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探访前南斯拉夫二战纪念碑:被遗忘的另一个未来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7-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一堆犹如科幻电影的巨大纪念碑,是被遗忘的另一个未来

    [​IMG] 龙一歌,老大不伤悲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借着二战结束的契机,建立了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尽管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前南斯拉夫的关系与苏联却并不怎么好,直到五十年代后半期中苏交恶以后,苏联不得不开拓新的赤色国家,与前南斯拉夫的关系迅速升温。加上不结盟运动的影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南斯拉夫的经济水平达到巅峰,甚至明显超过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铁托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铁托要求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建造了这些极具未来主义风格的纪念碑。当时兴建之理由为纪念二战胜利,因此选址大多在当时重大战役的发生地、集中营旧址、烈士公墓等等。在六十到七十年代间,这些纪念碑每年吸引着上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IMG]

    [​IMG]

    图 /Mackic, A., ‘Partisan Necropolis’

    随着上世纪末前南斯拉夫的解体,这些纪念碑也随之被废弃和遗忘。

    我第一次听说这些纪念碑是 2012 年,微博上的各路大 V 转发了摄影师 Jan Kempenaers 拍摄的来自前南斯拉夫地区的二战纪念碑照片。这些看起来极其科幻的建筑相信不少人都有印象。事实上,自 2010 年以来,欧洲多位摄影师陆续造访了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纪念碑,例如 Danila Tkachenko(俄), Rebecca Litchfield(英), Romain Veillon(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些摄影师唤醒了这些沉睡了十年的社会主义遗迹。

    [​IMG]

    图 /Kempenaers, J., [Cited by Weibo]

    本着求真求是,看山看海的探索精神,去年偶然跟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撸到冬天的便宜机票,一查发现也不要签证,我大着胆子决定去实地膜拜一下这些天外建筑。

    当时手上是有英签美签,黑山是美签免签,塞尔维亚是英签免签,所以我们主要去的也是这两个国家。(后来写邮件去大使馆问了以后发现直接用英签就可以进了)

    准备工作

    既然主要是去找纪念碑的,还是要做做功课。我们先从那些照片入手,在谷歌上找类似的图片,然后多少能看到个地名或者附近城镇名,然后打开谷歌地图,切到卫星,我跟同学俩人分头地毯式搜索,看到纪念碑以后记下坐标。也有几座我们可以确认大概位置的,就过去当地抬着照片问当地人。以下是我们的路线:

    波德戈里察(黑山共和国首都)- Budva - Kotor - Nikšić - Kolasin - 波德戈里察 -(飞)- 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首都) - Kosmaj - Kragujevac - Kruševac - Niš - Čačak - Užice - 贝尔格莱德

    波德戈里察

    作为一个首都,这个城市实在是比我想象的萧条太多。这座城市以前叫铁托格勒,也是满满的社会主义特色建筑。我们只是在此稍作停留以便制定接下来的具体计划,不过,不管是青旅还是饭店,专业的侍应生和一尘不染的洗手间反倒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得出来他们日子不富裕,但是过的很认真。

    [​IMG]

    波德戈里察大教堂,这是一座东正教堂。也是安静地躺在城乡结合部,虽然这里城和乡好像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Budva 和 Kotor

    本来我们是过来找纪念碑的,根据之前查到的资料,这个地区应该有至少一座纪念碑。但是在当地问了一下午,要么是语言不同,要么是不清楚。这算是出师不利啊。

    不过,除了可能存在的纪念碑外,Kotor 被著名旅游杂志 Lonely Planet 评为 2015 年度最值得去的海滨度假胜地排名第一。而且因为是淡季,消费很低。海鲜和葡萄酒都不错。

    [​IMG]

    晨雾还没散去,亚得里亚海的水是碧蓝色的。

    Nikšić地区纪念碑

    首战不利,我们只能赶往下一个地区。一路上随处可见整座整座搬空的村镇,路上的车更是少的可怜。跑了一天,终于如愿看到第一座纪念碑。

    [​IMG]

