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哪些城市有明显异域风情,有出国的错觉? 王沉鱼,Urban Planning/ Urban Design/ Regional study 看到这个题目,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广州。我是广州人,目前大二在读。 我觉得广州的异域风情十分两种的:一种是历史上由于成为外国租界而形成建筑上的异域风情;第二种是现在由于进出口商业的原因使该地区具有异国风情。 第一种,具有建筑风格上的异国风情; 广州沙面。 沙面坐落于广州市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在宋,元和清代是中国国内外通商口岸,在鸦片战争后沦为英法租界,作为外国人办公的一个区域,其中包括各国领事馆,银行,邮局,商行以及教堂等。因此在沙面大部分都是西式建筑风格,比如说文艺复新,巴洛克以及哥特风格。目前,沙面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观赏。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之一。 这是教堂的外部结构。 这是内部结构。 广州东山口。 广州作为基督教传入中国的首要口岸之一,因此东山口有许多教会开办的教育和医疗机构的小洋房。 以下图片摘自萧先生写于 2012 年的游记“东山口的广州记忆”, 感兴趣的可以点开去看,里面有许多关于东山口摄影。网址:东山口的广州记忆.-- 广州游记 广州骑楼。 粤派骑楼算是粤文化中独一无二的产物,而广州骑楼应算是粤派骑楼的代表。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上一般住人。广州骑楼 关于骑楼的来源有人说是越族先民“干栏”建筑,也有人认为骑楼是广东人将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结合的产物。关于骑楼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哥古罗马的回廊 (Stoa),巴洛克的建筑,但是又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以下图片摘自广州老头写于 2014 年的“广州味道!- 骑楼篇” 广州味道!- 骑楼篇! 第二种是由于商业原因而引起外国人聚集从而形成具有异域风格的地方。 首先广州每年都会有广交会,会有许多国外商人来到广州进行贸易,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的外籍商人长期居住在广州。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广州小北。这片地区以前是广州十三行,是商业非常繁荣的区域,现在聚集了许多来自非洲以及中东前往广州做生意的朋友。因此,在附近非常容易看到清真的餐厅带有中文和阿拉伯文以及非常容易看到外国面孔。如今也有许多来自国外的朋友在小北做起了饮食行业。(下图来源于新华网) 目前为止想到这么多,谢谢各位阅读。 未标明来源的图片源于必应,侵删。 -- 感谢 @牙小囡 的指正,我之前在文中提到小北之前是十三行所在地是错误的。 碎瓦,海员/一本道天真道长(出海中,信号还成) 我也看出来了,基本上就两种情况,一是曾经的殖民地沦陷区,不可避免的沾染了异域风情;二是边界城市,由于地域文化影响,南边的藏、滇城市像越南尼泊尔,北边黑、蒙城市像老毛子。好歹走过大半个中国,电脑里翻翻旧相册,说两个我自己确实有“出国”感觉的地方。 一、满洲里 满洲里 与这座城市的相遇是让人非常欣喜的,用“童话里的城市”形容并不为过。整个街市和景点,色彩明丽而干净,天气又好,走在路上仿佛看不够似的。多年前拍的,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街上。 套娃广场。 国门。这小伙子是谁我不记得了。 达赉湖,风光很雅致。 二、乌鲁木齐 满洲里老毛子不少,但中国脸还是主流,但是在以乌鲁木齐、伊利为代表的新疆城市,就完全充满了异族气息,你感受着完全迥异的建筑、服饰风格和人种面貌,基本上就是走出国门的感觉。 无论你在上海外滩、青岛八大关还是哈尔滨教堂,抑或是藏区、云南那样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你心里其实都不会怀疑自己在中国。但在新疆的城市不一样,会有疑惑的感觉,总感觉有种调性是很独特的,普中国找不到的。多年后我去了一些阿拉伯世界国家: 阿曼。 沙特。 巴基斯坦。 阿联酋。 我才找到这种“共同的气息”。想来想去,大抵是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上极大的不同,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就事论事,勿谈时政,歪曲想像力和联想能力超标者绕行。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