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是个老爷爷,其实人家改变世界时还是小鲜肉 刘飞,想当作家的工科男 小时候,我们都觉得爱因斯坦从小就该是这样: 但 1905 年,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他那几篇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论文时,他仅仅 26 岁。 是的。这是别人家 26 岁的时候。 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海森堡是这样的: 但他 31 岁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候明明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的薛定谔是这样的: 他提出薛定谔方程的时候,明明是这样的: 老顽童费曼,在我们眼里是这样的: 但他开始造原子弹的时候(加入曼哈顿计划天才小组),仅仅 25 岁。是这样的: 爱迪生在我们印象中是老爷爷,至少是个大叔吧。他的电灯故事,在我的想象里,是个坚毅矍铄的白发老头,用颤巍巍的手,去换灯丝...... 你看,很多宣传画上都是这样的: 但是呢! 爱迪生把灯泡研制成功时,也是年仅 32 岁啊。 经常拿来说比爱因斯坦聪明的、八卦巨多的特斯拉,最广为人知的照片是这张: 当然已经年轻帅气了。不过他发明交流电发电机的时候,也只 24 岁。大概是这样: 我们也以为杨振宁就一定是这位老爷爷: 但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 35 岁的杨振宁,是这样的。 总之,教科书里都喜欢放科学家们的老年时代的照片,好像改变世界的都是老头老太太。 但改变世界的,其实都是年轻人啊。 沈晓波,资深知乎助攻师 | 射技湿 | 巴萨球迷 | 金属党 | 说一个仍然在世的:周有光,1906年生人,在他身上能感受到时空穿梭的奇妙,完整见证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到近代的工业文明,再到当今的信息时代。 具体事迹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从时间节点上说一些让人错乱的感觉。 1、出生于光绪年间,和他同岁的人有末代皇帝溥仪及末代皇后婉容,中共早期元老、和毛周同为三人小组的王稼祥,开国大将罗瑞卿、上将乌兰夫;林彪、粟裕、王震都比他小;钱钟书、曹禺比他小4岁;长者比他小了整整二十岁; 2、1923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当时长者还未出生;1933年赴日留学;1945年在新华银行工作,在被派往欧洲工作期间,开始自学字母学。 3、我们现在使用汉语拼音是觉得理所当然之事,而现行拼音方案历史其实并不长,1954年,周有光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参与了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他当时已48岁,之前主要是从事经济领域工作,业余研究语言学。 4、沈从文和他是连襟,妻子张允和沈从文妻子张兆和分别是民国张氏四姐妹的老二和老三。 5、即使是近几年,周有光仍有新著,仍然从事学术研究、仍然关注社会动向。2005年时出版《周有光百岁新稿》、2007年出版《汉语拼音·文化津梁》、2010年出版《朝闻道集》、2011年出版《拾贝集》。2013年时还抨击央视「汉字听写大会」考题太偏。 在2015年110虚岁生日之时,周有光笑称「上帝太忙,把我忘记了,将我遗忘在世上了,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 今年111岁生日时照片,新闻连接:http://news.163.com/16/0114/03/BD8S0IGA00014Q4P.html 1933年时,周有光和张允和的结婚照 晚年的周有光和张允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