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这一切,因为经历过,所以真的懂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0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懂围棋的人看 《棋魂》是怎样一种体验?

    [​IMG] 高飞龙,雕翎不腐,鼎镬不锈

    昨晚,也是国庆的深夜,偶然翻到了某个角落中一个无人问津而情深意切的零赞回答。点赞的同时,也触发了记忆深处的某些早已遗忘的柔软之处。

    像是一个满是尘埃的旧仓库里,一个陈年的烂木箱子,被打开了。

    此刻,我也有好多话想说。

    以下可能会提及很多朋友,打扰见谅。

    长文慎入。

    ******

    《棋魂》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真实和共鸣。

    我很早就离开了那个竞技场,没有赶上《棋魂》的时代。

    后来虽然屡次听到这个名字,但当时对动漫并没有兴趣,也就始终没有去接触。

    真正看到这部作品的内容,已经是来知乎以后,看到的 @崔扬也兄的这个答案中日围棋的差距有《棋魂》描述的那么大吗? ,惊讶于其中场景的真实:中国棋院的外景我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同时也惊叹于那几个画面之间,作者对影响“未来”世界棋坛走向的重要因素的察觉。

    一部漫画,为什么要做的这么真实?为什么要挖掘的这么深刻?

    再后来某一天,我问 @公孙青阳,《棋魂》好看吗?他说,当然好看啊!你没看过吗?

    我的天,你要是不知道这厮平时对待各种事物的评价体系之苛刻,哪能知道“当然好看啊”是他能给出的多么高的评价啊!

    于是今年过年时,我系统的看了这部作品的漫画版两遍,又跳着看了动画版一遍。

    才发现,真实的不仅仅是中国棋院的外景。

    还有日本棋院和韩国棋院的外景;

    以及著名的对局室——幽玄之间;

    几个棋院的室内训练场景;

    甚至对高永夏住所的刻画,也是专门跑到韩国按照朴永训九段家里内设来画的。

    不消说,那些城市外景,还有各种棋馆内外景,想必也是作者实地采风并按照写实风格刻画的。

    各种比赛场景,也是真实的可怕。不仅仅日本国内比赛,连中国的围甲都严格实地采风并按写实手法刻画:

    [​IMG]

    熟悉围甲的人,都会知道这到底有多真实。

    就像是照片一样,这是 02 年围甲某个主场开赛后,头 15 分钟的媒体自由拍摄时间的场景。

    还有那些人物。

    对于景物,作者采取严格照搬现实的做法;而对于非主角人物,作者采用“以两个真实人物的糅合”或者“将某个真实人物改一半名字”的做法,来创造配角。

    漫画版北斗篇的重要人物——高永夏,显然是朴永训和李世石的糅合。

    且不说高永夏和朴永训这两个名字的类似(不考虑翻译的话只有姓不一样),高永夏的家也是按朴永训的家画的。但朴永训却对此表达了遗憾:很高兴《棋魂》来我家取景,可是我却不喜欢高永夏狂妄的性格,这和我温和的性格不符。

    当然不符了,因为高永夏这个人物,其性格内设是按照李世石来设置的。朴永训,只是个幌子。

    而高永夏于 2003 年出现于漫画中时 16 岁的年龄,更是个幌子:那年李世石 20 岁,朴永训 18 岁。

    看看高永夏:

    [​IMG]

    再看看李世石:

    [​IMG]

    曾经飘逸的发型,还有那狂放不羁的性格,都如出一辙。

    哦不,不能说“如”,原本就是原样搬入作品的。

    还有作品中对伊角的成长影响巨大的杨海八段,在故事里已经开始研究计算机围棋。

    我们都知道其原型就是现实中对计算机围棋发展影响巨大的余平六段。

    但很多人忘了或不知道,这个人物的名字,是来自于多年前就南下赴香港教棋的杨士海八段。

    除了场景和人物,还有其中的严格遵守现实的棋谱和棋道规范。

    曾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如何评价棋魂里各位的棋力?

