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象]雪or霰or冰粒?广东究竟落的是什么? 漠北,深陷大坑难以自拔/大气科学 早晨起床发现微博上因为广州的冰相降水型态问题乱成了粥,而知乎大气 - 全部问题下的问题也多与此相关。只能默默地晕乎乎地爬起来又开了一篇新的[追象],答应好的[杂谈]只能往后拖拖了~ -- 以下正文 一、为什么广州能有冰相降水出现? 答:强寒潮过程(放心背锅,就是它),我在上一篇[追象]里已经详解了它的前世今生[追象]北极遗音 - 写在 2016 第一波强寒潮前。 而这波寒潮究竟有多厉害呢? 根据韩国气象厅(KMA)提供的 2016 年 1 月 23 日晚 20 时的 850hPa 天气图显示 850hPa(相当于 1500m 的高度,属于低空)0℃ 线已经压到了广东中部(红色的短划线,找上面有 0 的那根)。而我刚刚在 EARTH 查询的实况显示 0 度线已经南压到了海上。 我们一般认为 850hPa 的温度低于 -4℃ 就有利于降雪的出现,而在 0~ -4℃ 这个区间内则属于“群魔乱舞”,很让预报员头疼的区间,又有可能是雪,也有可能是雨,还有可能是雨夹雪,还有可能是其他固态降水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二、那究竟落的是什么呢? 关于霰和雪还有冰雹的区别我在冰雹和雪的形成条件有什么不同?冰雹和雪都是固体的水吧?为何形式如此不同? - 漠北的回答中已经详细的说明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翻看一下探空记录,我找到了广州北部一点清远在 23 日 20 时的探空数据,我们主要看两栏(前两列合为一栏)数据,一个是高度,一个是温度。 橙色框框内的是高度,高度是从低到高排列的。我们可以看出来在 TEMP 也就是温度这一栏(我已经给你们分好了),从高到低(注意)出现了冷 - 暖 - 冷 - 暖的排列,从 2220m-3768m 的这一个约 1.5 公里的深厚暖层就被称为逆温层) 从高空落下的冰相降水粒子(可能是霰,可能是雪)经过这些层次的时候经历了 融化 - 再冻结 - 再融化的过程,这种产物就被称为冰粒 图示过程就是降水物质从高空落下时所经历的过程。 而随着冷空气的推移,逆温层逐渐被破坏,今早 8 时的探空数据可以看出来,逆温层仍然存在但是温度却大大降低,降到了 0 度以下了。这个时候无论天空是霰或者雪都能以其本来面目示人了。 所以,2016 年 1 约 23 日 -24 日的广东地区经历了 雨转冰粒转霰再转雪的过程,齐活了~ -- 完 除知乎应用外转载请先私信联系我,谢谢~ 专栏大气之象欢迎关注~ 个人主页漠北欢迎关注~ 发自知乎专栏「大气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