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科技 超级稻频遭质疑 袁隆平呼吁理性看待"不要泼脏水"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0-09 发布。版面名称:新闻聚焦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我希望社会上某些人不要再向我们的超级稻泼脏水了。”85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日通过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回应近期出现的质疑声,呼吁社会理性看待超级稻研究。1996年中国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频频刷新水稻超高产世界纪录,令世界瞩目。然而,当科研团队正在向超级稻第五期攻关时,万亩减产绝收、增量不增产、高产不高质等质疑声却将袁隆平和超级稻推向了风口浪尖。

    超级光环下的超级稻陷入“信任危机”。这也正是袁隆平公开发声的背后原因。
    袁隆平院士在文中谈到,超级稻是国家为了保证全国人民粮食需求而提出和设立的重大项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超级稻产量高但品质不好。现在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对超级稻进行改进。“我的宗旨是既要高产量也要高质量,绝对不以牺牲产量来追求质量。按照农业部的标准,产自超级稻的大米已经达到二级以上指标。”

    对于超级稻技术上的“瑕疵”,袁隆平并不否认。“超级稻在技术上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其对病虫害尤其是稻瘟病的抵抗性还不甚理想。我理解社会对于我们农业科研的高期待,但农业科研和生产从来不能一蹴而就。超级稻的生长和改进周期很长,起码需要三年五年时间,即便你晚上加个大夜班也无法那么快就解决问题。”

    “我完全赞同院士的观点。”曾参与袁隆平超级稻百亩片目标攻关团队的核心专家邓启云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对超级稻存质疑的人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对当前中国超级稻的研究进展缺乏了解,简单地认为“高产必不能优质”;二是将个别超级稻品种的问题夸大化,忽视了超级稻对粮食增产的重大贡献;三是一些人对中国水稻大面积平均产量统计数据的误解,因为近年来全国水稻平均单产并没有明显增加就误认为超级稻对粮食安全无贡献。

    身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质疑或者批评,确实增加了科研人员对进一步提升广适性优质超级稻研究水平的紧迫感。

    “超级稻研究事关国家荣誉和粮食安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绝不会退缩。”对于种种质疑声,已到耄耋之年、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袁隆平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