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5 后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低于 18 岁」这则新闻? 知乎用户 下午同事报题看到了这条新闻,当时就觉得统计方法肯定有硬伤。要来报告原文一看,果了个然,这完全就是一个本科生作业都不合格的研究设计配上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出来的怪胎,整个调查槽点多到吐不过来。 首先,看到一个定量调查,我先习惯性的拉到最后看一眼调查方法和样本结构: 以“中国人”为前缀的一个调查,7 万多份调查样本数量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男性 66%、女性 34% 这一项基本就已经可以确定这个抽样是失败的了。“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这种说法简直跟没说一样。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这是一次本科生作业水平的调查”。 所谓抽样调查,第一要务就是要保证你的调查样本在调查对象总体里面是随机产生的,调查富士康工人,在厂区里支个摊等人来填问卷是很不严肃的,因为你的调查样本只是这个时间有空出门的而且愿意搭理你的人,严肃的调查必须从全场职工花名册里随机或等距或分层抽取。 同理,您调查“中国人”感情状况,用“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我就呵呵。“中国 XX” 的调查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没人敢做,您是不是觉得这是因为别人都没有互联网思维的原因?统计局搞调查直接按身份证号抽签,您是不是觉得这充满了官僚机构的迂腐? 再往下拉一下,看看地域构成: 你特么是在逗我么!号称全国的调查,北京河北占了 4 成!你要是占 9 成我还能捏着鼻子当京津冀调研看,占了 4 成简直是完美的污染了整个数据。“我们知道有一半的数据是来捣乱的,但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半”,这事也太互联网思维了喂。 这么多基础的内容都有毛病,下一步年龄结构什么的我就懒得看了。就顺手黑一句,百合网找这 7 万多样本里,计算机网络类职业的受访者最多,正应了相声里算命先生那句台词,你还是属狗吧,属狗的词儿熟。顺便再崩溃下,尼玛的定量报告居然没把问卷原文给出来……问卷编的得多烂啊这么怕人看。 再看正文,因为好多“星座对婚恋影响”之类的槽完全无从吐起,我就不挨个点评了,看到大槽点就拿来说一下。头一个要说的是关于小三的…… 一、“小三儿”不分男女。现在谁能长期霸占社会新闻头条?名人?明星?商界精英?那你把“小三儿”放在哪儿?问问度娘就知道,2015 年,全民打小三儿。只要出现第三者的新闻,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出轨”、“小三儿”是多么撩动大众神经的词汇。 “男人爱出轨,女人爱插足”,这已是大众对现在婚姻生态的普遍感受。但事实到底如何呢?今年的婚恋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男方女方占比相当,各占 20%,而双方都有出轨的情况也不鲜见(近 10%)。所以单方面指责男性出轨显然并不公平,女性出轨的情况并不少。 一方面是看不见调查问卷,一方面也是执笔这位表达能力忒差,完全不知道这里说的是受访者自己当小三,自己被劈腿,还是自己观察到的小三呢。╮(╯_╰)╭ 二、博士才是“恋爱专家”。一说到博士,总给人一种眼镜片厚如玻璃瓶底,奔命在实验室和论文堆之间的印象。特别是女博士,更是被当作与桃花运绝缘的调侃对象。但是,今年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恋爱经历调查发现,博士群体的平均恋爱次数最多,达到了 6.87 次,女博士的次数甚至更多!还是古人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同志们,是时候发奋读书啦! 没有排除掉年龄的影响硬说博士恋爱谈的就多,这个结论会不会下得太早? 在我国,法律上规定年龄满 18 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成人”。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 18 岁之前完成人生中的初恋。其中,初恋发生在 18 岁的人占比最多,为 14.34%。此外,在各年龄层中,16 岁及 20 岁也发生初恋的关键年龄段,其占比都超过 10%,分别为 10.29% 和 11.48%。具体分布见下图: 不算什么大问题,不过搞社会学的人看到这样的图第一时间一般都能反应过来,18 和 20 岁这两个点上的高位是怎么回事。 三、父母存在感情问题家庭的孩子更易早恋。被调查对象中,父母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的孩子发生第一次恋爱的年龄较早。具体而言,离异未再婚、离异且一方再婚、离异双方再婚、分居家庭分别发生在 15.23 岁、15.50 岁、15.82 岁和 16 岁,都在 16 岁及其以下。而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恋爱年龄都接近 17 岁,相对较晚。说明父母感情问题会影响孩子的恋爱观,他们会更早发生第一次恋爱,希望从恋爱中弥补家庭缺失的关爱。 和博士那一段的问题一样,父母离异与否一般对家庭财政状况影响很大,在没有分析这个因素的情况下下结论说父母离异导致早恋很不严肃。而且以整个调查体现出的水平,我深深地怀疑这份问卷是不是把爹妈没离异自动脑补成父母感情好了…… 四、研究生初恋时间最晚。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学历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年龄也略有不同,其中,研究生学历人群第一次恋爱年龄最晚为 17.72 岁,小学学历及其以下和大学本科在读早恋倾向较高,分别为 14.26 岁和 14.36 岁,但是大学本科毕业及博士毕业则相对较晚恋爱,为 17.20 岁。 又是年龄和学历的问题,严肃的调查中这种问题的分析只能通过历时调查来得出,就是说,跟踪一个同龄的样本群,从第一个初恋跟到最后一个初恋,分析学历对初恋时间的影响,排除年龄和时代背景的干扰。 7、95 后发生第一次性行为时未成年。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80 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 22.17 岁,80 后为 22.10 岁,而 90 后发生较早在 20 岁之前,平均是 19.78 岁,95 后则发生更加早,平均在 17.71 岁即发生第一次性行为。 终于到大家最关心的一点了(其实我是写累了跳过来的╮(╯_╰)╭)。 这一段在各路标题党那里出现的最多,问题也最明显。首先,调查自己也说了,受访者里有 20% 表示自己还没有过首次性行为,然后,显然百合网在统计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的时候非常不负责任的把不同年龄组里没有性行为的人群全部忽略掉了。“80 后有 20% 还是处男(处女),剩下的 80% 平均初夜年龄是 22 岁”和“95 后里 80% 还是处男(处女),剩下的 20% 平均初夜年龄是 17 岁”,你能从此得出结论说 80 后和 95 后的平均初夜年龄差 5 岁?就像楼上有人说的,你要是统计 00 后初夜平均年龄,肯定不到 15 岁,05 后的初夜平均年龄还不到 10 岁呢。 而正确的答案其实调查自己都给我们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见习魔法师和魔法师的数量越来越少,平均初夜年龄也就越来越有意义,等 95 后的年龄到了现在 85 后这个年龄段,数据肯定会越来越贴近 21-22 这个数字。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