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女有别,就连在心理问题上也是如此 叶赌徒,我是一个赌徒,瘦人永不为奴 首先,由于这个专栏有关情感障碍,我们就先从情感障碍开始。 情感障碍中的性别差异 在整个人生中,女性患抑郁症以及大多数焦虑症状的概率要比男性大的多 (Kessler et al., 1994,1995; Weissman et al., 1994, 1996; Hater et al., 1998). 临床症状较不明显的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状同样在女性中更为普遍 (Nolen-Hoeksema et al., 1999; Hankin, 2009). 强迫症(OCD: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以及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的流行性男女较为相近但是还有其他的区别。 重度抑郁症( Altemus et al, 2015) 在青春期之前 - 男性以及女性的患病率相似,大约为 5%。 在青春期时,患抑郁症的风险在有家庭病史的女性中增加。 青春期之后到中年时期,女性的患抑郁症概率为男性的两倍。 女性 症状更为严重,更剧烈地食欲增强,体重变化,嗜睡,人际关系敏感等等,更易经历非典型抑郁症。 同时更有可能同时患有焦虑症,贪食症,以及自杀尝试。 男性 更易产生酗酒以及其他物质滥用行为。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经期对女性的影响也非常的大,因此也成为了男人的噩梦。 在经期前阶段,超过 50%的女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报告了症状的增强。 经期前的发怒同时会伴随着短时间内的再度恶化。 在绝经期(更年期),对有抑郁症病史的女性来说其抑郁症患病率增加了 4-6%,对无抑郁症的女性来说增加了 2-3%。 在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HPA: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调节下的性别差异 具有性别差异(但是相比于鼠类,在人类中效果更弱并且具有更低的一致性)。 HPA Axis 在抑郁症发作情况下被扰乱。 只有少数证据能支持重度抑郁症的发作来自于 HPA 轴调节的性别差异。 双向情感障碍中的性别差异( Altemus et al, 2015) 患病率男性与女性相似。 女性患者 70%由快速循环的双向情感障碍(rapid cycling bipolar disorder)组成并且更有可能报告抑郁症发作和抑郁症状。 经前焦虑障碍(PMDD: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更普遍。50%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经历过经期的情绪波动。 季节性情感障碍(SAD: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中的性别差异( Altemus et al, 2015) 流行程度: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 2:1。 SAD 在女性的生殖年龄阶段更为普遍。 在女性中,欲望增强,体重增加,睡眠时间变长。 对光疗法(light therapy)的反应在男女间差异不大。 焦虑症中的性别差异( Altemus et al, 201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ltemus et al, 2015) 在女性中更为普遍。(终生患病率:男性 5%,女性 10%;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调查) 其中有争论,提出女性是否有更多的面对创伤的几率(如女性被性骚扰的几率为男性 10 倍多) 如果控制了创伤类型,元研究表明女性还是更有可能发展出 PTSD。 在女性经期早期的黄体素阶段,负面情绪对其产生的伤害更大。 强迫症(OCD: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ltemus et al, 2015) 男女患病率相似,但是在儿童时期,70%的患者为男性。 在患有 OCD 的男孩和成年男性中,患者更有可能同时患有抽搐以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在女性中,在产后抑郁症时以及经前阶段时,症状更易发生或者恶化。 恐慌症 (PD: Panic Disorder)( Altemus et al, 2015) 从青春期开始,女性的患病率约为男性的的 2 到 3 倍。 产后阶段更易发生或者复发。 少数证据表明经期也于 PD 相关。 广泛性焦虑症 (GAD: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 Altemus et al, 2015) 从青春期开始,女性的患病率(6-7%)比男性(3-4%)更高。 女性更有可能同时患有情绪或者其他焦虑障碍。 男性更有可能同时产生酗酒行为和物质滥用行为。 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ltemus et al, 2015) 从青春期开始,患病率女性(6-16%)比男性(4-11%)更高。 女性更容易同时患有内在障碍如情绪与其他焦虑障碍,更高的社会恐惧感等等。 男性更容易同时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赌博以及物质滥用行为。 在女性中,经期前症状加剧。 恐惧症 (Phobias)( Altemus et al, 2015) 女性的患病率(12-27%)远远高于男性(6-12%),两者都在儿童时期开始病症。 女性更易患有动物恐惧症。 男性则更易患有恐高症。 治疗反应上的性别差异 在女性中 对三环抗抑郁药物(TCAs: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的反应更弱并且病状改善的速度更慢。 对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SSRIs: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的反应更好。 在男性与老年女性中 对 TCAs 的药物反应更好。 治疗反应上的性别差异(动物研究) 在长期紧张的实验鼠中,氟西汀(Fluoxetine)对海马体糖皮质激素感受器(Hippocampal glucocorticoid receptor)的磷酸化以及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Mitic et al., 2013)。 同时,对抗抑郁药物克他命(Ketamine)的效果也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低剂量的克他命药物使用中,雌性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然而当磁性被切除卵巢后,药性停止;当雌激素和孕酮被补充时,药效重新恢复 (Carrier and Kabbaj, 2013)。 在大脑,认知以及情感方面的性别差异 在认知以及行为间的两性差异文献资料丰富,并且跨文化跨地区。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就提到了两性差异。 性别的差异增加了生殖成功率。 男性在空间方向任务中表现强于女性。 女性在语言流畅性以及语义理解上强于男性。 在对情感的信息处理中 女性更加情绪化 对情绪化的刺激反应更为激烈 能感受到更强的情感状态 而男性对情绪的调整能力更为突出 总之,两性差异还是非常巨大的,大姨妈真是威力无穷,非单身男同胞不禁背上一凉 :)。 ——————————————— 发自知乎专栏「情感障碍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