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 iPad,家长该注意什么? 言语治疗师Siyang,I'm a busy therapist 【温馨提示】以下新闻标题可能引起部分家长恐慌: 《女童沉迷手游:双眼暴盲,语言障碍》 《心理专家:给儿童玩 iPad 等平板无异于虐待儿童》 《儿童玩手机也容易患颈椎病》 《台湾儿童沉迷 iPad 父母或被罚款》 《儿童多玩手机不写字会影响手指灵活度》 《“爸妈忙,我只有 iPad 做朋友”》 《儿童过早接触 iPad 对大脑发育损伤不可逆转》 嗯,我今天就是专门来提醒(吓唬)家长的…… 过度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极广,包括智力、行为、注意力、记忆力、语言发育、人际交往、亲子关系、阅读能力、运动 、睡眠、身体(如视力问题、肥胖、颈椎病)等等……而据 2014 年度的一份全国调查显示,幼儿园时期(3~6 岁)的儿童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的接触率分别为 91.8%、83.4%、80.6%,数字可谓惊人。 咱们先从没上幼儿园的孩子谈起。 很多家长都听说过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在 1999 年发布的政策声明:“儿科医生应当敦促家长避免让 2 岁以内儿童看电视”。该协会在 2011 年宣布该声明仍然有效,并且将所有“电子媒体”都纳入其中,因为现有更多的科学研究表明: (1)仍不确定 2 岁以内的儿童接触电子媒体能够产生任何益处; (2)该群体使用电子媒体很可能会对健康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2 岁以内的孩子无法将屏幕中的内容和现实中的物品对应起来,要更大以后才具备这种能力。另外,普通屏幕毕竟只能提供 2D 图像,这与现实生活中的 3D 物品有很大区别,很难让儿童获得实际的生活经验——我们想象一下儿童在玩球的时候,他们可以拍起来、踢过去、到处跑、和其他人一起互动,有时还能通过球触地和触墙的速度、角度和声音来调整自己接球的方式……而在 iPad 游戏中,孩子只需食指点一点屏幕。 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幼儿的大脑质量增加 3 倍左右,这都来自于家长所创造和提供的环境刺激。我们常说“You are what you eat”,而对于儿童来说“The brain is what it experiences”。 由于幼儿的大脑天生适合在人际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电子媒体所提供的“养料”大都只是“垃圾食品”。 有些家长把电视开着让幼儿看少儿节目和动画片,看上去是刺激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却违反了语言自然习得的根本原则——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和成人频繁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互动,并且语言的输入最好符合孩子的现阶段水平(可参阅该不该让孩子背唐诗? - Giving Voice - 知乎专栏)。哪怕是不停在说话的少儿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也无法帮助 2 岁以内的儿童提高语言能力(2 个针对该节目的研究证实观看该节目可能会让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另有 2 个研究的结果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因为观看节目而得到提高)。 如果孩子在玩其他游戏,电视开着只作为背景声音呢?研究发现,如果孩子在家长旁边,电视关着的时候家长每小时平均会对孩子说 940 个单词,而电视开着时这一数字锐减至 170 个。得到更少的语言输入,意味着孩子拥有更少的学习机会。美国 Kansas 州一项 42 名儿童参与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家长在每个小时内对孩子说的话越多,孩子所说的话也就越多,他们在 3 岁和 8 岁进行的两次测试结果中的智商也越高。 对于 2 岁以上儿童,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家长限定孩子接触电子媒体的时间,并且帮助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内容、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等等。近些年来,安卓和苹果商店的儿童类应用与日俱增,其中不乏很多精品,可以提高孩子能力及拓展知识面。如今的科技化时代,孩子早晚要接触到电子产品,甚至有些学校中的课堂学习已经融入了平板电脑,因此只要使用适度,就不必因噎废食——与其藏着掖着,不如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来和孩子一起用智能电子设备来互动和学习。 不过说到针对儿童的一些有声阅读 App,已有研究表明:某些所谓的“互动有声阅读软件”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家长使用传统读物,因为孩子对故事内容的专注度不够——首先,有些软件中的影像比书本上的更加明亮艳丽,甚至有动态的画面,这些会吸引孩子的主要注意力,导致他们没有认真听故事。另外,可触碰的按钮对孩子是个诱惑,研究发现这些家长会出现大量命令式的话语,比如“别碰那个键!”“你听我说完!”等等,这些打断会进一步降低阅读的质量和效率。相比之下,孩子和家长在一起阅读传统读物的时候,他们会对故事的内容有更多的讨论。 至于“很小的孩子就会使用 iPad 是不是很聪明”,我觉得真正聪明的是它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者。其实,点某个按键会触发什么效果,这些是比较直接的因果关系,小孩儿玩几次就懂了,有些类似“碰到铃铛就会响”、“拍婴儿车上挂着的玩具就会摆动”——通常幼儿在 1 岁以内就具备这一层次的认知能力。 最后,很多家长想知道,如果孩子已经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该怎么办。通常我会给出如下建议,不过也因人而异: 1. 日程安排尽量丰富,家里有小黑板 / 计划表之类的最好,每一项活动都按照计划进行。将使用电子产品作为每天诸多活动之一,时间最好限定在 0.5 小时,或者两个 0.5 小时(分两次)。若现在每天使用时间很长,最好逐渐减少。 2. 尽量不要将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孩子的措施。反而,如果孩子能够遵循各项活动的时间表,我们可以奖励带孩子去户外、去运动或者读个故事。 3. 制定全家人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家长以身作则,并且多(让孩子看到自己在)读书。 4. 多给孩子创造其他活动的机会,比如给孩子置办一个小书架,多买一些他们喜欢看的书;偶尔买些运动装备、智力玩具;多带孩子出去看展览;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一起做游戏等等。 如果成瘾严重,家长无法控制,建议咨询靠谱的儿童行为方面的专家。 注:网上没有找到更理想的儿童时间表。活动可以每天略有变化,另外标注时间;完成度图标可以多样化(如:做得好、完成、没做好);奖惩措施可以放在上面。 最后总结:2 岁以内儿童不建议接触手机 / iPad;2 岁以后可以接触,但需要家长陪同、控制内容和时间;家长以身作则。 推荐阅读: Where We Stand: TV Viewing Time 发自知乎专栏「Giving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