区还在因为传染病而求神拜佛,认为是神灵的惩罚时,他们不会发觉是自己的饮用水出了问题。这样,就算你提供给他们清洁的用水,可能他们也不会接受,反而会将你视为外界的入侵。 一个健康的公益计划,一定是一方面解决当地面临的急切问题,另一方面不停留在物质阶段,可以结合社区文化背景,通过个案、团体服务提供深层的发展服务,最后自身还具有永续性的推广能力,获得外界的认可,方便募款的进行。 上面我们说了 The Drinkable Book 可以缓解当地的用水难题,那么看看第二点。The Drinkable Book 为什么不直接发滤纸,就是因为她希望将这种纸变成书,通过可食用墨水在上面通过漫画、各国文字的方式留下一些关于净水的教育内容,过滤水的同时可以做到普及净水意识的作用。这比集中起当地居民,开会传授净水意识和滤纸使用,之后发放滤纸的效率高了不少。 第三,公益项目无法,也没有必要依靠创始人自己的财力来推广,这和创业差不多,也需要进行募款。能吸引社会关注,吸引捐款的项目一定是好看又好用的项目,我觉得 The Drinkable Book 在这方面的包装还有待改进。由于现阶段 The Drinkable Book 不具备什么商业价值,看起来不太可以依靠社会企业方式做到永续推广,所以一方面依靠基金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靠群众的小额捐款,这些都是需要有计划书、有情怀来宣传自己的。 有个答案里提到了柬埔寨的「幸运小铁鱼」,并且说为什么不用铁锅?我们可以看看另一篇报道:加一医生发明“小铁鱼” 不为好玩 只为补铁 Charles 当时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给予药片补估铁质,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药片的费用,部分的人也不喜欢药物隐含的副作用。 后来 Charles 决定教当地人在烹煮食物时,加入铁或使用铁制器皿,用以增加食物中的铁质,但民众却因为铁块看起来漆黑一片很倒胃口,而十分抗拒。 再加上铁锅的价钱对当地居民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导致此补铁计划成效不佳。 答案不言自明,因为当地人不爱用,也用不起,而且柬埔寨本地的料理也不像中国料理那么适用铁锅。所以,小铁鱼是最贴近当地文化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当地人爱用,又解决问题,成本也低。某个答案中断章取义的怀疑,只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抹杀事实真相,这种事不太值得提倡。 一条小铁鱼当然不值 25 美元,它的成本只有 1.5 美元,但这不是强买强卖,25 美元买的不光是一块铁,这是一个带有柬埔寨本地文化的纪念品,也是一个对自己家料理补贴有用的小道具,还可以支持解决柬埔寨的社会问题。它的利润没有成为资本家口袋里的资本,而成为公益机构进一步解决社会问题的捐款,这就是社会企业解决问题的思路。铁鱼已经是国际组织,这个机构具体在做什么请参见 http://www.luckyironfish.com/ 。 但它也服从市场规则,买不买由你决定,没人强迫。买的不光是铁鱼本身,还有它身上的社会价值,觉得这里面的社会价值值 25 美元就掏钱,否则就不买,完全自由,何乐而不为? 三、结语 那篇微信文章夸大其词,建议大家看外国媒体的客观报道。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The Drinkable Book 绝对不是资本主义的众筹骗局,而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非洲净水问题的思路尝试,我很乐于看到这种项目越来越多的出现。微博网民的关心也让我感到开心,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道主义关怀出现,是国民素质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应负担的国际责任。 面对这样的公益故事,如果自身能力不足以进行正面的推动,也请不要做无谓的反向阻挠。当然,作为社会公众,有必要也有权利对公益组织进行监督,但不是一味地道德质疑和动机拷问。 The Drinkable Book,他不完美,但不失是个不错的尝试。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也很严重,缺水是一方面,水资源的生物、化学污染都很多,也有很多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从事这方面议题的改进。推荐一个朋友做的公益项目「温暖水杯 health」,也希望大家能给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多一些关注。 感谢阅读。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