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Q大道》怎么样? 王德福,人生三大爱好:编码,做饭,写段子 第一次看《Q 大道》,被演员的唱功,热情和长腿深深的震撼了,从此喜欢上了这种艺术形式。二刷的时候因为知道了剧情,不用一直盯着歌词看,更多的注意到演员的表演。男主大猫老师一如既往的热情满满,女主唱功也是相当棒,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坏熊熊,哈哈哈哈,两个人各种神烦的台词,每次出场都特别好笑,戳到了双子座奇怪的笑点吧。而且还特地买了前面靠边的位置,为了给小尼捐钱。 这部剧给人的感觉是乍一看三观尽毁,仔细想想三观又过于端正了。Q 大道像是一个人生的小站,当新房客来了的时候,有一种恍然回到了两个小时前的感觉,清华在 Q 大道经历了很多事,又感觉一切刚刚开始。很适合心情一团糟的时候,告诉你,有很多人比你惨,有偏见是很正常的事,歧视也是难免,重要的是我们总要也总能找到办法走出来,找到目标,去积极的生活。 第三次看依然觉得很有趣,尤其是小尼和罗罗关于 gay 的那首歌,以及锤子上网的歌,百听不厌,回来之后又单曲循环了一天,可耻的在办公室笑出声,哈哈哈哈。 演出结束后,在休息室见到了大猫老师,还有好多不记得名字的七幕工作人员。活动的主题是大猫老师教唱 Q 大道的主题歌,其实活动本身的安排还是有很多槽点的,比如最终还是没有近距离见到玩偶 T.T,不过 try 作为一个年轻的主办方,还是应该鼓励一下的哈。 沙龙的环节,大猫老师讲了很多演唱方面的技巧,音乐剧演员应该怎么去处理对歌曲的表达,然后一句句的教大家唱 Q 大道的主题歌,感觉大猫老师在生活中应该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一个有才华的人,一个智商情商和腿长成正比的人。后来本不在沙龙计划内的翻译程何老师也被莫名其妙问了好多问题,比如译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之类的事情吧。 才知道翻译一部剧要几个月时间,每一句歌词要考虑到声调和字数才能合理的唱出来,唱的时候要注意每一句甚至每个字的处理,舞台上的舞蹈、灯光、乐队都有着细致的配合。 你觉得听起来很舒服,看起来精彩,觉得能够感受到剧中的情绪,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努力。 所以为什么我认为音乐剧会是一种比网络歌曲更高级的艺术形式,因为有许多可能比你更优秀的人,在不同的分工中为一个作品贡献着心力,从而使得你可以在其中探索,并不会轻易的搁浅,也并不易厌倦,因为总是会发现有趣的事情。 (@Phil 指出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不能正面比较,其实我脑海中想到的网络歌曲是我大东北健走队的那种动次大次的音乐,他们需要的只是动次大次,而并不需要音乐的旋律,歌词。本身就没有承载太多信息量的音乐,被利用的信息更少,所以我说,这种形式并不高级。) 比如后来翻原版去听,发现中文版好多地方翻译得特别有意思。“看片”那一段明显比原版要有戏剧感,原版通篇都是“for porn”,中文版后半段加了很多动词,简直生动。以及锤子后来问毛毛妹的那句“然后呢?”,情绪的节奏非常棒,每次想到这个梗都很想笑。 好像已经剧透了很多,回到正题上,音乐剧《Q 大道》怎么样呢?至少我三刷了这部剧,至少你可以看到有很多有才华有热情的人在为之付出,至少你会在看剧的时候笑一笑,至少你可以收获一点生活的正能量。如果是了解音乐剧的人,托尼奖的份量自然也是不言自明的。 最后还是很感谢七幕和《Q 大道》带来的每一个快乐的下午和晚上。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