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突然一下就跑到你眼前了,这个是怎么回事儿呢? 于典viscog,心理学视觉口儿的 今天咱们就谈一个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何在茫茫尘世中找到你的真命天子/女……和手机、钥匙、银行卡等各种在你想找它的时候倾向于隐匿踪影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视觉搜索!首先让我们聊一聊视觉搜索中最理想的一种情况——跳出效应。 一见钟情——跳出效应 还记得大学开学报道的那个早晨吗,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些茫然地四处张望着, 突然之间一张灿烂的笑靥捕获了你的视线,一时间世界都好黯淡下来……这种通常被称为一见钟情的体验,我们也可以叫它跳出效应(pop-out)。 在视觉搜索研究中跳出效应描述的通常是指某个目标可以在众多干扰物中快速捕获注意的现象,比如题图中脱颖而出的红色雨伞。这种简单的视觉现象和一见钟情存在着许多共同特点。首先,目标可以被迅速的发现、并且不受干扰物的数目的影响。 通常来说,视觉搜索的难易程度/用时长短极大地取决于干扰物的存在,回想一下你从办公桌上找钥匙的经历,当你的桌面干净整洁时,这是件容易不过的事儿,但当你的桌上堆满各类杂物时,找个钥匙也可以让人头疼。和一般的视觉搜索不同,在跳出效应中,目标会在茫茫干扰物中脱颖而出,捕获你的注意,因此干扰物的多寡完全不会影响发现目标的速度。 究竟是什么让一些目标变得这样特殊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不在目标本身,而在于目标和干扰物的相似性。相似性越低,目标就越有可能发生跳出效应。比如下图中一个红色的小方块在一群绿色的小方块中可以脱颖而出,而且在一群橙色的小方块中就不那么好找了。 同理,在一群妖怪的照片中可以轻松的找到白百合,但是如果是在王珞丹中找小白,就变成 mission impossible 了。(想要了解怎样区分白百合和王珞丹,请参见这篇。又及,主编同学审稿时看到这一段的反应是“啊我一直以为白百合是王珞丹的艺名来的...”)这也说明,当一个姑娘埋怨自己为什么那么多人一眼看上了他时,要怪的可能并不是她自己,而是作为人肉背景的众多不争气的男同学/同事们。 第二,一见钟情和跳出效应的发生既是自动化的过程,也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进行抑制的。首先说自动化, 跳出效应的发生可以和当前的任务或搜索目标毫无关系,以至于对当前的任务起到干扰作用。比如当我们要求受试搜索圆圈中线段的朝向时,尽管任务和颜色无关,红色的刺激还是会立刻抓住你的眼球(Theeuwes, 1992)。 更玄乎的是,有研究发现,即使你对跳出的刺激完全没有意识,它依然可以抓住你的注意(Hsieh, Colas, & Kanwisher, 2011)。 在这个实验里,研究者给人的右眼呈现一个绿色的点阵,其中只有一个点是红色的,作为跳出刺激,而对受试的左眼呈现快速闪烁变化的彩色马赛克。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看到变幻闪动的彩色色块,而根本意识不到有一只眼睛投射了不同的影像。这样的刺激持续两秒钟之后屏幕的某个位置会快速闪现一个倾斜的小格栅,受试需要对格栅是向左还是右倾斜给出判断 。研究发现,当目标出现的位置和之前隐形的跳出刺激相同时,受试的判断最准确,说明虽然受试对跳出刺激没有意识,它还是可以把你注意的吸引到它所在的位置! 这些跳出效应独立于甚至影响当前任务的现象,用现实生活相关的栗子来说,就相当于当男生陪女朋友逛街吃饭时,假如有漂亮姑娘经过,男朋友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投去目光。另人欣慰的是,这种干扰性的跳出效应是可以被抑制的。研究发现,当受试被提前告知跳出刺激的特征(比如,“之后可能会有一个红色的干扰物突然出现哦”,Thuesse & Burger, 1998),或者搜索目标的具体信息(比如,“目标 T 会以向左躺倒的方式出现,Bacon & Egeth, 1994),又或者当实验任务要求受试把注意力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内时,Belopolsky et al., 2007),受试就可以抵抗跳出刺激的干扰。从应用的角度来说,给男朋友预告将要经过的美女可能并不现实,姑娘们实在介意男朋友的视线被不自觉地吸引,可以采用把男朋友的“注意力集中在很小区域内”的策略,比如给他一个手机 : P 第三,寻找拥有某种特质的,往往比寻找没有某种特质的容易。我们身边总有些单身的朋友抱怨,自己只是想找一个不那么任性、不那么自私、不经常发脾气的伴侣,怎么就那么难呢?事实上,寻找拥有某个特征的目标的确比寻找缺失某个特征的目标要容易很多。比如在左图众多小圆圈中,唯一携带线段的那一个可以轻松的“跳出” 。而在右图中,从众多带线段的小圆圈中找到唯一一个不带线段的就困难多了 (Treisman & Souther,1985)。 这种搜索的不对称性也和熟悉性相关。当目标和干扰物基本视觉属性相似时,在不熟悉的刺激中,熟悉的个体更容易跳出,而在熟悉的刺激中,不熟悉的个体则不会发生跳出效应 (Shen & Reingold, 2001),请通过下图自行感受一下这种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陌生的环境中,你人容易被熟悉的面孔吸引,而当你在熟悉的团体中,混进来陌生人并不容易被你发觉。所以,当你和男/女神朝夕相处却感觉不到 ta 的注意时怎么办呢?在 ta 出席陌生聚会时去偶遇 ta!你被投以特别关注的几率可能会大很多哦~ 跳出效应(应用性强)的特点们就先讲到这里。事实上在视觉搜索这个与幸福息息相关的问题中,目标直接跳出这种捡便宜的情况尚在少数,多数时候无论是搜索意中人还是钱包手机钥匙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欲知困难模式下视觉搜索是怎么玩儿的,列为看官还请听下回分解~ Reference Bacon, W. F., & Egeth, H. E. (1994). Overriding stimulus-driven attentional capture.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5(5), 485-496. Belopolsky, A. V., Zwaan, L., Theeuwes, J., & Kramer, A. F. (2007). The size of an attentional window modulates attentional capture by color singletons.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4(5), 934-938. Hsieh, P. J., Colas, J. T., & Kanwisher, N. (2011). Pop-out without awareness unseen feature singletons capture attention only when top-down attention is availab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9), 1220-1226. Shen, J., & Reingold, E. M. (2001). Visual search asymmetry: The influence of stimulus familiarity and low-level features.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3(3), 464-475. Theeuwes, J. (1992). Perceptual selectivity for color and form.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1(6), 599-606. Treisman, A., & Souther, J. (1985). Search asymmetry: a diagnostic for preattentive processing of separable featur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4(3), 285. 发自知乎专栏「通往心灵中央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