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病要挂号? 洪嘉君,所知甚少,唯善学 从和医院开始接触以来,我们就知道要先挂号再到诊室等待叫号就诊。 我今天想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说为什么要挂号,谨此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后,在看病的时候能够遵守医疗秩序,以免在病体之外带来诸多不开心。 其实,挂号并非医院特有,单单从字面理解,它的意思至少可以理解成“领取号码以按次序进行 / 接受特定事项 / 服务”或者“编号登记”。 所以说,理性角度上,挂号行为代表的是一种服务契约的构成。在法律或者社会道德层面,契约是一种保护“交易”双方(这里当然是医院 / 科室 / 医生和患者喽)和厘清责任的文书(或者标志)。 一旦上升到“契约”这个概念,那么就有必要展开多层次的论述,我是这么认为的。 挂号单据(这里特指“患者挂了哪个科室、哪个医师的号”)是证明医生有资格行医或者患者所就诊地点正规合法的初始信物。在黑诊所,挂号单据作为初始信物的作用盎然自然“消灭”,因为在法理上,黑诊所并非医院(同样执业地点异常的医生也不是“医生”)。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一方面非法行医的人(无医师执照或执业场所不对)当然会受到处罚,但是相应的,由于患者到的是非法机构就诊,依情景可能也会被要求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其权益未必能得到充分保护。 其次,挂号可以用来规范就诊秩序。这个是显而易见的。在现有医疗资源绝对不足的情况下,挂号当然可以一定程度的保障患者的平等就诊权(当然也有先挂号者拒绝后续情况紧急者先就诊的事件,这种恶性事件当然是触目惊心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必然负有管理上无可推卸的责任)。另外,挂号作为一种要约的形式,亦能告知患者的就诊去向(分科就诊,而非无头苍蝇乱就诊,很大程度上和预检类似)。 再次,挂号也是一种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手段。所有“普通号”、“专家号”、“特需号”就是一类具体的表现形式。当然这里显然是用到了一些经济学上的策略,在满足不同等级需求的同时还能提高医疗机构的收入(当然,也是对不同“价值”诊疗服务的一种认可)。 最后,挂号也可以用来统计医师的劳动量。好吧,允许我吐个槽,一般来说,我那时候看病,看一个患者(1 个号),有 2 块钱是划归医生的,这也就是我们医师的正规劳动报酬了,一天门诊,累死累活,正常收入 100 元左右…… 最最后,我们似乎经常看到“不挂号,就不给看(病)”的社会新闻,其实这并非医生”不通人情“(当然医生的态度应当是缓和的),患者如果能够从公平和秩序的角度来配合医生的言行,那真是帮助改善了就诊环境。 发自知乎专栏「洪言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