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营养成分标签? 知乎用户,食品溯源 / 冷链物流 / CFD 题记: 知乎上有类似的问答,如何看食物营养标签? - 食品安全。小白就试着用网络语言解读《营养标签》,希望您能读懂。 目录: 1. 一图看懂《营养标签》 2. 营养标签的潜在价值 3. 营养标签的科学依据 4. 通过营养标签来打假 5. 思考:我们真的营养过剩了? 内容: 1. 一图看懂《营养标签》 图片来自 如何看食物营养标签? - 食品安全 就一句话,“营养标签是用来提醒易胖者吃多了不好”,就好比“吸烟有害健康”的广告一样!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和膳食纤维。 北美的胖子特别多,是不是营养过剩了。答案是显然的,所以才要求食品上贴上营养标签,告诫消费者,别吃太多了。 那我们怎么读懂营养标签呢? 【越少越好,越多越好,估算用量,别被忽悠】 ① 越少越好:是指上图的“能量”越少越好,能量 =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一般认为成人每日摄入能量为 10,000KJ。过多则容易肥胖。更详细的计算见 食物热量表_百度百科 同理,钠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所以低钠食品才会成为买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 5 克食盐,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可盛放的盐。 ② 越多越好:针对其他营养元素如 Vc、Va 等,相对而言,含量高,则价值高。 ③ 估算用量:NRV(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营养素参考值。即占你每天需要的营养素的比值。如上图的 22%,意思是吃 5 包这样的零食,其他什么主食都不用吃了。 ④ 别被忽悠:一般标注的是 100g,或 100ml,但也有标注“每份”。为何不统一呢?为的是把“能量”值显得低。若一斤的食品包装袋,使用了“每份”,则能量 NRV 显示 110%,你还买吗? 2. 营养标签的潜在价值 ① 国际接轨 啥都不说,你要出口到发达国家,不贴营养标签,等着大大的罚单吧。 ② 引导消费 说实话,平时你也许不看,但偶尔看一次营养标签,或许会决定你的购买。 ③ 鼓励厂家生产创新的、真正的健康产品。 对于自愿标示的内容,是区别与其他同类产品的有效标识。 3. 营养标签的科学依据 图片来自 Read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Applications in Dietary Assessment" at NAP.edu 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都会带来风险,如上图所示。 中国居民存在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摄入过量的问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失衡的饮食是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例如高脂饮食会导致肥胖、血脂异常;钠摄入过量的饮食则会导致高血压。因此,保持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在合理范围内,也就是根据营养素参考值设计我们的膳食,就可以预防这些慢性病。食品包装上面的营养素参考值到底有什么用? - 食品安全 NRV(营养素参考值)日推荐摄入量标准 NRV: 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营养素参考值 。是指导正常成年人保持健康体重和正常活动的标准(即您不需要减肥或增重)。如果您对于饮食或体重有其它要求,请您询问医生并按医嘱。以后打招呼,不再用“你吃了吗?”,而是“你吃多了吗?” 4. 通过营养标签来打假 营养素参考值还可以防止厂家夸大宣传。如上图所示,找两个同类型的产品,看一下营养标签,就知道,是否吹牛逼。 5. 思考:我们是否真的营养过剩了?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绝大部分人可以说,能吃“饱”了。现在到了讨论怎么吃“好”的时候了,希望吃的有“营养”。其实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健康”。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每向前迈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不仅仅指价格)。当相关的基础条件(公民素养、国民财力、消费习惯等)不具备时,一味地苛求安全、营养或健康,只会成为某些人(集团)忽悠群众的炮灰。 图片来自 全球男孩肥胖报告发布,中国竟比美国西班牙苗条健康? 这是国际上肥胖指数排行榜,我们刚刚超过了平均线,正朝着“胖子”大国迈进。当大家都在讨论“营养过剩”的时候,我倒觉得“营养平衡”更有意义,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家庭氛围和饮食习惯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吃同样的饭,会长成不一样的体型。不必要求别人,也不必苛求自己,保持平衡,最为重要。 愿大家身体健康,平衡饮食,心情愉快,今生无悔! 干货 1:营养平衡膳食宝塔 干货 2:卡路里计算器 参考: 营养标签法规及应对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 食物热量表_百度百科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