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桌子上有钱,你怎么不拿?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1-0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放在桌子上的钱为什么没有人拿走?

    [​IMG] Zenan Wang,Econ PhD candidate

    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合理吗?从一定程度上讲,理性人假设是循环论证(tautology), 无法被证伪的。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巧妙地定义预算集(budget set),得出某个人在最大化他的效用的结论。一个简单的例子,经济学家最喜欢说的,把钱放在桌子上(leave money on the table)。假如你是一个发展经济学家,你把一大笔钱放在了桌子上,然后躲在暗处偷偷的观察。然后过了很久,你发现,虽然人来人往,但是没有人拿走桌子上的钱。那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错了吗?看,人们不是理性的,有钱都不拿走! 但是经济学家会说,不,人们是理性的。如果结果与我们期待的不一样,只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人们在哪些选择中做抉择。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见到一大笔钱在桌子上,他应该首先会想为什么这些钱会在这里。如果他认为有一定的可能性这是某种陷阱,而掉入陷阱后负效用又是极大的,那么他就可能在捡钱并冒着卷入莫名风波的风险与不捡并继续过平稳安定的生活之间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

    有人也许会说这是狡辩,但是我接下来想通过介绍一篇文章来表达的观点是,理性或不理性其实是个哲学问题,而且答案其实并不重要。经济学家接受理性人的假设,是因为这个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认识事物,更深入地分析问题。而另一方面,承认人的不理性,等于承认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并不能得出很多有用的结论。不过,如果能够在非理性行为上融入更多体系(put more structure on irrational behaviors),我们也可以得出很多有用的结论。而这应该就是行为经济学(Behaviorial Economist)试图在做的。

    我想介绍的这篇论文(by Atkin et al)。讲的是为什么新的技术没有被巴基斯坦的足球生产商们采用。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第一,它给介绍了完整了足球生产流程,非常有意思。比如我以前并不知道,巴基斯坦有着生产足球的长久传统,曾经生产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足球,直到中国占领了市场,现在份额降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第二,研究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是非常难的,因为找到一种能够提高生产力但是还没有被使用的新技术实在太难了。但是这帮发展经济学家居然就找到了这样一种技术,而且还是通过看 YouTube 找到的……第三,这篇文章描述了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怎么把一个失败的实验变成了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

    首先讲足球是怎么做成的。常见的足球长这样。

    [​IMG]

    我们首先把人造皮革剪成六边形块和五边形块。这样剪的:

    [​IMG]

    用这样的模子压一下,两个六边形或五边形块就出来了。

    [​IMG]

    然后把小块印上花,缝起来就是足球了。在生产过程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就是人造皮革了。但是 Atkin et al. 发现,在剪五边形的时候会浪费很多边角料。

    [​IMG]

    然后这些发展经济学家通过在 YouTube 观看并借鉴 这个中国工厂是怎么生产足球的视频,设计了一种新切割五边形的方法(事实上,他们后来发现这个方法连商业机密也不算,在 Wiki 上就有 介绍 Pentagon tiling)。通过实验与计算,他们发现这种改进可以把厂商的成本降低,从而把利润率提高 1%。 因为这个产业竞争激烈,技术要求并不高,1% 算非常显著的提高了。另外,因为使用这项改进需要购买新的模具,所以非常便于他们进行控制实验。

    于是第一个实验,他们把接受调查的足球生产企业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被赠予一副新的模具并接受了 30 分钟的培训,另外一组被赠予了一笔与模具等值的现金。作者期待的是,接受模具的企业一定会很快接受新的技术并且大量采购模具,然后其他企业听闻消息纷纷跟进。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只有极少量的企业购买了新的模具。你也许会怀疑也许这个技术并不能提高利润。但是他们提供的一个证据是,当地最大的企业没有被分在模具组,却很快采用了新的技术。更何况,这个技术已经被中国的企业广泛利用了。

    如果经济学家由此得出结论这些企业主并不理性,那么研究也就到此为止了,我们也并不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但是几个漂洋过海来的经济学家真的就比这些巴基斯坦的工厂主了解企业运营吗?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任何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新技术不被接受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采访调查,他们发现企业员工并不喜欢这种新技术。因为工人按件挣工资,学习新的技术会减慢他们工作的效率。于是, 作者使用了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来解释这个现象。想象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司,只有一个老板(principal)和一个员工(agent)。老板支付成本,和员工工资,然后收获利润。员工收获计件支付的工资,但要付出努力(effort)。这种设定在契约理论里非常典型。老板与员工的冲突主要在于,员工在衡量一种技术时只会考虑速率而不会考虑成本。

    现在,有一种新的技术出现。作者把可能的技术类型限制在三种,tech 1 是坏技术,降低速率但是成本不变。tech 2 是好技术,提高速率但是成本不变。最后一种 tech 3 是比较有意思的技术,降低成本,但是同时降低速率。(文章把技术限制在这三种可能会有问题,因为排除了提高成本,但是速率降低的技术的可能性。)

    这个游戏的顺序是,老板对新技术有一个预判,然后决定工资的合同(每件产品的价钱)。接下来员工观察到技术的类型,然后给老板一个关于新技术的报告。然后老板根据员工的报告,决定是否采用新的技术(采用新技术需要支付一笔固定成本)。最后开工。

    如果我们去解这个游戏,其中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是:

    1. 员工报告 tech 1 如果是 tech1 或者 tech 3。报告 tech 3 如果是 tech 2。

    2. 老板决定某个工资。然后如果员工报告 tech 3,选择采用。如果员工报告 tech 1,选择不采用。

    于是这个模型可以给出我们看到的结果。员工不喜欢新的技术,于是不建议老板采用,然后老板最终没有采用。所以不能只看到放在桌子上没人动的钱,背后可能有复杂的故事。

    那么怎么办呢,模型是不是真的正确呢?模型告诉我们,如果企业主可以通过支付一笔钱直接了解新技术的真正类型,那么 tech 3 技术就会被采用。

    作者们在第一轮收到新技术培训的公司中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随机选择一组公司,给他们的员工提供了一笔奖金。如果在一个月以后该公司的员工可以当着老板的面展示新技术,并达到一定指标(速度和单张皮革产出的五边形数量),那么该员工就可以拿到奖金。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让老板更加了解新技术。最后实验的结果表明,被提供了奖金的公司,之后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提高了 50%。

    Reference:

    Atkin, D., Chaudhry, A., Chaudry, S., Khandelwal, A. K., & Verhoogen, E. A. (2014).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to Technology Adoption: Evidence from Soccer-Ball Producers in Pakistan

    Cover photo from google image.


    发自知乎专栏「More than a Regression Monkey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