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koolshare的投递 2015年10月10日,美国网件Netgear在北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新品发布会。 这次的主角是一款让人充满想象的产品:Nighthawk X8 AC5300 Smart Wifi Router,官方型号为R8500。 首先来看看官网介绍: http://netgear.com/home/products ... -routers/R8500.aspx 首先,官网宣称这是一款Next Wave in Wifi,是一款跨级别的全新产品。 Tri-Band,三频(2.4G+5G1+5G2),类似之前的博通芯片旗舰R8000; Quad Stream,四路,类似之前的宽腾达芯片旗舰R7500,同样支持MU-MIMO。 这次,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记得去年很多人纠结的到底R8000和R7500哪个是旗舰,哪个是未来路由器发展的方向这些问题吗? 现在,R8500成功合体,不必再去考虑这些分心的因素了。 由于合体,带来了业界领先的AC5300规范。(2.4G 1000Mhz + 5G1 2166Mhz + 5G2 2166Mhz) 另外,网件又在技术上给予创新, (1)Four external Active Antennas,4条外置主动天线,业界首创。 (2)Six gigabit Ethernet ports,6个千兆Lan口,并且其中两个端口支持端口聚合,这对于玩高端NAS的玩家来说,实在是太贴心了。 好了,其他在后面慢慢介绍,让我们迫不及待的进入开箱环节吧。 外包装 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包装两侧(点击图片可放大) 包装底部 内包装 庞大的路由器塞满了包装盒内的上层 路由器底下是说明书、电源适配器、网线等附件。 附件比较简单 主角 这次的主角R8500,四围是方方正正的形状 顶部做了波浪形的凸起 正面,可以看到顶部的波浪形状 前部的NETGEAR Logo这次不能发光了,有点蛋蛋的忧伤; 右前方3个控制开关,干干净净。 右侧方,有两个USB接口,一个2.0+一个3.0 背部, 底部, 底部标签详细图: 整体造型不做主观评价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的事。 拆解 上盖 下盖 PCB上的大散热片 PCB正面去掉屏蔽罩,根据屏蔽罩分为上中下左右五个区 上:交换芯片 中:核心区 下:5G1 左:2.4G 右:5G2 PCB背面没什么主要的IC了,天线的接口都在PCB背面 核心区和交换芯片区 主SoC,采用Broadcom的BCM4709C0KFEBG,ARM双核1.4 主内存:来自三星的DDR3颗粒,K4B4G1646E,单颗4Gb,就是512MB内存 Flash芯片,来自SPANSION的S34ML01G200TF100,128MB 通道芯片PEX8603,在R8000上出现过 交换芯片是博通的BCM53125,这颗芯片支持5个千兆端口交换,负责LAN3,4,5,6的交换。 LAN1,LAN2是直连主SoC的。 5G1区 5G1支持主动天线的,屏蔽罩两侧4个白色的功放是给主动天线用的 BCM4366芯片 信号收发芯片为PA5542 5G2区 BCM4366芯片 信号收发芯片为PA5542 2.4G区 BCM4366芯片 信号收发芯片为SKY2623L 其他细节 内置天线狠下血本 USB接口,USB2.0*1+USB3.0*1,也许是因为PCB很空旷,USB3.0口就简单的做了包黑胶布屏蔽 WAN口和LAN口,现在很流行这种屏蔽罩只包接口处的做法,省了很多钱吗? TTL诊断口 左侧LED灯 最后,拆了一条外置天线,不得不说,这次4条外置天线真的是下了血本的 固件解析 固件部分和以往的Netgear产品没有差别,不是很熟悉Netgear固件的同学可以翻翻我们以往的评测,这里就不详细阐明了。 下面只列出一些R8500有特色的部分 目前最新的固件版本号V1.0.0.50 广受好评的Dynamic QOS,R8500当然是要支持的 2.4G最高支持到1000Mbps 北美版的5G1有36,40,44,48四个频段,最高支持到2165Mbps 北美版的5G2有149,153,157,161四个频段,最高支持到2165Mbps,因此R8500总带宽1000+2165+2165=5300Mbps 易共享中开始支持Netgear Ready SHARE Cloud了,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连接在路由器上的移动硬盘了。 R8500有6个LAN口,LAN1和LAN2支持链路聚合,因此,交换速度最高可以达到2000Mbps VLAN和IPTV设置页面,目前还并不支持上海的IPTV 性能测试 信号测试 使用X220内置的BCM94352hmb无线网卡,记录在各点的信号强度。 测试环境说明房子是高层,面积比较大,红色五角星为无线路由器安置的部位,蓝色数字标签处为信号测试点房子是办公用的,密密麻麻的屏风办公家具,电脑很多,无线信号源也很多(楼上楼下基本上都是公司),环境很复杂,电子设备和办公家具繁多,信号干扰比较严重。 