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死星往事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8-01-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4,883
    赞:
    46
    [​IMG] 范克里夫大尉,多铆蒸刚

    敬呈:帝国皇帝帕尔帕廷陛下御览

    上书人:塔金总督,发自瑟斯维纳星区埃里亚杜星系概要:论帝国治安强化之策

    陛下明鉴,臣夙夕谋谟:政纲之举,首在政柄,政柄之执,首在威势,其盛也,从服八荒,横制四民。氓庶不通计算,亦乏析辨。歼星之舰,纵翼则雄芒奋启,云回风列,敛翅则威形耸峙,形移景发。仰目畏怖,俯首觳觫,既无与争锋,遂弭叛息乱,盖实自取死耳。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惑以威势,挟以畏怖。盖此希世之神兵——誓日则三军白首,伐罪则千里流血,诚天下之重器、帝国之辰柄也。神兵不在众寡,得其一而善驭之,足可挥叱万邦。倾包举苍穹之势,奋摧日堕星之雄,为君临寰宇之阶。以陛下亲铨之官,牧陛下亲率之民,则元老院何所凭恃?陛下可肃清异端余孽,以不世之神威兆国祚之昌隆。


    致:高阶星区总督塔金

    发件人:帝国常侍阿尔斯•丹古尔,皇帝代言人概要:塔金纲领

    爱卿所言甚是。所谏诸事以塔金纲领之名颁之于众。汝之建言深孚上意,舍文治,付武威。嘉此戎功,晋秩枢佐。

    • 晋高阶星区总督,秩轶众官。
    • 享外大区之全权,治及外环星域之大部寰域。
    • 潜制神兵,名曰“死星”。
    • 调星区舰队四部为建戎治安之具。

    帝心甚悦,勿负圣意。

    摘自银河帝国官方公报第 001044.92V 号

    [​IMG]

    众所周知,《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的两颗死星是整个星战系列难以绕开的经典要素,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被设计出来、又是怎样在银幕上活起来的呢?

    死星

    [​IMG]
    卢卡斯在初次面会麦夸里时,手绘的三幅草图。左起:双离子引擎战机、X 翼星际战机、战斗空间站“死星”,作于 1974 年 11 月。在死星的设计上,卢卡斯深受科幻插画家约翰•伯奇的影响。

    1974 年 11 月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敲开了 CBS 电视台动画师拉尔夫·麦夸里的家门,邀请他为自己的新片《星球大战》担纲艺术概念设计任务。他就是一年前以《美国风情画》一片迅速蹿红的新锐导演乔治•卢卡斯,这位刚到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在面会期间还画了三张极其潦草的速写:一架在球形驾驶舱两侧装有太阳能板的“双离子引擎战机”,一架机翼呈 X 型的星际战机,还有一个形似烂土豆的球形空间站。

    这幅用蓝色圆珠笔匆匆画在稿纸上的草图,便是第一份死星概念设计稿。

    麦夸里比卢卡斯大十五岁,是一位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拿大移民后裔。迫于大萧条的压力,他刚一出生便随父母迁往蒙大拿州毕林思附近祖父母的农场,在那儿住到了十岁。毕林思有一处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机场,是麦夸里和小伙伴们探险的好去处,尽管他极度恐高,飞机仍给他带来了无上的视觉享受。高中毕业之后,麦夸里到西雅图半工半读进修工业制图,做过钣金,并在波音公司谋了个航空制图员的职位。1969 年,他又在洛杉矶的 CBS 电视台找了一份和阿波罗计划相关的工作,为赛璐珞动画绘制背景幕和火箭等运动物体。

    [​IMG]
    拉尔夫·麦夸里(右)正在和乔治•卢卡斯(左)讨论《星球大战》的初期概念设计稿,摄于 1975 年。
    [​IMG]
    从 1974 年底至 1975 年初,麦克奎里与卢卡斯共同修订了若干稿死星的概念画。如图所示,其中既有球形的,也有非球形的。可以看到,在这些初期设计稿中,死星的体积并不大,超级激光炮的身管清晰可见,而且位于南半球。

    与卢卡斯详谈之后,麦夸里立即同意参加《星球大战》的概念艺术设计工作。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诞生了诸多星战迷耳熟能详的经典角色:达斯•维达、汉•索洛、丘巴卡、C-3PO、R2-D2……此外,他还根据卢卡斯手绘的潦草速写,对“死星”战斗空间站的概念设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修改打磨与深化,几易其稿,终于设计出了一颗灰暗的“死亡之星”。他在航空工业积攒的丰富经验也让这些空想机械设定在想象力、功能性和真实性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平衡。这种建立在可信合理基础上的奇想妙感,至今仍是星战迷们津津乐道的主题。而这位丹青妙手本人,还在后来的《帝国反击战》中友情客串了义军将领法尔•麦夸里一角。

