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其实美国十分盛行裙带主义,当年考公务员都得靠关系 王也 总统样本太小了很难讲,政治经济学里有个相关的研究是关于美国国会的,题目就叫 Political Dynasties,作者是这个领域非常有名的 Dal Bo 兄弟和 UCLA 的 Jason Snyder,最后发表在 RES 上(经济学五大顶刊之一)。 这些研究者收集了美国国会从 1880 年到 1994 年间所有议员(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个人传记,然后看他们是否有亲属也担任过议员。简单的对比显示,一个人连任议员的届数越多,他的亲戚在之后进入国会的概率就越大。这些亲属议员相对来说更缺乏担任公职的经验,也更可能在同一个州参加选举。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很可能这些多次连任的人就是基因好家教好,所以他们的亲戚当议员并不是因为裙带关系,而是本身够这个资格。怎么排除这种可能性呢?研究者们采用了政治学里现在非常普遍的办法,考察了那些结果非常接近的连任选举。 所谓结果非常接近,一般是指双方得票差异在 5%上下。在这个区间里谁赢谁输,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随机因素决定的。因此获胜的一方和输掉的一方在能力上应该没什么差别(从而亲戚的能力应该也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获胜的一方连任的届数会更多。结果他们发现,在这种选举里获胜的人,之后亲戚当议员的概率还是明显更高。因此我们可以说,之前观察到的现象确实不是由能力差异导致的,而是裙带关系造成的结果。 (如图所示,超过对手的票数从负变为正之后,有亲属担任议员的概率发生了跳跃) 其实如果大家看纸牌屋的话也许还记得,第四季里那个黑人女性议员明确地说了,她退休之后会尽力让女儿接替自己的职责。事实上美国一直是一个裙带主义非常盛行的国家,到现在总统上任之后整个班子都要换成自己看上的人。十九世纪的时候,连公务员选拔都是靠关系。亨廷顿就说美国是保留了都铎王朝的政治传统。直到加菲尔德总统因为没有满足支持者的诉求而被暗杀,美国才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改革。这段历史在福山的新书《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里叙述得很清楚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