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首先你要知道,抗生素并不能分「强弱」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1-2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抗生素由低到高分为几个等级,具体怎样分是什么名字;怎样服用不算滥用?

    [​IMG] kmlover

    抗生素滥用是当前临床医疗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我觉得这道题有必要好好答一下。

    首先,题主问的“抗生素从低到高分为几个等级”,我猜你问的是药效强弱吧?但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抗生素并不是按疗效分级的。例如万古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其他抗生素均无效的严重感染,号称“抗击感染的最后防线”,但在面对那些“其他抗生素也有效”的致病菌时,效果反而不如其他抗生素好。例如在治疗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时,万古霉素的疗效就不如萘夫西林好。

    (关于抗生素无高级低级之分,还可参见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几点注意事项

    不过在临床使用上,由于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病菌抗药性增强,影响以后治疗的问题,及部分抗生素的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必须对抗生素使用进行分级管理。在 2012 年 8 月起施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把抗生素分为三级:

    一、非限制使用级:指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较便宜的抗生素。

    二、限制使用级:指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但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价格较贵的抗生素。

    三、特殊使用级:这类抗生素要么太昂贵,要么副作用大,要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要么刚上市,临床使用经验、数据和资料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种药物,在用法不同时,分级也有差异。例如阿莫西林,口服剂型为非限制使用级,而注射剂型为限制使用级。

    至于抗生素的分类,根据标准不同,有几种分法:

    (一)根据抗菌谱分为窄谱抗生素(抗菌谱窄,只对某一类细菌有效)和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多类细菌都有效),其中窄谱抗生素又分为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和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二)根据化学分子结构分为: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下属有青霉素类抗生素(带“西林”两个字的都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带“头孢”两个字的都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代表为庆大霉素、链霉素等,由于耳毒性和肾毒性较大,如今已很少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代表为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代表为四环素、土霉素等;

    多肽类抗生素:代表为万古霉素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带“沙星”两字的都是;

    磺胺类抗生素:带“磺胺”两字的都是;

    其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种类,如林克酰胺类、氯霉素类(副作用大,发达国家已少用)等,此处不赘。

    以上部分应该可以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 1 和 2。

    至于问题 3 和 4:

    首先,判断是否该使用某种药治疗某类疾病,不是以说明书为根据的,更不能以说明书为依据!这是很多非医药专业人士的一个误区。

    所谓药品说明书,其实不如说是厂家的“免责声明”,因为有些实验,例如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厂家在研发过程中是不可能真在一群孕妇身上使用这个药物然后观察记录流产率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的(动物实验倒是可以这么做,但能引起动物胎儿畸形或流产的药物不一定就会让人的胎儿畸形或流产)。为了避免药品上市之后引发索赔,就干脆在说明书上注明“孕妇禁用”,意思是“我告诉过你不要吃这个了,万一你自己吃了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可别来怪我“。至于这个药是否会引发胎儿流产或畸形,只有靠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冒着风险来探索(例如有时候不用这个药就控制不住病情,那就只有先用药把大人保住,然后观察胎儿是否流产或畸形,以此来积累经验数据)

    (注:类似案例有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丙泊酚用于孕妇麻醉等,都属于”说明书上没有说能用这个“或”说明书上说了不能用这个“,但临床实践中不仅在用,而且效果和安全性良好的典型)

    其次,至于生了某种病该用哪种药,还真的只能以医嘱为准。至于题主所说的同一个病不同医生开出不同药方的现象,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对同一个病,往往有好几种药都能奏效,而在这些药物中选择开哪种(一般来说,出于避免发生严重副作用的考虑,能用一种药的,就不会几种药联用)

    时,医生都会综合疗效、副作用、价格等诸多因素考虑,而不同医生看重的方面又不一样:

    ·第一位医生更看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这个病人是贫困山区来的,如果开价格贵的药他可能就选择放弃治疗了,还是给他开便宜好使的药物 A 吧“

    ·第二位医生更看重疗效,”这个病用药物 B 见效最快,那就给他开这个吧“

    ·第三位医生更看重治疗的经济效率,”这个病用二十块钱一盒的药物 A 就能治好,没必要开贵的“

    ·第四位医生更看重自己的收入,”给他开两百块一盒的药物 C,既能治好他的病,我也能多拿点提成“

    ·第五位医生更看重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药物 B 虽然见效快但是容易产生抗药性,还是给他开药物 D 吧“

    ·第六位医生更看重避免副作用发生,”药物 D 的副作用太大,还是给他开药物 E 吧“

    ……其他如医保是否报销,报销比例多少,医院药房是否有此药物等影响因素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所以,在面对同一病人的同一疾病(这里暂且不考虑你先在医生甲处就诊,之后到医生乙处就诊时病情发生变化的可能)时,不同医生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开出的药方自然也就不同。更何况医生自己考虑的侧重点也会随时间变化,比如一位医生起初在选择药物时是以疗效最佳优先的,但在经历了因药物副作用而引起的医闹事件后,他就可能变得小心谨慎起来,在选择药物时以副作用最小优先了。

    至于问题 5,医学院校本科阶段的《细菌学》《药理学》等教材都能满足题主的要求,为免广告嫌疑,此处就不作推荐了。另外,在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没有必要追求什么”医学名著,大师的公开课“,正规院校的教材已经足够了,读名著,学大师,那是至少在博士阶段才该考虑的事儿。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