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长期被「科学」地解释,最后发现那解释并不科学的现象? 钱程,食品专业研究生/科幻迷/伪技术宅/真学渣 说一个真的被写在教科书上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一个 “常识”: 味觉地图。 什么是味觉地图呢?从小学时候,学到健康课程时,提到舌头上的味蕾,总会接触这张图: 大家对此已经了然于胸: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两侧则对酸味和咸味敏感。这个结论已经写进各个教科书中,似乎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科学常识。甚至我在研究生的食品科学概论课上还看到过这幅图。 可是,真相是怎样的呢? 1901 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关于味觉研究的文章,描述了一些人的舌头的某些区域对特定的味觉更加灵敏的现象,但注意:这只是一种假设,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科学结论。但这篇文章后来被哈佛大学精神医师 Edwin G. Boring 翻译为英文,并被当成科学事实广泛传播。 事实上,这个假设早已被证伪。现在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每个味蕾上都拥有分别感知 5 种不同味道的细胞。味觉信号被细胞感知后,它们可能是每种味道分别通过不同神经纤维来传输(专线传输,下图左),也可能是不同味道先进行编码,然后混合在一起通过一条 “总线” 来传输(交叉纤维模型,下图右)。 (注:下图中间说的是另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认为每个味蕾细胞都能独立地感知 5 种不同的味觉。) 换句话说,不管使用的是哪种模型,每个味蕾都是能无差别地感知到 5 种基本味道的!人舌头上有 3000 多个味蕾,分散在舌头表面。所以,真正的 ”味觉地图“,如果画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这些研究也说明了 “味觉地图” 的不存在性: Virginia B.Collings. Human taste response as a function of locus of stimulation on the tongue and soft palate.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1974, Vol.16, No.1, 169-174.) Kaoru Sato, et al. Sensitivity of Three Loci on the Tongue and Soft Palate to Four Basic Tastes i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Acta Oto-laryngologica. , 2002, Vol.122, No.4: Pages 74-82. 部分图片和消息来源自果壳网。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