各房大致面积说明: 1:5m*3.8m 2:2m*2.8m 3:3m*2.8m 4:4m*3.8m 5:4.5m*4m 6:8m*5m R8500的信号强度基本上能覆盖150个平方的各个角落了,这是我们测试过的信号最好的无线路由器。 USB3.0读写速度测试 千兆有线连接下,USB3.0读取速度接近100M/S 千兆有线连接下,USB3.0写入速度50M/S 使用PCE-AC68无线网卡,1.3Gbps连接速度下,USB3.0读取速度55M/S 使用PCE-AC68无线网卡,1.3Gbps连接速度下,USB3.0写入速度40M/S 单口无线吞吐量测试 测试平台: 目前市面上并无与R8500匹配的4*4架构的无线网卡,因此我们只能选择3*3架构的PCE-AC68作为测试网卡 硬件部分: PC1: Intel原装网卡:Intel(R) 82574L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连接R8500的Lan1 PC2: 无线网卡:ASUS PCE-AC68 无线连接R8500 软件: Windows 7 旗舰版,安装所有必选补丁,关系系统防火墙 驱动: Intel PRO100/1000/10GbE 系列网卡驱动 19.1.51.0 Endpoint 7.30.45.32 IxChariot 6.70.27.44 本次测试使用了如下测试脚本: 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此脚本用于测试最大传输带宽。 先来了解下路由测试结果几个相关名词: Throughput,即路由吞吐量,表示路由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此数据越高越好。 5G1单线程吞吐量 5G1 10线程吞吐量 5G2单线程吞吐量 5G2 10线程吞吐量 双口无线吞吐量测试 测试平台: R8500 LAN1和LAN2支持端口聚合,因此我们看一下两台笔记本电脑同时跑吞吐量测试,总的无线吞吐量能否突破1Gbps 硬件部分: PC1: Intel i350-T2双口千兆网卡,连接R8500的LAN1和LAN2 PC2: 无线网卡:BCM94360cd 无线连接R8500 5G1,连接速度1.3Gbps PC3: 无线网卡:BCM94352hmb 无线连接R8500 5G2,连接速度866Mbps 本次测试使用了如下测试脚本: 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此脚本用于测试最大传输带宽。 先来了解下路由测试结果几个相关名词: Throughput,即路由吞吐量,表示路由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此数据越高越好。 实际测试下来,总的无线吞吐量还是无法突破1Gbps 双口交换吞吐量测试 测试平台: R8500 LAN1和LAN2支持端口聚合,因此我们看一下两台笔记本电脑同时有线连接R8500,总的有线吞吐量能否达到2Gbps 硬件部分: PC1: Intel i350-T2双口千兆网卡,连接R8500的LAN1和LAN2 PC2: Intel原装网卡:Intel(R) 82574L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连接R8500的Lan3 PC3: Intel原装网卡:Intel(R) 82574L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连接R8500的Lan4 实际测试下来,总的交换吞吐量达到2Gbps,有双口网卡和高性能双口NAS的玩家有福了。 总结 从802.11AC协议的发布开始,各大芯片厂家和路由器厂家的新品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旗舰产品的售价不断飙升,这次的R8500终于冲上了3000元的价位。一方面,无线速度不断攀升,从AC1750到AC1900,AC2350,AC3200到这次的AC5300,同时路由器的性能也不断的提升,带机量不断提高,USB口的读写速度也已经接近千兆的速度,整个路由器市场是一片非常繁荣的景象,不过我们还是要泼一下冷水,路由器的规格不断提高,可是对应的无线网卡的性能却是长时间停滞不前,常规使用,是完全感受不到R8500和R7000的区别的。 具体到R8500这款产品,我们欣喜的看到了诸多的亮点,端口聚合,主动天线,但是我们最迫切希望看到的固件方面却没有任何的改进,响应速度缓慢,界面老调,功能难用,和Asus WRT和梅林固件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Netgear应该不希望自己的用户去刷第三方的梅林固件吧! 最后给出我们的购买建议,如果你只是一个纯粹的不计成本的发烧友,R8500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用户,购买一台路由器也只是家用,那么R8500和R7000的使用感受没有任何差别,但是R7000只有R8500四分之一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