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 "mark safe" 这个功能的? 覃超,曾经沧海难为水,Facebook工程师 简短的答案就是:这个功能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在平时也没什么机会用得上,所以让人感觉好像是 Facebook 突然开发出来的功能一样。它官方的名字叫 “Safety Check”。 这个功能最初还要回溯到 2011 年的日本海啸 tsunami,当时日本很多城市通信瘫痪,人们很难联系到亲人和朋友,也没有一个方法有效地确认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否没事。其实,海啸发生后的几天内,Google 就在自己首页上加入搜索生还者的功能,这也使得 Facebook 在想自己的产品上也应该加点什么,毕竟 FB 号称自己是一个可以把所有人都联系起来的社交平台(同时当年 Google+ 和 Facebook 打得如火如荼)。 于是 Facebook 日本团队首先提议做一个在灾难时期可以便于人们交流和发布自己安全消息的功能,并在一年后推出测试版(产品叫“Disaster Message Board ”),反响不错。接下来的一年之中,这个产品又继续进化,变成了现在的 “Safety Check”,并实现了全平台的支持:WWW,iOS,Android,feature phone,etc。 “Safety Check”的整个工作流程很简单: 1. 有大灾难发生(台风,地震,爆炸案,等等)的时候,Safety check 被激活。 2. 如果用户在灾难区域内,则收到 Facebook 主动推送来的信息,问您“是否健在?” 3. 如果 Facebook 收集到的你的位置信息有错,则你可以手动修正自己的位置(不在危险区域内)。 4. 同时你的朋友们也可以帮你标记成安全。 上面是 Menlo Park 地震 时,桌面和移动上的界面演示。 多说一句: 其实 Facebook 上有很多这样的小功能来自于 engineer 从基层诞生的项目(或者直接从 Hackathon 而来)。这一方面是由于 Facebook 一直崇尚 hack 文化,希望有任何想法的工程师可以马上动手;另外一方面通过把做出来的产品发布给广大用户使用,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我们的工程师来做其他更多有趣的功能。 比如: 1. 消息的地理位置图标: 比如 Facebook 首页右上的地球,会根据你在美洲或亚洲来显示你相应的地图位置; 2. 个人图片变脸:(其实就是加个滤镜) Facebook 会根据形势给你推荐个变脸,比如这次巴黎的恐怖袭击: (我的 news feed 里有人就变样了) 消息列表中很多其他朋友也这样: 点上上图的 “Try it”,我也可以变一下: (注意右下角,功能设计得还挺细腻的,可以设定 1 小时,1 天或者 1 周后变回来) 还有之前的庆祝同性恋合法: 差不多就是这些 最后配上 Facebook 官方发布 Safety Check 的博文:http://newsroom.fb.com/news/2014/10/introducing-safety-check/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