    但这个问题其实根本无法回答,因为《棋魂》中出现的棋谱,不论是什么弱鸡人物下的,几乎全部都取自职业比赛的棋谱,而根本没有因为角色水平而进行大幅度下调。

    所以作品中人物的棋力,从棋谱来看,全部为职业水平,也就没有什么评价的价值了。

    这一点上,无比真实的《棋魂》,反而在某种意义上“失真”了。

    ******

    如果只有上述那些,《棋魂》也充其量不过是个写实的故事而已。

    它将现实彻彻底底的糅合进了作品之中。

    那些少年的成长经历,那些人物的心路历程,那些棋手的体验感受。

    都会引起我们异常强烈的共鸣。

    这不是简单手法的写实,那些都是将无数现实人物高度抽象后幻化升华出的人物。

    在这个竞技场上,在攀爬金字塔的过程中,无数的人不断的掉落下来。

    他们被踩在脚下。

    他们被遗忘。

    作品中作为主角的进藤光和塔矢亮固然光彩夺目。藤原佐为的存在更是惊艳的如梦如幻。

    可那些配角里,有着更加真实的人生。

    多年坚持直到接近超龄的伊角,在拼至最后一刻时还要靠别人的成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IMG]

    当他远远看到不如意的结果那一刻的心态变化,还有不远的身后默默察觉了他心情的旁人。

    那就是当年的我们。

    “胜者才有资格往上爬!”胜负的世界,原本如此。

    当他离开棋院,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却不放弃,最终在客居中国训练期间涅槃,这实在是太幸运了。

    这是很多顶尖棋手的坎坷经历的表现。一帆风顺直达巅峰的人,从来就不存在。

    还有那个看起来像是“熊孩子”的越智,当他输掉和关键对手的一战后,将自己反锁在厕所里。

    没有类似经历的读者们,能够体会 14 胜 1 败领跑全场却因为一场惨败而痛哭流涕的感受吗?

    [​IMG]

    其实在输棋后将自己反锁在厕所隔间里反思,是很多人在棋童时代都有过的习惯。

    包括我。

    我更想说的,是本田他们的故事。

    无论伊角还是越智,最终还是跳过了龙门,进入了职业棋界。

    没错,就算从千军万马中杀过独木桥,后面仍然是一个残酷的世界。

    可是没过来的人呢?掉入深谷的人呢?

    本田们呢?

    福井和奈濑们呢?

    失败者会被遗忘,但他们自己永远不会忘记。

    哪怕就在知乎上。

    有几个人知道当年 @公孙青阳 孩童之时就统治西蜀的强大?

    他巅峰的几年屡次在定段赛最后倒下,某年最后因为 4 个小分之差而无法成为职业棋手的他,当时的实力就是差吗?身边获胜盘数相同的人里,现在有多少都是一线职业赫赫的名字?被他压制多年的队友最终成为定段赛冠军,继而成为一流职业,他们到底差在什么地方了?

    他自己现在还不是带着个一个业余的身份,在知乎默默写着没几个人看的专栏弈路狂想

    又有几个人知道 @Tro来自密执安 当年冲段时名气有多大?

    他某年在定段赛拼刺刀到本赛最后的第十三轮,他和对手之间的胜者即可成为职业,最终他却功亏一篑,在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倒下。输掉这一盘棋的他确实实力弱吗?

    现在却只是成为了一个程序猿,整日价在知乎围棋群卖萌,装出一副低手的样子,各种指导棋下的,连自己曾经风貌的影子都找不到了,棋力退步到垮的令人发指的程度。

    又有几个人还记得更早年,@一笑风云过 冲段的时代?

    当时虽然整体环境的竞争程度没有现在这么激烈,但职业定段赛的定段名额更少,定段赛的残酷丝豪不弱于今天。当他步入中年,有了完全不同的职业,谁会记得二十多年前的定段赛上,淘汰名单里有着那样一个名字?

    类似的还有 @凭枰 和@吴奇凡 等,这堆曾经在冲段时期战胜过无数后来的职业棋手的曾经的“著名冲段少年”。

    现在他们也只是一群程序猿。

    他们,就是福井,就是奈濑。

    就算是成为了职业棋手,漫长的职业生涯和残酷的失败也在慢慢消耗着无数人的锐气。

    他们,就是成为了职业的伊角和本田。

    《棋魂》,就是这些人,也许有几千,也许有一万,他们的经历,糅合升华,最终讲出的故事。

    所以你问这些人看《棋魂》的感受,和问普通的爱好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都具有强烈的可代入感。

    对我们而言,《棋魂》的可代入感之强,是其他任何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还有更多,我没提到的人,以及不上知乎的人。

    那些本田们,福井们,奈濑们。

    2008 年时,我感慨于一些幼年对手们在职业界的崛起,曾在某现在只有自己可见的博客上写下了名为“原点”的一文。

    写此文时我正处在第二次读大学期间,也是在人生的最低谷期,加上二十出头的中二年龄段。怀念往昔,感慨过头。

    失态了,见谅。

    ******

    拐回来说《棋魂》。

    除了对自身经历的共鸣之外,再有一点,就是对日本围棋的感受。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十几年前《棋魂》问世之时,日本围棋已经被打的七零八落。

