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明明知道被眼睛骗了,却还是认为两条线一长一短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12-3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为什么明知某个观点是偏见,但在碰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会持有这种观点?

    [​IMG] 田吉顺,新书《医生是怎么看病的》7月上市

    这是一幅很常见的所谓「视觉错觉」图

    [​IMG]

    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这两条线段是不一样长的,下面的那根更短一点。

    不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实际上这是两根等长的线段,只不过是两边的箭头方向给我们造成了错觉。要验证线段长度其实很简单,量一下就知道了

    [​IMG]

    这就是经典的缪勒莱耶错觉图。

    这张图的意义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说,即使你在用尺子量过之后,知道这两根线段等长的情况下,当你再次看到这样两根线段时,还是仍然感觉他们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你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你的眼睛告诉你,这分明就是一长一短的两根线段嘛;而你的理性告诉你,我知道这其实是等长的,因为我用尺子量过。接下来,当有人再问你这两根线段长度的时候,你会告诉他,这是等长的两根线段——这说明你的意识经过一番「斗争」之后,理性战胜了感觉。但即便如此,你的感觉仍然还是那种感觉,虽然你选择了理性,但是你感受到了一种「拧巴」。

    所以,虽然你知道,同时也会选择一个理性的认知结果,但是这并不改变你的直觉感受——很多时候,理性和直觉就是这么拧巴的。

    心理学家 Keith Stanovich 和 Richard West 首先提出,把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个系统,系统 1 和系统 2。系统 1 更像是一个直觉经验系统,而系统 2 更像一个分析系统。系统 1 可以自主无意识运作,而且快速轻松舒适,占用精力少,你完全没有感觉,出于自主控制状态;而系统 2 需要你对复杂的信息作出处理,并且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系统 1 负责产生直觉印象,做出快速反应;而系统 2 则负责抑制系统 1 产生的各种思维冲动,负责自我控制。

    系统 1 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受直觉支配的,是一种「启发式」的,容易产生偏见,例如:

    • 喜欢给先后发生的两件事建立因果联系。比如我上午吃了一个苹果,然后下午拉肚子了。于是我们给这两件事建立起因果关系——因为吃苹果,所以造成了拉肚子。但实际上,拉肚子的原因可能是其他的,而吃苹果并不会造成拉肚子。如果把这两件事改成「我上午吃了个苹果,然后下午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建立因果关系,因为吃苹果,所以造成怀孕」,那么这个荒谬性也就比较明显了。
    • 会接受暗示。比如说商店卖的衣服上面的标价,虽然你会讨价还价,但是你讨价还价的依据,不是对这件衣服的喜爱程度,或者衣服设计、面料的考虑,而是下意识的围绕着标价牌上的价格在讨论,你想的是,我要比它的定价便宜多少。
    • 产生何种印象,取决于提取这个印象的难易程度。比如说医生建议你顺产,告诉你剖宫产的风险比顺产要大。但是你恰好有个同事顺产发生了大出血,或者听说有个亲戚顺产不成最终还是做了剖宫产,而没有听说过剖宫产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所以,你的直觉印象告诉你,应该顺产是比剖宫产风险更大。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印象,并没有统计数据的证据支持,而仅仅是你在提取印象时,提取「剖宫产更危险」的印象更困难而已。
    • 只相信「眼见为实」。比如当你看到有癌症患者因为化疗而遭受痛苦,甚至听说有人死于放化疗并发症时,也就无法相信放化疗可以降低癌症死亡率,延长癌症患者寿命这样的说法。因为得出放化疗有助于治疗癌症的结论,其证据是通过大样本统计获得的,和亲历的身边的人所经受的痛苦相比,这样的统计数据就实在是太过抽象了。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是系统 1 运行的模式,每个人都是如此。不是说聪明人不会产生这样的偏见,或者理性的人就不会产生直觉错误。这是人类思维普遍运行模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系统 1 的运行很快,同时又消耗的精力少,无需你用太多注意力,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可以进行。这对于我们平时生活还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经验判断就是正确的,就足以应对我们的日常事务。

    但是系统 1 确实也容易出错,所以我们还有系统 2,我们要通过系统 2 来监督约束控制,不能简单的让系统 1 产生的印象在所有情况下直接作为我们最终的判断和决策。而就像开头的缪勒莱耶错觉图一样,当你的系统 2 在控制系统 1 时,你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至少你需要用尺子去量一下),你需要质疑自己的判断,你需要查找更多证据;即便如此,你可能还是无法说服自己的直觉,相信你系统 2 做出的判断——当你的直觉遭到挑战时,你会感到不适。尽管如此,在做一些重要判断和决策的时候,还是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系统 2 进行分析,当自己的直觉遭到质疑时,最好还是应该接受理性的分析结果。

    最后再多说一句,因为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产生直觉偏见,所以很多专业领域,为了克服这个错误,制定了一系列的专业流程和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原则」,来对从业人员进行约束。比如医学上各种手术指征,手术禁忌,用药适应症,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等等。这些医学原则,就是用来约束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因为直觉错误而带来的伤害。

    参考书目:

    反直觉思考 (Michael J. Mauboussin)

    思考,快与慢 (Daniel Kahneman)

    超越智商 (Keith Stanovich)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