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入个大坑 · 以后不用买包包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0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制作手工皮具需要天赋吗?

    [​IMG] Libby,手工皮具设计兼制作。

    放轻松。

    我入手工皮具这个“坑”时,根本没意识自己面前是这么大一坑。只是想着“我要是能自己做个邮差包多好啊”,看了两本手缝皮具书,泡了一个月的手工皮具论坛,花 500 多块钱买了简单的工具和一小块皮料——和以往各种无疾而终的爱好的初始投入相比,并没有更多,自己也完全没有“投入多少小时,做到百分之几的最好”这种压力。

    直到入了坑,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喜欢这件事。

    业余时间泡手工论坛,在社交网站发布作品,和新人讨论问题,向高手请教技巧,被前辈夸了能高兴一天;刚玩时有形的无形的资源都比现在少很多,技术方面的信息不足,自己翻译外文教材、翻墙看教学视频,和皮友之间进行探讨、猜测和试验;材料、工具方面来源有限,自己寻找、制作替代用品,和皮友互通购买渠道,等等,都是虽然有些困难,但也是这个爱好乐趣的一部分。

    我没有统计过从入坑到现在一共花了多少小时在手工皮具上,但基本是我能拿出来的全部空闲时间。而工具、耗材的投入,也从最初的简单一套入门工具,到现在一个房间都堆不下。

    刚入坑时我只开辟了半张餐桌做工作台,吃饭时要挪走;四五卷皮料,墙角就能堆下。

    [​IMG]

    搬家后霸占了一个小房间,有了一张 2 米的长桌,一个小架子放材料(还很空)。

    [​IMG]

    [​IMG]

    现在的状况:小房间偶尔要兼做客房所以没地方摆更大的架子(哭)。

    [​IMG]

    皮料们(部分):

    [​IMG]

    化料们(部分):

    [​IMG]

    辅料们(部分):

    [​IMG]

    工具们(部分):

    [​IMG]

    (其实工具远不止这些简单的刀具,因为自己不控工具,所以大部分工具只求实用,不成系列,拍出来视觉冲击力不行,就不拍了。)

    当然最烧钱的还是这个:

    [​IMG]

    和部分资深皮友比,我的这点投入,都不算什么。但烧钱成这个样子,这是刚入坑时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之所以缩减许多日常消费走到这个地步,都是因为爱啊!(含泪远目……)

    (话题似乎扯远了,赶紧回来)

    手工皮具制作,作为手工艺类的一项技艺,和其他纯设计类的领域不同,还是偏重动手能力的。当你怀有强烈兴趣时,自然会多分出精力去观察、学习和练习——而手工技艺的精进,主要就是靠思考和练习的交互促进。我不太相信有的人“天生手巧 / 手拙”这样的说法,动手能力是怀着强烈的意愿,一遍遍锻炼出来的。

    我刚入坑时做的东西:

    [​IMG]

    [​IMG]

    [​IMG]

    [​IMG]

    [​IMG]





    最近的作品: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进步速度可能不算快,但能明显看出来进步吧。

    如果一定要(从我自己的感受出发)说哪一点事关“天赋”的话,那就是,我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还可以,能比较快和准确地把创作意愿转化为作品。我没有接受过打版的专业训练(但还是想找机会接受比较专业的,包括但不限于打版的培训),但在上厕所、排队、躺床上睡不着等等大部分琐碎而头脑放空的场合里,我都愿意用来脑补皮具版型,从整体外观到细部结构,并以此为乐。以前自学的矢量软件绘图经验让我可以把脑中的想法很有效率地复现在纸面上。我在生活中是一个比较马虎的人,但在打版时会事先把具体每一针的位置这样的细节考虑周全(当然从最初的一版到可以圆满做出实物的成熟版型,也经常需要一改再改),可见对一件事的热爱可以帮助你把潜能发挥到很充分的地步。

    草图们:

    [​IMG]

    概念和效果图们:

    [​IMG]

    纸样们:

    [​IMG]

    以上说的仍然是一个意愿上的差别。我相信,只要愿意尝试,多花时间练习,满足基本功能的皮具打版是有共性和规律可循的,并不是一定需要有美术方面的”天赋“。不过上升到作品的形体、配色、选材、装饰等等要素产生的综合美感,就事关作者是否有天生的洞察力和(很大程度上通过后天培养的)审美能力了——这大概也是那些真正的高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原因之一吧。

    下面是我比较欣赏的几位创作性皮具匠人的作品(图片均源自 Instagram,排名不分先后)。他(她)们都拥有水准之上的、不乏非常精湛的制作技术,但更吸引我的是他(她)们的设计能力、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以及对材料的控制能力等凸显强烈个人特色的能力。这些特质的形成,固然靠经验的积累,但也需要一定天赋的,单靠勤奋不一定学得来。

    Huns_Lee (huns (@huns_lee)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关键词:新奇的设计、色彩搭配、手绘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太喜欢作者的脑洞,忍不住多放几张图)

    Gombackgu(https://instagram.com/gombackgu/

    关键词:立体感很强的皮革小物设计

    [​IMG]

    [​IMG]

    [​IMG]

    Tallowin(https://instagram.com/tallowin/

    关键词:强烈而统一的设计理念、黑色

    [​IMG]

    [​IMG]

    [​IMG]

    Vero(https://instagram.com/explore/tags/veroworks/

    关键词:和谐的色彩搭配、精细

    [​IMG]

    [​IMG]

    [​IMG]

    Hajime Niwa(https://instagram.com/niwa_leathers/)、

    关键词:大胆的色彩搭配、精细

    [​IMG]

    [​IMG]

    [​IMG]

    [​IMG]

    Mitsuaki Kumagai(https://instagram.com/admaiora_designare/

    关键词:成熟中的趣味感、精细

    [​IMG]

    [​IMG]

    [​IMG]

    [​IMG]

    wabisuke_japonica(https://instagram.com/wabisuke_japonica/

    关键词:极富张力的弧线造型

    [​IMG]

    [​IMG]

    [​IMG]

    [​IMG]

    Peter Nitz(https://instagram.com/atelierpeternitz/

    关键词:成熟完备的女式手袋设计、精细、大胆的色彩搭配

    [​IMG]

    [​IMG]

    [​IMG]

    [​IMG]

    Ondrej Sima(https://instagram.com/simaprague/

    关键词:稳重的设计、饱满、商务风、精细

    [​IMG]

    [​IMG]

    [​IMG]

    所以,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才没用。忘掉“投入一万小时,成为 top 1%”之类的忽悠人的成功学“金句”吧。感兴趣就来试试,万一适合自己,就投入进来,酣畅淋漓的地享受创造的乐趣,如果失去了热情也不要紧,毕竟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自己去发掘呢。

    想关注我的玩皮动态请戳这里:

    新浪微博:请登录后搜索并关注“libby 玩皮志”

    手工客:手工创作人 Libby 玩皮志的个人主页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libbycap/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