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时空气进了血管怎么办? 丁当,「丁香医生」专栏作者 作者:莫然 首先我想讲述一段比较令人目瞪口呆的历史,向人体内注射空气,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祖国医学界一段神奇的时期。那个年代,全民都无比热衷于气功,以研究气功在无数顶级 SCI 杂志发表论文的严新大神为首,层出不穷的「大师」们招摇过市,各种意念治病正气养生。 不知是哪一位「大师」夜里突发奇想,发明了一种新疗法:空气针疗法。 此疗法的主要特色在于:取材方便(到处都是),成本低廉(只需要针筒和针头),操作简单(实习护士都能做),实乃居家旅行必备良方。对于腰部疼痛的患者,往疼痛周围的穴位注射 10~15 毫升消毒过的空气即可缓解。 后来,经过全国各地「大师」们改良,空气针成为了高性能精确制导武器,从头到脚,哪里不爽打哪里。根据他们写的文献报道,治愈率可以丧心病狂地达到 98%。 很快,这股潮流席卷了医学界。眼科医生发现,注射空气可以有效治疗视网膜脱落;护士们证明,打针的时候稍微打那么一点点空气,可以有效缓解扎针疼痛感。 故事的结局里,随着「气功」热潮散去,空气疗法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久,国外出现了类似的臭氧注射治疗法,此乃后话。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一点,至少,在肌肉组织中,打进少量空气是没啥大问题的。 但是,如果空气进入的是血管,那么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不过好在,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医院,患者基本不可能因为空气进入血管而产生不适。 打针会进气么? 我们平时输液,经常刷微信看小说。不知多少人想象过此情此景:输液许久之后抬头一看,输液瓶里早已空空如也,顿时虎躯一震、双腿一酸,也不知有多少空气进了身体! 事实上,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且不说输液瓶里存在负压情况,即使把输液瓶里的压力按照大气压来算,也远远低于血压。 所以,输液时需要担心的是「血会不会流回输液瓶去」,而不是「输液瓶的空气会不会进血管」。 既然输液不会进入,那么打针总会进去了吧? 事实上,这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护士在打针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排空针筒内所有空气。 那么有倔强的同学就要说了:我不管我不管!万一我就碰到了一个粗心护士给我打了空气进去怎么办? 空气进入血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我们人体外周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的血从心脏往身体各处流,静脉血从身体各处流回心脏。而空气置人于死地的主要原理,就是在血管中形成空气栓塞,像石头一样,堵住血管。 以肘部输液为例。如果从动脉进入了空气,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气泡栓塞住手指末梢血管,影响手部功能。 而如果空气从静脉进入,那就比较悲剧了。 其中的成分首先会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结合不了的,就回到心脏再进入肺,随肺泡排出。如果还是排不干净,心脏中剩下的空气就会和血液搅拌产生大量血气泡。一方面,心脏射得出去的血很少,会出现急性心衰,造成器官缺血;另一方面,射出去的小气泡会进入肺动脉或者脑部动脉,产生肺梗或脑梗的效果。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空气真的会弄死人的! 多少空气会致伤致死呢? 还是那句话:只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 说教太苍白,还是来点事例吧(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心理不适,请跳至下一段)。 2009 年,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部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了篇个案报道,详细描述了一位老兄是如何使用空气针自杀的。 这位壮士明显不太懂医学原理,不会科学的方法自杀。我根据尸检结果还原了一下自杀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他尝试着在胸口打空气,但是很明显,他没有直接扎针进心脏的技术,于是,在胸口鼓起来几个皮下气肿之后,他放弃了胸部,开始尝试腹部。 可能肚子比较软比较好大,这一次他一口气扎了 9 针,但是很遗憾,仍然没找到血管。于是他又转战大腿,在两侧大腿扎了 7 针后,终于找到了血管。 空气进入后,开始有不适感。他一口气往体内打了 400 mL 的空气,最终,大脑血管梗塞,心肝肺脾肾胰全部被空气进入,多脏器栓塞而死。 400 mL 空气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医院常用的最粗最大的针管,也就是 50 mL。 实际上,空气致死量并不需要那么多,只要超过 2 mL/kg 的空气进入体内,就有猝死风险。以一个成年女性 50 kg 来计算,至少也需要 100 mL 的空气。 而能拿着最粗的针头往患者血管里打整整两管空气的护士……这一般是因为情杀,不叫粗心。 那么我们再降低点要求,不求致死,只需要产生躯体不适,需要多少空气呢? 一般认为,小于 0.02 mL/kg 的空气进入体内,都不会有任何感觉。还是拿 50 kg 的成年女性来计算,就是 1 mL 空气。而超过 5 mL 空气进入血管,才会出现诸如静脉压升高、轻微咳嗽等临床症状。 考虑到目前医院注射最常用的是 5 mL、10 mL、20 mL 三种规格的注射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往患者体内打入 5 mL 空气……应该还是情杀。 所以,在医院,只要你没有和负责你的护士姑娘有着杀父夺夫之恨,国破家亡之仇,完全不用担心空气进入血管的问题。 该文章由@咖喱鸡 授权丁香医生转载, 并授权知乎、知乎日报发布,拒绝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载 关注「健康头条」( Baojiandaifu ),远离朋友圈养生谣言。 ——————————————— 发自知乎专栏「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