    Kolasin地区纪念碑

    这两座是晚上跑过去的,虽然在城市里,但是照明设施几乎为零,也看不出来是废弃了还是还在用。车开到旁边一转头猛然看见立在眼前,吓得半死。

    [​IMG]

    这个地方还有另外一个纪念碑,是我们在扫卫星地图的时候发现的,也是在郊区。本来是有栏杆锁上的,翻进去拍了半天照发现这纪念碑后面立着上百块二战阵亡战士墓碑,再次被吓得半死。

    [​IMG]

    贝尔格莱德:全球夜生活最丰富的城市

    塞尔维亚显然比黑山发达(过)太多了。作为前南斯拉夫地区的首都和曾经奥斯曼帝国的重镇,这个城市见证了一千多年来的数十次历史转折点。而现在则由于其极其丰富的夜生活被称为黑白颠倒的城市。夏天几乎每间酒吧每个夜晚都有彻夜的 party,更有独具特色的 Ruin Pub(把酒水和音乐带到在当地随处可见的废墟上,开成一家酒吧)。不过,萧条的主旋律还是难免的。

    [​IMG]

    [​IMG]

    Kosmaj 地区纪念碑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开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百转千回后这东西突然蹦出来的感觉。配上当时的浓雾和一望无际的雾凇,这酸爽。

    [​IMG]

    [​IMG]

    Kragujevac地区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比较小,路过顺便看了一下,没有拍到合适的照片。

    [​IMG]

    图 /Picasa/Todorovic, D.

    Kruševac地区纪念碑

    这座是后来问当地人知道的具体位置,但是已经来不及去了。

    [​IMG]

    图 /Panoramio/Brkic, R.

    Niš地区纪念碑

    这算是我们此行的最远端,其实再往南走一个小时还有两座,也是后来问到的位置,来不及了。

    [​IMG]

    Čačak地区纪念碑

    这个也是从当地问到的,当时只知道有这么两座纪念碑,因为俯视图很普通,根本无从找起,车开到附近了,下车巡山找到的。

    [​IMG]

    [​IMG]

    Užice地区纪念碑

    这其实是个碑群,建在山顶上。因为地理位置关系,头顶上随时有五架以上的飞机呼啦啦飞过,有种迷之仪式感。

    [​IMG]

    [​IMG]

    这附近还有个废弃的军用机场,开车去跑道上玩了几次百公里加速,还发现了几座废弃的机棚。

    [​IMG]

    [​IMG]

    后记

    在尼什青旅里认识了个大叔,热情地拉着我们聊了一晚上,还慷慨地出去买了牛奶回来给我们喝。他是个经历过内战的人,他说,在他刚进大学的时候,内战爆发,正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时隔八年,他决定重新回到大学学一门手艺,然而这已经是第六年了,他还在读大二——原因是他一直没有钱修够毕业的学分。而他的弟弟,从小热爱音乐,自学了架子鼓,键盘和吉他——因为只能自学。他给我看了视频,打的挺不错的。他激动地问我英国是怎么样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怎么样的,他眼神里对世界的好奇和憧憬,胜过小学生。我问他,前南斯拉夫解体了,民主的感觉怎么样。他非常非常平静地,说了一句 'Fuck politics.' 当你温饱都没办法保证的时候,市场和体制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事实上是你根本就不会想去关心。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这几个国家,失业率长居欧洲榜首。不管是路上还是城市,随处可见都是萧条、废墟,破败。作为地区最发达的城市,贝尔格莱德的人均收入只有不到 3000 人民币一个月。但是从这些纪念碑上,可以看出辉煌过的痕迹,也因为如此才会让人感慨,才会觉得这些纪念碑,这些格子房这么真实,又这么虚幻。

    事实上,前南斯拉夫地区的二战纪念碑多达上百座。而这只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个缩影,苏联时代的遗产,散落在东欧的各个国家。追随这些遗迹的人也不是少数——它其实属于一个专门的领域,叫现代考古。当然,城市探险者(Urban Explorer)也会涉足这些地方。

    类似的地点例如

    [​IMG]

    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前苏联航空工厂遗址中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训练模型)

    图 /Mirebs, R.