    同时,麦夸里也是一位优秀的绘景师。在那个电脑数字特效并不发达的年代,电影人需要借助绘景玻璃和强迫透视的手法来合成特效镜头。相对于《星球大战》的设想,卢卡斯手头的预算不宽裕。因此,他起初并不想制作模型,而是打算用蒙版绘景来表现死星初次出场时的那个全景镜头,麦夸里根据他的要求绘制了一面玻璃绘景。然而试拍小样出来之后,效果不理想,而且也难以满足多角度拍摄的需求。卢卡斯只得多拨预算,为这个镜头制作一个微缩模型。由于时间紧迫,工业光魔的模型工作室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了这项任务。

    [​IMG]
    麦夸里绘制的概念画“鏖战死星”,作于 1975 年 2 月 22 日,描绘了一架义军 Y 翼战机正向死星俯冲的情景。在后来的定稿中,死星的体积增大了许多,超级激光炮被置于北半球,肉眼只能看到一个凹面聚焦碟。
    [​IMG]
    麦夸里绘制的概念画“低空掠过死星地表的星际战机”,描绘了义军 X 翼战机正在死星主堑道内冒着激光炮的炮火疾驰的情景。这是一幅为死星地表的所作的初期概念设计稿,作于 1975 年 11 月。
    [​IMG]
    麦夸里绘制的概念画“冲向死星”,描绘了义军 X 翼战机在帝国双离子引擎战机追逐下向死星堑道俯冲的情景。作于 1975 年 11 月。这些概念画为艺术总监约翰•约翰斯顿提供了极佳的参考。

    死星模型直径约 91.5 厘米,由两个树脂玻璃半球拼合而成,内部置有照明光源。模型师在北半球切出一个凹坑,并打磨加工成超级激光炮的凹面聚焦碟。在涂装时,要先将模型整体喷涂成亮银色,随后再细致画出表面的细节,同时在其表面钻出数千个微小孔洞,当内部光源点亮时,便可营造出死星地表点点灯火闪烁的效果。

    卢卡斯是一个极度追求速度感的影人,因此《星球大战》全片最后的高潮戏便是一场发生在死星堑道内的高速追逐战。为此,艺术总监约瑟夫•约翰斯顿根据麦克奎里的原画,绘制了一套死星堑道的概念设计稿,再由模型师罗恩•彼得森和乔恩•厄兰制成微缩布景。他们先用木头雕制出堑道、地表和各类附件的原模,再用它们倒出了上千个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的复制品。随后模型师们耗费了数周时间,跪在工作室的地板上按照约翰斯顿的设计稿将这些零件慢慢组合起来,打造出了宽约 20 厘米的微缩堑道模型。

    这绝非是一件轻松的活计——用彼得森本人的话说,他们的“膝盖都快碎了”。 至于堑道两侧的地表细节,则是先用木头雕制出大致地貌,尔后将约翰斯顿的设计稿翻拍成照片,予以大量洗印后再将照片上的细节面剪下贴到木头底版上才得以完成的。期间,这两位仁兄还得忍受卢卡斯夫人玛西亚的指手画脚:这个微缩布景中的“窗子”是用细小的反光胶带制成的,而玛西亚看了完成品后,硬要他们修改胶带的尺寸,搞得两人疲于奔命。尽管如此,这个布景的面积仍不够大,因此拍摄时只得在布景两端分别放上一面普通镜子和一面双向镜,以此来营造出堑道“延绵不绝”的视觉特效。此外,约翰斯顿和厄兰还在《星球大战》中友情客串了两名死星炮手。

    [​IMG]
    开拍死星堑道追逐战的特效镜头之前,工业光魔的职员正在停车场检视缩微模型。摄于 1977 年 2 月 4 日。
    [​IMG]
    在《星球大战》中,达斯•维达的星际战机率领僚机在死星堑道内追逐义军机群。

    但想要实现卢卡斯要求的追逐战效果,光有这些精致的布景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在这些镜头中出现的死星全景、堑道和双方星际战机均为微缩模型,需要先在蓝幕前拍摄活动物件(如星际战机),再利用蓝幕分光手法合成到另行拍摄的背景画面中去。

