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然,Research Interests:爱,美,和甜蜜。 阅读原文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所谓逻辑道德 / 智性责任的话题,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吧。 我最近接触到哲学家陈嘉映先生的一本书,《哲学·科学·常识》,在导论:哲学 - 科学部分中有一句话深得我心: ……按常情,我们只有针对比较特殊的事情才能问“为什么”。村头老张家生了个毛孩,大家问这孩子为什么浑身是毛,孩子浑身长毛是个例外,不正常,我们才会问“为什么”。谁也不问:老李家的孩子为什么不浑身长毛?…… 《哲学·科学·常识》,陈嘉映 著 我们可以问某一个人为什么脑袋跟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他的脑袋是正四面体形状的而不是像我们这样接近球形——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关于病理方面的回答。 我们可以问为什么新买的培根表面在灯光下泛着绿光——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优质肉干涉光的回答。 以上述两个问题为例,这种质疑异常的问题是道德(逻辑道德 / 智性责任)的。 但如果我们问一件正常的事情,则往往(most if not all)不具备逻辑道德和可回答性。好比说,我问,人为什么就长成这样了?——这个问题一辈子都回答不完,要知道某个生物学 / 医学博士从基础教育到正式从事科研的数十年间所关注的话题,所产生的知识的总量,可能都不足以解释人类的某一个系统(如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这样的问题就是不具备可回答性的。 回到我们的正题,关于造谣和辟谣的关系。 我们暂时不讨论知识的质料(内容)而谈论其形式: 谣言的形式往往是阐述异常,说一件与我们常识相违背的命题(假命题)(其异常这一属性也正是其通过之而广为传播的工具(之一)); 而对于这种阐述异常的谣言的辟谣则是需要辟谣者阐述正常,通过上文你应该能意识到,想要阐述正常,其背后需要的工作量是浩繁的——因为这件事违背了逻辑道德。 这也就是为什么进行科学辟谣如此困难。 以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