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孩子是否还有必要向父母表达对他们的「愤怒」? 朵拉陈,留美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博士生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了很早以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 一位美国女性茱莉亚从小被父亲肢体虐待,并且目睹父亲强暴自己的姐姐。后来她和她的姐姐都被儿童保护局解救了,逃离了父亲的魔爪。长大以后,茱莉亚在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耄耋之年的父亲。 一番寒暄之后,茱莉亚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表达了自己对其行为的愤怒。谁知,父亲十分淡然地说“有吗?我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 茱莉亚愣住了,整个人都在颤抖。过了好久,她说:“你怎么可能不记得?我因为你的殴打得了重病,姐姐因为你的强奸自杀了三次”。 父亲继续毫无表情地说:“我真不知道谁给你灌输了这样的想法,这都是污蔑。你二十多年都没有回家,我都原谅你,你怎么可以这样跟我讲话”…… 话毕,茱莉亚几乎是崩溃地哭着跑回她的车里…… 车里,茱莉亚的心理咨询师在等着她。心理咨询师拥抱了茱莉亚,说:“这是我们之前预计过的结局,你知道的,虐待者是很难改变的。你应该为自己的勇气而自豪。” 这个纪录片充分说明了,成年后,向父母表达愤怒,可能是一个非常治愈的过程,但也可能是一个非常悲伤的过程。这完全取决于,你为什么想要对父母表达愤怒,你想要从这愤怒的表达中获得什么,以及你对于自己和父母的了解程度。愤怒可以是武器,也可是工具。 一般来讲,孩子想向伤害过自己的父母表达愤怒的原因有:想要证实自己的记忆,想要父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想要向父母报仇,想要看父母痛苦,想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赔偿,想要与父母建立一个【真实】的亲子关系,等等。 当你决定要向父母表达愤怒之前,先考虑一下以下四个问题: 1. 你想要跟谁表达愤怒?是伤害你的人,还是那个知道你在承受伤害却不作为的家庭成员,还是两个都要? 2. 你希望从这愤怒的表达当中获得什么?你想要获得的东西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 你表达了愤怒之后,你希望和父母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4. 你有没有坚强到可以忍受父母的质疑以及挑战? 当你决定要向父母表达愤怒之前,必须要明白的事情: 1. 伤害过你的父母,可能很不喜欢他们失去对你的控制,更不喜欢被你指责自己的过错。 2. 你的父母可能对自己伤害你的行为完全不记得了,或者不承认他 / 她做过这样的事情,或者不认为他们这么做是在伤害你。 3. 向父母这样的“权威形象”表达愤怒,你需要很多很多的支持、演练和梳理,你在表达之后需要朋友、心理咨询师或者其他人的安慰和帮助。 4. 你可以随时改变主意要不要向父母表达愤怒,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完美地完成愤怒表达。 当你决定要向父母表达愤怒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 1. 选择好你认为合适和方便的时间、地点。 2. 写下你想表达的主要想法,并且记住它们。 3. 和你的心理咨询师演练一下。 4. 想象你有可能会遇到的最糟糕的父母的反应,问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反应。 5. 准备一个备用方案,万一情绪失控(你或你父母),有人可以帮你。 6.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把愤怒当做工具,而不是武器。你向父母表达愤怒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反应,因为他们的反应你没法控制,而是应该是为了【自己】,为了过去受伤的自己发声,为了现在勇敢的自己发声。你通过表达愤怒,告诉自己,【我才是我人生的主人】。 当你已经想好了,做好了准备,并且有足够的支持,可以向父母表达愤怒的时候,请立刻去做。不要让这样的想法缠绕你一辈子。更不要等到父母离世,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有时,经过了深思熟虑,你发现,你并没有必要直接对父母表达愤怒,因为你有可能无法承受带来的危险。这也没关系,你可以通过其他【象征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达到治愈的效果。例如: 给父母写一份信,表达自己的愤怒,却不寄出去;烧掉让你能够回想起父母行为的东西;和你的心理咨询师模拟表达你对父母的愤怒,等等。 文献: Bass, E., & Davis, L. (2002). The courage to heal: A guide for women survivors of child sexual abuse. Random House. Cameron, C. (1994). Women survivors confronting their abusers: Issues, decision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 3(1), 7-36.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MentalHealthStation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