    蓝幕分光合成是一种改良版活动遮罩特效手法,后者是弗兰克•威廉姆斯于 1916 年首创的:拍摄前需要绘制详细的故事板,确定背景和前景演员的画面构图,做到心中有数;在拍摄时,须张挂一面巨大的黑绒背景幕,演员以及戏份中的某些活动物件位于黑幕前,在高流明布光下进行表演并拍摄,此为第一次曝光;之后将拍得的底片显影后仔细水洗,但是不经定影便放入干燥箱或暗室内;干燥之后再将底片卷回摄影机中,根据事先制订的故事板构图,以二次曝光拍摄画面所需的背景,再以一般流程冲洗加工底片即可。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第一次显影后,第一次曝光拍摄到的黑幕背景部分的卤化银感光材料仍保留未其反应的原状,因此这些区域在二次曝光时对光线仍有光化作用;而第一次曝光时画面上被打亮的部分(演员以及其他前景物件)实际上便是二次曝光时的遮片。不过,这种手法中前景物件(一般是演员)的照明和色调都很粗糙,特别是当演员在活动时还是会让观众看到二次曝光区域透光的现象,真实度也大打折扣。

    1927 年,美国发明家道奇•丹宁发明了一种利用光线特性和底片染色技术进行光学合成的“自遮罩”特效手法。日后又经特效摄影师罗伊•珀莫罗改进,因此也被称作“丹宁 - 珀莫罗法”。运用该手法拍摄的第一步,便是先要用普通流程拍摄背影片所需背景画面,然后洗印成黑白正片,再经漂白之后染成深橙色,得到一条“橙白”正片;接下来要将橙白正片与未曝光的底片在暗室中叠放装入摄影机(需要有双联片盒),这样一来,拍摄时光线就会先通过橙白正片再照射到底片上。

    第二步是在摄影棚中安置一面蓝幕(或者蓝光照明的白布),再让演员和补充被摄体在蓝幕前表演,但演员表演区域用水银光照明。由于水银光的光谱中没有黄橙光和红光,拍摄时从蓝幕反射过来的蓝光会被橙白正片密度最高的区域完全吸收,从而在后面的底片上自然形成背景画面的遮罩区域,而前景的演员等物件则不会在底片上吸收蓝光,最后便可将合成的底片洗印。

    但要满足《星球大战》,光有蓝幕分光合成是不够的。在那个年代, 合成如此之多高速运动物件的镜头是史无前例的,特效部门必须保证各物件既能协调高速运动,也要与背景画面中的物件完全契合。为此,工业光魔的视觉特效总监约翰•戴克斯特拉和摄影师理查德•艾德龙革命性地结合电脑操控技术和动作控制摄制系统,推出了被称作“戴克斯特拉弗莱克斯”的全新系统。这套系统除了能够控制摄影机机身的运动外,还能控制摄影机的焦距。运动控制系统在当时并非新鲜事物——早在 1914 年,爱迪生手下的摄影师詹姆斯•布劳特甘便设计出了运动控制系统的雏形,后经戈登•杰宁斯和约翰•惠特尼等人步步革新,这项技术已在《霸王妖姬》(1949)和《2001:漫游太空》(1968)等影片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但由于工业光魔的“戴克斯特拉弗莱克斯”是第一种适合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动作控制摄制系统,因此它也常被误称为“第一台”运动控制摄像机。

    这些不世出的特效英杰不懈努力,终将《星球大战》铸成了电影特效史上的一座丰碑,也确立了工业光魔在此后三十年间的深远影响力。而死星本身,以及那一场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太空鏖战,更是牢牢攫住了一代又一代星战迷的心。这颗阴暗、庞大、迟缓、令人叹为观止的死亡之星也就此一跃成为银河帝国恐怖暴政的标志性符号。

    1978 年,工业光魔公司经历了重组并搬往马林郡。在忙乱之中,公司职员竟然将参演过《星球大战》的死星微缩模型原件丢进了垃圾堆,简直是暴殄天物!幸好有眼尖的电影道具收藏家慧眼识珠将它救回。时至今日,它仍是一件个人藏品。

    [​IMG]
    Hello, world.

