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脉冲星的流行之旅 刘博洋,天体物理学博士生 已经从康奈尔大学董事会主席一职退休的 Dr. Harold Craft Jr 同志大概不会想到,大半辈子远离天文专业,自己当年博士论文《12 颗脉冲星的脉冲轮廓和色散的射电观测》中的一幅插图,却阴差阳错,照耀了大众流行文化的一角。 这篇发表于 1970 年的工作,研究的是其时天文学家最新奇的玩具——脉冲星。1967 年,Jocelyn Bell Burnell 奶奶和她的导师 Antony Hewish 探测到一个好似“智慧生命”发来的周期性信号,后被证实为恒星身死国灭铸就的致密残骸快速旋转所发出。Bell 奶奶发现的这第一颗脉冲星,编号为 CP 1919。 很快,Harold Craft 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 Arecibo 望远镜——到今年 9 月之前都将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对包括它在内的 12 颗刚发现不久的脉冲星进行了追加观测,给出了这些脉冲星的脉冲轮廓随时间变化的研究结果,并借此获得了博士学位。四年之后,这篇毕业论文被收入康奈尔大学出版的论文集《脉动恒星》之中(图 1 来自该书)。 又过了两年,4 个年轻人在英国成立了一支后朋克风格的摇滚乐队“华沙乐队”(Warsaw);刚刚崭露头角的他们,尴尬的发现有另一只名为 Warsaw Pakt 的乐队,几乎跟自己重名,遂于 1978 年初,改名为 Joy Division,中文译为“快乐小分队”或者“快乐部”、“快乐分裂”——实际上 Joy Division 一词来自 1955 年的小说 House of Dolls 中对纳粹集中营中的性奴“慰安所”的称呼。 1979 年,他们发行了乐队更名之后的首张唱片 Unknown Pleasures。然而不久,乐队成员 Ian Curtis 因饱受压力和抑郁症的困扰,自杀身亡;在 Curtis 死后,乐队仅继续发行了一张唱片 Closer 作为纪念,便再度更名。这使得 Joy Division 这一耀眼的乐队,仅存在两年多便成为历史。唯幸,Unknown Pleasures 被视为后朋克风格的开山之作,在 Rolling Stone、Spin、Mojo 等多个杂志的唱片排行榜上杀入史上 50 佳之列。 而这张唱片的封面,使用的恰恰就是 CP 1919 脉冲星的脉冲轮廓——正是 Harold Craft 毕业论文中的那幅插图,还是熟悉的包装,还是原来的味道。据乐队的平面设计师 Peter Saville 回忆,乐队成员当时拿着一本 1977 年出版的《剑桥天文学百科全书》找到他,指着某一页上的这幅脉冲轮廓图,说“这图太特么适合做唱片封面了,逼格满格”。(CP 1919:“于是,我就来到了封面上……”) CP 1919 借 Joy Division 的光进军流行音乐界之后,开始了它作为 meme 的奇幻之旅。 做成衣服、被妹子穿在身上,是不能免俗的了。 做成裙子也是免不了的。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罩袍也是可以的…… 斗篷当然没问题~ 做成包背着也可以~ 踩在脚下?没问题。多种款式随便挑。 做成滑板: 戴手上: 做成环儿带手上: 喷墙上: 喷门上: 打出来: 涂指甲上: 纹身上: 做成盘子吃东西: 做成蛋糕吃了: 作为一个从前互联网时代存活至今的成功 meme,CP 1919 脉冲轮廓几乎被群众玩坏。这是 2012 年迪士尼出品的米老鼠款 T 恤。 在被乐队成员及粉丝抗议之后,迪士尼自觉从货架撤出了这件衣服。但迪士尼阻挡不了万众创新的热情。 一群米老鼠: 黑武士的头盔: Doctor Who: 辛普森一家: 蝙蝠侠: 纽约天际线: 不知道哪家的喵…… 风格化…… 又一种风格化…… 还有……污的…… 当然,也有用于纪念乐队成员,尤其是英年早逝的 Ian Curtis 的: CP 1919 脉冲星轮廓这一图形 meme 的传播,源于科学前沿发现神秘诱人的特质、兴于顶尖流行乐队的号召,然而其所以能长盛不衰,也是因为 Harold Craft 这幅图线条简练而富于想象力(尽管不是想象出来的),能作为基本图形元素与制图风格,适应各种主题的再创作。科学文献作图于人文领域之大成就,莫过如此。 留一个家庭作业: Joy Division 1978-80 单曲合辑的封面图片(下图)是哪个星云?请留言作答。 习惯微博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微博:天文八卦学家刘博洋, 习惯用微信来阅读的同学,可以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天文八卦学”,以后写的文章将在这几处同步更新 发自知乎专栏「天文八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