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子,Sapere Aude. 我们总是在期待剧中原本柔弱的她们黑化起来,一切以复仇为节点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然而在这背后,我们期待的是什么呢?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凌厉,以暴制暴的痛快淋漓。 有时候,我们期待的就是这么简单——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1. 《我的危险妻子》 ——即使讨厌憎恨,我们也一起走到了现在,夫妻之间不就是这样吗?可以理解为:相爱相杀,最后爱占了上风吗? 《我的危险妻子》的细思恐极在于,它将婚姻中两个人貌合神离的病态戏剧化得呈现出来,淋漓尽致。更是把为追逐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性赤裸裸地剖开来给我们看。 虽然第一集明显像《消失的爱人》,但之后剧情一波三折,转折层出不穷,观影体验可谓酣畅淋漓,几乎很少有拖沓之处。网络评分过于虚高,但仍是今年日剧春季档不可忽视的佳片。 观看指数四颗星。 2. 《直美与加奈子》 ——我们杀了你丈夫吧。 日剧里越来越频繁使用“共罪”这样的主题,两人联手谋杀病态家暴男,堪称日剧版“末路狂花”。广末凉子和内田有纪是我心中妥妥的帅 T,此次合作实在让人惊喜。 整部剧中最动人之处在于加奈子身处家暴漩涡,唯一希求不过一杯好喝的水。这种细节的铺陈,让人宁愿看着两人杀死丈夫,即便知道她们在犯罪可还是会在心里暗自大呼过瘾。 剧中镜头、配乐等各方面中规中矩,虽然犯罪过程不如《危险妻子》缜密,但不是什么硬伤。一开始节奏稍慢,后续渐入佳境。 观看指数三星半。 3. 《沙希》 ——把恨之入骨的对象逼入自杀的绝境。 《沙希》是一部心理学和社会处事学的教科书。相较于前两部里主角痛快淋漓的作案手段,沙希的手段是利用心理战术,巧妙地周旋猎物身边。 她从一开始就对猎物布下天罗地网,然后一步步慢慢紧逼,让猎物于浑然未觉间被消化,直到最后才意识到此生已过矣。 观影指数三颗星。 4. 《杀死比尔》 ——复仇不是一条路,而是一座森林,就像在森林里容易迷路,忘记自己从哪儿进来的。 希望通过结婚来完结自己动荡生涯的杀手,却在婚礼现场遭遇血洗。本就是足够畅快的女性复仇,再加上昆汀的暴力美学,堪称完美。 在残破的肢体和喷薄的血液中,你来我往。不断靠近自己的复仇对象。 观影指数五颗星。 5. 《消失的爱人》 ——你唯一喜欢自己的时候是你努力成为让我爱上的男人的时候。 有多少人在等着艾米这个 Amazing bitch?这是部极端分化评价的电影,喜欢的人喜欢得不得了,讨厌的人觉得漏洞百出故弄玄虚。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高智商腹黑女的复仇记,那么这部电影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大卫芬奇的干净、冷峻。整部电影张弛有度。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这是面子。爬满了虱子,这是里子。 观影指数四颗星。 6. 《告白》 ——内心软弱者会欺负更弱的人。 《告白》是为数不多我看后后背发凉的电影。少年 A 的作恶而不自知,老师的审判惩处。面无表情的松隆子看着就让人汗毛直立。 我并不认为人类具备对他人判刑的资本。然而,当罪人无法通过法律将其制裁的时候,唯有以暴制暴。 整部电影色调暗黑,大量的特写与高速慢镜的运用,全片好似分段式 MV,大量意识流式的展现。配乐十分出彩。 观影指数三星半。 最后,祝各位观影愉快。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