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看病时医生对患者说「目的是治疗,我把你们治好不就可以啦,总是不停的问原因比较烦」,这个道理对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7-07-0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病人问题很多,医生时间很忙,看病要怎么聊才最有效?

    [​IMG] 田吉顺,来问丁香医生

    不对。

    不过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做得不对,不是说医生「坏」,而更多的是「笨」。而这个「笨」的原因,不是医生智力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医学教育上的忽视。

    医生确实是治病的,应该把病治好。但是,仅仅治好这一次病还不够,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大家还有一个很大的需求,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再得相同的病,不要再重蹈覆辙,也就是预防。

    「病因」这种问题,对病人来说确实不重要;医生给病人从分子机制到生理学原因讲半天,病人其实也不感兴趣。所以,如果病人问原因,医生就回答病因,这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病人之所以问出来「为什么」,他们的需求不是让你回答病因,而是希望医生回答如何预防。相比起病因,介绍预防方法会更方便些。只不过,病人可能并没有理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医生也没时间去深挖病人更根源的需求点是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种结果。

    在我写的你真的没时间做解释吗? - 知乎专栏 的评论里,就有医生抱怨说病人太多,根本没时间解释。这其实不是没时间解释的问题,而是不会解释。就像病人问原因,你花大把时间去解释病因,解释半天,病人不见得会觉得满意,他们还是会继续问。因为他们的需求点不在这,他们是想知道下次怎么预防,只要你没有把这个告诉病人,他可能就会一直追问下去,直到慢慢理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是很遗憾,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可能很多病人还没有追问到点子上,就已经不耐烦了。

    所以,对于医生来说,要想节省自己的时间,就需要准确把握病人的需求点。

    比如,病人问「我是怎么了?」不见得就是想让你给他一个诊断,他真正想要的,更可能是想知道:「怎么才能让我变好,重新回到健康状态?」再比如,病人问「为什么要用这个药?」不见得就是想了解药理学机制,更可能是想知道:「用了这个药对我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或者「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替代方法?」

    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去思考病人真实需求,只是按照表面的提问去回答,那么就只能浪费自己时间,同时又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结果俩人时间都浪费了。

    那么病人的这个需求,到底是应该病人提出来,还是医生去找出来呢?从提供产品服务的角度说,应该是医生去找出来。毕竟,医生才是专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而病人相当于用户,我们没办法要求用户对自己需求很清楚。所以,如果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更好的探求病人用户需求的医生,才能是受欢迎的好医生。

    只不过,现在医疗市场垄断,医生缺乏获取患者欢迎的动力。同时,在医学教育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医患沟通技巧的教育,是相当薄弱的,医生并没有被传授这样的理念和方法。因此,医生一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二没有被教育这方面的技巧,那么出现医生嫌烦这样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医学确实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就拿预防来说,病人理解的预防,或者病人要求的预防,是「我通过做某件事情(比如吃什么东西,或者避免吃什么东西),就能让我不再得病。」而实际医学上的预防,只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也就是只能降低概率,而不能绝对避免。而且,很多疾病的病因都不清楚,所以,理想的预防措施其实也不多。

    因此,关于如何预防的问题,医生的沟通点在于,调节病人对于疾病预防的预期,让病人了解医学中的不确定性,同时给予必要的安慰。当然,如何短时间内找到问题关键点,把事情讲清楚,这也是需要技巧的。

    除此之外,医学教育中对于疾病预防也不够重视。医学生考试,考的重点是诊断和治疗,而很少有生活相关的注意事项。以至于很多医生认为,这些都不是医生的工作,而是教育工作。这种和健康相关的工作,当然是医生要做的,只是形式上可以有很多更高效的选择。而这种理念上的偏差,也是医学教育中的不足造成的。

    所以,对于医生来说,有意识的了解一下生活指导和疾病预防,和病人沟通的时候寻找一些他们真正的需求点,就可以很高效快速的解决病人这方面的问题,而不至于嫌烦了。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