    第二死星

    [​IMG]
    约翰•约翰斯顿为《绝地复仇》所作的初期片头故事板,可以看到当时稿件中第二死星的外观与模型设计稿完全一致。作于 1982 年 2 月 9 日。
    [​IMG]
    1981 年 2 月,卢卡斯完成了《绝地复仇》的第一份剧本草稿,这是麦夸里根据草稿设定绘制的概念画,展现了位于银河帝国首都行星哈德•亚巴顿轨道上的双子死星。不过,后来新死星数量被削减为一颗,帝都星则从剧本里删去了。

    在《绝地复仇》开拍之初(后于 1982 年底,于除日本市场外的其他发行地更名为《绝地归来》),工业光魔仍旧出于节约目的而打算用一幅玻璃绘景来表现正在建造的第二死星。幸好乔治•卢卡斯本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尽管工业光魔的诸位制作人建议他先看看绘景特效的效果,卢卡斯还是去找了罗恩•彼得森,要求他估算第二死星模型的预算。彼得森对此毫无头绪,但他突然想起卢卡斯刚以低价买了一辆需要维修才能上路的二手 1962 年版法拉利跑车,于是随口说道:“比您刚买的那辆车子,贵那么一点点吧!”卢卡斯松了一口气,大手一挥,为模型开了绿灯。

    第二死星的缩微全景模型由模型师罗恩•彼得森、比尔•乔治、拉里•陈、芭芭拉•格鲁奇、兰蒂•奥滕堡、芭芭拉•阿方索和绘景师弗兰克•奥尔达斯合力完成。它们的基本构造和第一颗死星的模型相似,也是由两个透明的树脂玻璃半球拼合而成,随后模型师根据概念画将球体上已完工的部分喷涂成亮银色,交给绘景部门上色后,将未完工的部分全部切除,再用蚀刻黄铜片制成地表下那些层层叠叠、复杂精巧的内层构造设施。这些铜片可抗高温,能够长时间耐受摄影棚内照明光源的炙烤。和第一颗死星不同的是,第二死星微缩模型主体虽然仍以灰色为主色调,但内层构造中裸露的脚手架和桁架都被涂成了鲜亮的国际橘色——这一灵感,源自工业光魔公司附近的金门大桥。为了照顾活动遮罩镜头的拍摄,成片中的第二死星影像均为实际模型的镜像翻转。

    [​IMG]
    工业光魔绘景部门的绘景师弗兰克•奥尔达斯正在参考第一颗死星的玻璃绘景,为第二死星的微缩模型上色,没有涂成亮银色的透明部分随后便会被切除。
    [​IMG]
    模型师比尔•乔治主管第二死星模型内层构造的制作,他正在为模型添加蚀刻黄铜片零件。
    [​IMG]
    模型师罗恩•彼得森(左)正在几近完工的第二死星微缩模型旁,与制片人霍华德•卡赞金交谈。
    [​IMG]
    模型师兰蒂•奥滕堡正在为第二死星模型添加内层构造零件。由于这个模型动用了相当多的人力,工业光魔内部也打趣称加工过程为“死星古拉格”。
    [​IMG]
    摄影助理玛雅•埃文斯与第二死星微缩模型合影,当时她正在蓝幕前拍摄这个模型。

    除了这个全景模型外,模型师们还为一些特写镜头(如达斯•维达和皇帝驾临的场面)制作了细节更丰富的第二死星局部地表模型、御座室所在的高塔和卢克起飞的船坞。而内层构造内的高速追逐戏份所需的微缩模型则由特效艺术家史蒂夫•高雷领导的团队完成。他们还根据麦克奎里的概念画“死星的末日”,搭建了一座直径达 4.57 米的主反应室微缩场景,其中的主反应堆模型高度约 1.5 米,内壁为“普列”耐热有机玻璃制成。在拍摄时,剧组在概念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运用约 500 根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荧光棒为主反应室营造出了一层诡秘气氛。

    [​IMG]
    麦夸里绘制的概念画“死星的末日”,描绘了千年隼号和义军 X 翼战机摧毁第二死星超物质反应堆的一幕。
    [​IMG]
    《绝地归来》中的第二死星超物质反应堆。
    [​IMG]
    《绝地归来》中的恩多会战,第二死星正在向义军舰队发射超级激光。对比模型,可以看出它的影像被镜像翻转了。

    围绕着第二死星展开的鏖战是电影特效史上的另一座丰碑,在这组热闹非凡的复杂特效镜头中出现的空间站、双方星舰和星际战机等物件数量超过了 100 个,也为星球大战经典三部曲影片画下了完美的句号。遗憾的是,由于第二死星的缩微模型是在极端时间压力下快速制作完成的,模型师既没有时间也未曾想到为那些精密的内层构造组件设置强度足够高的支撑物,因此这些模型异常脆弱,无法耐受颠簸和触碰。所以它们很少对外公开展示,一直被小心保管在卢卡斯影业的档案库中。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