    旧的超一流纷纷老去,除了赵治勋 2003 年回光返照般的再夺世界冠军,其余的老棋手均不能饭也。

    动漫中虚构的那些人物,那些能和中韩抗衡,甚至还被隐隐暗示仍然是天下第一的塔矢行洋等,是《棋魂》中最为不真实的内容。

    那是韩国围棋最巅峰的时期。

    《棋魂》之后没两年,中国围棋开始崛起,直接原因就是漫画作者观察到的那些因素:集体训练和围甲。

    而在此期间日本围棋不断沉沦。老棋手们在世界舞台上彻底消失。

    什么?你问年轻棋手?

    哪有什么年轻棋手!

    不要说什么井山裕太六大冠在日本棋坛前无古人。

    现在的日本棋坛,和几十年前的日本棋坛能一样?

    井山绰号“金童”,有几个人知道这个“金童”,和我一样是个 80 后?

    今年的世界棋坛上,中国的 00 后已经登上舞台了!而井山都没有在那场比赛中走到那个高度!

    也不要说井山在什么野鸡杯娱乐比赛中赢了李世石古力什么的。

    一盘棋根本不说明任何问题,要比较水平,就要放在一个公开的、平等标准的、大规模的比赛系统去进行比较。

    我曾在以往的回答中构建了一个应该算是非常公平的评分系统,来计算世界棋战时代,各国棋手在世界慢棋个人赛上的表现统计。

    在那个评分系统里,在总的历史成绩中,现在以“无可争议的实力统治日本棋坛”的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排在世界第 58 位。

    而在近三年的世界个人赛成绩排名中,他排在第 38 位。

    这,才是当世日本第一人的真实实力和在世界棋坛上的地位。

    不要说他们为了更高昂的国内比赛的奖金而不重视世界比赛。没有一位职业棋手会不重视世界冠军。

    除非,他根本拿不到。

    至于奖金,永远都不是职业棋手眼中的第一位。

    不要小看职业棋手的荣誉之心。

    什么不重视世界比赛,什么不适应一日制,什么只想挣奖金,都是借口。

    请不要骗自己。

    事实就是: 你 不 行!

    如何评价李世石? ,我给出了世界棋战时代的历届冠军总表

    [​IMG]

    红色的为中国棋手,蓝色的为韩国棋手,黄色的为日本棋手。

    (本图信息截至 15 年过年,最下方两个当时未决出结果的比赛现已结束)

    请大家看一下整个表格的中下部,有多少黄色?

    请问塔矢行洋何在?是指赵治勋吗?

    上面是历史总况,那最近呢?

    我曾在中国围棋究竟整体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地位?中,给出了最近三年世界个人赛的三国成绩对比。

    [​IMG]

    以上是最近三年来,在世界个人赛中的不同轮次中,中日韩三国的席位占比如图。

    请大家注意,稳稳趴在地上的黄色线。

    请问进藤光何在?塔矢亮何在?

    (注:强调一下,这些表格全部为我自己亲手编制,请不要盗取,也请不要再不打招呼就拿走,然后随便写个“侵删”了事了)

    ******

    反复强调日本在世界棋坛的消失,不是为了取笑他们。

    没有比中国棋界更希望日本复兴的了。也许日本自己都没有这么强烈的希望。我真不是想嘲讽他们。

    中国围棋,遭际乱世,险些失传。是日本围棋在危难关头,拉了中国一把。

    近年来日本没落,中国从官方到民间也不断有强烈的施予援手的意愿。事实上中国也确实做了很多事情。

    但外部的援手不可能彻底的救你。路,最终要自己走。

    可截至现在,不论日本棋界如何宣称,我也丝毫没看出来他们像《棋魂》里那样的自强精神。

    作为打着日本棋谱长大的一代棋童,作为见证了中国围棋崛起的一代人,我们强烈的希望日本围棋能够复兴,而韩国围棋能够在中国疯狂的攻势下多挺住几年,希望三足鼎立的局面重新回来,希望日韩不要被疯狂的红色狂潮淹没。

    尤其是那个已经接近于消失了的日本,那个《棋魂》的故乡。

    我们看着《棋魂》,却希望着日本不要陷入自欺欺人的意淫之中。

    要复兴,就必须睁眼看世界,向中韩学习,或者说向中国学习(韩国颓势已经不可逆转)。

    抱着一点点虚假的虚荣心和脆弱的自尊心,最终只能沦为一个闭关锁国的边陲夜郎。

    如果那样的话,藤原佐为会流泪的。

    [​IMG]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