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典型的 「他们并不比我优秀,但为什么过得比我好」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6-01-01.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努力了七年却依旧被中产阶级家庭子女完爆,我该如何调整心态?

    [​IMG] 曾加,愿理性亦能温暖而诗意。公众号:PlusZeng

    长回答。

    题主的这个困惑,属于典型的 “他们其实并不比我优秀,但为什么却过得比我好” 。
    这方面的困惑,其实大部分人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有过。我也有过。

    那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对于本问题下的高票答案,我做了一个总结:

    • “长跑”理论: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赛跑,而是一场从父辈乃至祖辈就开始的长跑,你的起点和他们不同,虽然你现在跑得比别人快,但是过去所带来的差距并没有被弥补。所以,继续努力去弥补差距吧。(匿名用户、温酒
    • “拓深理想”理论:你所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有价值,不如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去实现更高的价值。(KE meng
    • “纵向比较”理论: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不要总想着和别人比较,那样没有意义,而是应该去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过去你不努力,你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而你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未来。(极乐
    • “莫比较”理论:与他人比较,总会带来不快乐。不要一味地和他人去比较,而去享受生活本身给你带来的快乐。(谈无语


    以上理论有道理吗?从某种程度上,都有道理。
    如果以上四条理论已经解决了题主的困惑,那就到此为止吧。

    只是,我仔细阅读了题主的问题描述,决定另辟蹊径,给出我自己的解决方案:

    • “放低自身”理论:其实,你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优秀,所以,请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不要过度关注自己,多关注一些别的事物,并保持谦逊。


    根据问题描述,大致可以看到题主的逻辑:

    • 条件一:在初中的时候,题主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大部分同学优秀(成绩年级前十);
    • 条件二:离开初中以后,题主很努力(一开始因为不适应江苏教育,成绩倒数,但经过努力,我考上了 985);
    • 条件三:题主觉得自己很聪明(门萨会员,Dota2 天梯 5000);
    • 结论:题主不该没有同学过得好;


    来,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条件一,就是初始值,设为[​IMG]
    条件二,相当于速率,设为[​IMG]
    条件三,相当于速率加成,设为[​IMG]
    再加上时间[​IMG],在题主的脑海里,也许已经得到以下的公式:
    [​IMG]

    现在问题来了,题主觉得,自己的[​IMG][​IMG][​IMG]都比大部分同学好,至少不比他们差,而[​IMG]和同学一样,所以,[​IMG]也不应该比同学差呀!但是,题主却觉得自己被同学完爆了,这不可能啊!

    问题在哪里?

    在我看来,主要问题在于[​IMG],次要问题在于[​IMG],至于[​IMG],题主没详细说,我也不好推测。

    【1】 题主在初中时,真的很优秀吗?

    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沉溺于过去的经验,从而忽视了环境的变化。

    放在初中时,或者更进一步,在整个学生时代,题主的结论可能都是正确的。

    在学生时代,最有竞争力的资源,是成绩——

    • 小学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初中;
    • 初中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高中;
    • 高中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大学。


    犹如机器般地准确。

    但是,题主可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惯性,而忘记了,环境已经悄然改变。

    大学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在刚进入社会时,是过得最好的吗?
    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平均来讲,成绩更好的人,工作总体来说更好。但是,个体间的差异,却出奇地大。

    刚进入社会时,大学时代的成绩当然还有用,但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事实上,你在大学积累的 工作能力(以及展现的发展潜力)、人脉资源(意味着是否有人给你提供机会)、社交水平(你结交有效人脉的水准)、思维视野(意味着你是否能自己发现机会)等等,都成为了影响你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题主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他们的谈吐,气质,视野都不是我能比的”。

    那么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你还觉得,你在初中时比别人更优秀吗?

    • 你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别人可能抽空 发展一下兴趣爱好;
    • 你在拼命刷题的时候,别人可能抽空 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 你在为自己考了高分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可能为自己成为了学生会会长而感到高兴……

    成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上面那些东西,是我们,尤其是初中时的我们,极其容易忽略的。但,放眼现在,这点点滴滴的进步,却也逐渐成就了 “他们的谈吐,气质,视野”。

    事实是,在初中时,你就未必比同学“优秀”。

    更何况,到了高中以后,你的刷题变本加厉,而他们所谓的 “全面发展”,也同样更进一步。
    也许,差距就这样被拉开了。

    【2】 题主真的足够聪明吗?

    关于聪明程度,题主说,有两个词是他特别自豪的:“门萨会员”、“ Dota2 天梯 5000”。

    首先,门萨会员 的要求确实不低,但也没有高到逆天的地步。
    根据我查到的资料,门萨的入会标准是智商超过130,这类人占 2%。

    *** 有人指出,门萨的入会标准是 智商148,实际上只是标准差(SD)不一样而已,SD=15 时要 130 以上,SD=24 时要 148 以上,总之就是两个标准差以外,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这类人约占 2.3 %

    [​IMG]
    放之中国,满足条件的有 3000 万人。
    顿时觉得没有那么高大上了吧?

    关于 DOTA 2,由于我没打过 DOTA,所以特意询问了同学,然后还上网查了资料。
    题主说的应该是 MMR,他们说, 5000 分确实是大神,也不是普通人能轻易达到的。

    只是……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表 Dota 2 - 排行榜
    中国的最高分已经接近 8000,第 200 名也达到了 6000 分。
    打到 5000 分可能是国内的几千名吧。

    考虑到 DOTA 2 的玩家数,打到这个名次确实足够厉害,
    不过,也的确没有达到真正的顶尖,至少还不能靠这个吃饭。

    其实问题不在于这两个例子本身,而在于,题主要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聪明。

    你是否意识到,
    当你不能从 “门萨会员” 中吸取有用价值时,门萨会员 只是一个 头衔
    当你不能利用 DOTA 2 的高水平来赚钱时, DOTA 2 只是一个 爱好

    从这些 头衔 和 爱好 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感,这未尝不可。
    只是,那它们去论证自己在 事业视野 上也应当足够出色,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事业 和 视野 的提升,有它们所需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恰恰不是 门萨 和 DOTA 2 所能带来的。

    从这个角度说,题主并不足够聪明。

    ********************

    “你并不那么优秀”
    “你并不足够聪明”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

    因为,我感受到,题主过于纠结于自己的 “优秀” 和 “聪明”,然后和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了心理负担,进而感到了不快乐。

    罗素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觉得自己很优秀,很聪明,并纠结于为什么自己的优秀和聪明无法让自己过得更好,恰恰是自我关注过重的表现,好在,题主的症状还很轻。

    对于那些自我专注过于严重的人,通向幸福的唯一的道路就是提升外在修养。

    所以,我的建议是:

    • 告诉自己,“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 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培养一下自己的爱好,多关注周围有趣的人和事儿,并从中获取快乐,而不要总是不自然地把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己比较;
    • 同时,放平心态,继续努力工作,并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讨教经验,包括那些你觉得过去不如你、但现在却过得比你好的人,既然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就应当足够谦逊地去讨教。


    这样的话,
    在不知不觉中,你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比较;
    在不知不觉中,你也变得真正优秀了起来。

    # 献给题主,也献给过去的自己 #

    ********************

    1 月 28 日补充说明:

    谢谢诸位的支持。本文允许非商业用途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作者和原文链接地址。
    如需商业用途转载,请通知我并支付稿费,谢谢理解。


    查看知乎原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