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票价怎么规定的?是按里程还是地域还是别的? 北极,Simple Gifts 用一句话概括火车票票价的计算规则就是:火车票票价等于分段线路上每段基价×里程总和,并根据线路情况适当的给予折扣或者上浮或者递远递减,并附加一定的其它费用,实际情况以官方公布的票价表为准。 火车票价与运行时间无关,与停站个数无关。 这里要抽出几个关键词:基价、里程、分段、折扣、上浮、递远递减、其它费用、票价表。 一、基价 基价是由线路和车辆等级(运行速度)共同决定的,引用这里高铁与动车的关系 价格问题? - 中国铁路我的回答: 如果车体允许最高运营速度大于等于线路最大运营速度,则基价以线路速度为基准计算; 如果车体允许最高运营速度小于线路最大运营速度,则基价以车底速度为基准计算; 在 200km/h 的速度下,一等座基价大概是0.37 元 / 公里,二等座基价大概是0.30 元 / 公里; 在 300km/h 的速度下,一等座基价大概是0.74 元 / 公里,二等座基价大概是0.46 元 / 公里; 如果线路等级低于 200km/h,一般情况下按 200km/h 计算。 如果线路等级是 300km/h(如京沪、京广高铁),G 车跑 300km/h 的速度,二等座按 0.46 元 / 公里收费,D 车跑 200km/h 的速度,二等座按 0.30 元 / 公里收费。如果线路等级是 200km/h(如杭福深客运专线宁波东以南),G 车 D 车都跑 200km/h 的速度,二等座都按 0.30 元 / 公里收费。 举例: G131 次,济南西 - 曲阜东区间,全程按照 300km/h 标准收费,里程 129 公里,计算票价应为 0.46*129,约 59 元,实际票价 59.5 元; D257 次,济南西 - 曲阜东区间,全程按照 200km/h 标准收费,里程 129 公里,计算票价应为 0.30*129,约 39 元,实际票价 39.5 元; G326 次,厦门北 - 泉州区间,线路等级是 200km/h,虽然是 G 字头,但全程按照 200km/h 标准收费,里程 71 公里,计算票价应为 0.30*71,约 21 元,实际票价 20.5 元,同区间的 D 字头车与 G 字头车同价,因为线路等级相同,车速也相同。 以上为关于基价的定义。 二、里程 里程是指线路计价里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计价里程不一定等于实际线路长度,而是铁路内部使用的一张里程表查表得出的,有时候里程表并不等于实际里程数。 武广高铁开通时,曾经把高铁里程数按照京广铁路的旧车站的里程数计算,但武广高铁实际里程比京广铁路旧车站之间的里程要短,所以实际上是多收费了,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修正。 甚至铁路里程表里会有一些虚拟的里程,比如曾经有些车以武津线计价,但这条线并不实际存在的,它这是为了计算方便把京津城际 + 联络线 + 京沪线拼接在一起,但里程特别长,导致当时有少量的京津城际车的票价是其它车的票价的 2 倍多,后来终于改掉了这些错误的票价。 目前,所有的里程数都以铁路部门公布的《客运运价里程表》为准。 三、分段 当一趟车跨越不同的线路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运行速度,此时票价一般是两段线路分段票价之和,不同区段的票价分开计算。 比如前面说的 G 326 次,全程是厦门北 - 北京南,其中厦门北 - 福州区间按 200km/h 基价计算,福州 - 北京南(走合福 - 京沪高速)以 300km/h 基价计算,全程票价是 71.5+719=790.5 元。 类似跨线车还有北京南 - 青岛的 G 车,北京南 - 济南区间以 0.46 计价,济南 - 青岛区间以 0.30 计价。 四、折扣 火车票是会打折的,看这里我的回答:为什么飞机票价随时浮动,而火车票价不能随着需求涨跌? - 轨道列车,我自己就买过很多,常年打折的票包括京哈之间的 D/G 车,沪宁城际等。具体折扣比例看各地的情况,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 折扣与递远递减不是同一个概念,递远递减的车票上没有“折”字。 五、上浮 有折扣,就有上浮,目前我了解的上浮最多的就是广铁集团,广深区间的车票价比其它地方同速度同距离的票价要高很多。甚至如果有其它过路车经过这一段,这一段的票价也可能会上浮,可以理解为多收过路费,并且有些普速车也不能幸免。 所以广铁又有抢铁的说法。 除广铁外其余线路很少见到票价上浮的情况。 六、递远递减 如果乘车里程非常长,那么随着距离的增加,票价的基价会有所降低。 以北京 - 广州的 G65 次为例,全程都是 300km/h 的线路: 北京西 - 石家庄,128.5 元,281 公里,0.46 元 / 公里 北京西 - 郑州东,309 元,693 公里,0.45 元 / 公里 北京西 - 武汉,520.5 元,1229 公里,0.42 元 / 公里 北京西 - 长沙南,649 元,1591 公里,0.41 元 / 公里 北京西 - 广州南,862 元,2298 公里,0.38 元 / 公里 但并非所有线路所有车次都遵循这个原则,比如上海虹桥 - 成都东的 D636 次,就不符合递远递减的原则: 到南京南,95.5/311 => 0.307 到合肥南,156.5/468 => 0.334 到汉口,262/827 => 0.317 到宜昌东,347.5/1119 => 0.311 到重庆北,509.5/1672 => 0.304 到成都东,606/1985 => 0.305 目前能稍微总结出点规律的是大部分 G 车都按递远递减的规律计价,大部分 D 车都没有。但具体情况最好看官方公布的票价。 七、其它费用 其它费用里包括客票发展基金(有些地方叫纸张费)之类的,一般都在一元左右。 八、票价表 票价表是实际的执行票价,所有线路的票价中最终都是查表得出而的,基价×分段里程的算法只是铁路部门在定价过程中的参考,实际购票时仍然按照票价表为准。 京沪高铁早期的票价表是这样的: 由于保险费的扣除,所以现在的票价已经不是这个表里的价格了。 由于不再收取保险费导致票价下降,某些路段会出现分段购票价格小于整段票价价格的情况,比如徐州东 - 蚌埠南区间,票价是 69.5 元,但徐州东 - 宿州东是 29.5 元,宿州东 - 蚌埠南是 69.5 元,分段买比买全程少 5 毛钱,这种情况在其它线路上也有。 所以最终票价如何,仍然需要以官方公布为准,民间的计算只是参考。 参考链接: 贵广高铁的里程数应该比武广高铁要长,但为什么票价反而便宜? - 北极的回答 高铁与动车的关系 价格问题? - 中国铁路 火车票价的构成是怎样的? - 铁路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