    [​IMG]

    拉脱维亚 前苏联监听雷达站 斯库纳达镇

    图 /Litchfield, R.

    [​IMG]

    保加利亚 Buzludzha 纪念碑

    图 /Veillon, R.

    [​IMG]

    切尔诺贝利地区 前苏联啄木鸟(DUGA)3 号雷达

    图 /Kötter, M.

    Tips

    旅行方式

    因为很大一部分纪念碑在郊外甚至是山岭,自驾基本上是唯一的旅行方式。该地区租车非常便宜而且很大概率会免费升格。我们用的是大陆驾照换的香港驾照,翻译件理论上也可使用,建议提前咨询租车公司。

    饮食

    虽然吃来吃去都是烤肉配一切,但是对于肉食动物来说非常过瘾。餐厅大都干净美味,物美价廉。避免广告,请咨询旅店老板。

    当地环境

    冬天的黑山地区和塞尔维亚地区在摄氏 10 度左右,但少有雨雪,早晚温差较大。不过因为是淡季的关系,花费会降低很多。山里偶尔会有霜雾,非常漂亮,但是要注意驾驶安全。

    签证信息

    我已经邮件和塞尔维亚以及黑山大使馆确认过,英签 / 美签均可免签入境,大使馆官网可以找到明确条款,建议打印好随身带着以备海关查看。马其顿听说之前有中国人持申根被拒绝入境,真相不明。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持有效申根确认可进入,请自寻查阅大使馆条款。

    安全

    总的来说,当地民风淳朴。我想大概是欧洲最淳朴的一个地区了,基本算是热情好客,所以尽情搭讪吧(为了问纪念碑位置)。太晚还是避免出门,因为太冷了。

    最后附上目前我已经探明的纪念碑的卫星坐标(以 GoogleMap 为准)。从那儿回来以后简直一发不可收拾,淘金一样疯狂地寻找。这都是我从卫星地图上找到并确认过的,目前还在不断增加。也欢迎大家一起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寻找分享更多的位置。我会保持更新。

    前南斯拉夫地区二战纪念碑坐标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前南斯拉夫地区二战纪念碑坐标 (波黑)

    前南斯拉夫地区二战纪念碑坐标 (塞尔维亚)

    前南斯拉夫地区二战纪念碑坐标 (黑山、马其顿和科索沃地区)

    Arna Mackic小姐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很多纪念碑。同时特别感谢她授权此文使用文末的地图。

    [​IMG]

    图 /A. Mackic

    参考书目

    Chadwick, P. (n.d.). This brutal world.

    Chaubin, F. (2011). CCCP. Köln: Taschen.

    Litchfield, R., Brownett, T., Cockwill, N. and Evans, O. (n.d.). Soviet ghosts.

    Maĉkić, A. and Martens, J. (n.d.). Mortal cities.

    Zh.wikipedia.org. (2016). 南斯拉夫.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南斯拉夫 [Accessed 2 Jul. 2016].

    Zh.wikipedia.org. (2016).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Accessed 2 Jul. 2016].

    Zh.wikipedia.org. (2016). 贝尔格莱德.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贝尔格莱德 [Accessed 3 Jul. 2016].


    本文中出现未署名之图片均为本人拍摄,连同本文版权所有。除「知乎」,「一群旅行体验师」,「KLOOK 旅行」之外任何个人和组织转载前请联系我以获得授权。

    知乎专栏:一群旅行体验师,做最会玩的集体专栏。欢迎申请加入体验师大本营,也欢迎大家投稿。

    微信公众号:KLOOK 旅行 -“Keep Looking,我们专治不会玩儿”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