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此冷的天气供水也没被冻住,对就是这么厉害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1-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为什么供水系统在低温天气很少瘫痪?

    [​IMG] 高高高文,走在寻找灵魂路上的男人。

    首先,民用自来水从自然界原水到水龙头里有以下几个过程:

    1:原水到水处理中心(水厂)。途径有:水渠、隧道自流、管道输送等。

    2:水处理中心内部处理。

    3:水处理中心到用户管网。(现在送水途径基本都是全封闭管道)。

    这样看来,水从自然水到用户管道里总共有(1)河道、水渠、隧道等自流(2)管道输送(3)水厂内部处理三种“可能被冻住”的情况。

    那么从这三个方面说说为什么低温情况下供水可以保证。

    (1)河道、水渠自流、隧道流水。


    水能否结冻,要看大气的冷却能力与被冷却物体的热容量之间的比较。水一流起来,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区域的物质量就多,热容量也就要变大。而这个单位区域里大气的冷却能力却是不变的。因此流水就要比静水难降温,因此也就比静水难结冰。

    以上一段话摘自“作者: mirror (*)日期: 02/12/2011 04:23:39” 原文地址未找到。

    简单的来说就是

    ① 刚结冰就被带走(有些时候,0°C 的水面上可以形成一些小块的浮冰或者更小的冰屑(冰晶),这也就是一种冰水混合物的状态,如果冰屑夹杂在水中流动的时候,我们不会说这水“结冰”了,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流动的“水”而可能看不到那些细小的冰屑,抓住的主要特征是水(裹挟着冰)的流体特征。一旦冰屑粘结在一起(这个过程有点儿类似于陶瓷烧结)形成了大块儿的表面粗糙、透明度很差、里面夹杂气孔的冰块,我们才会认为发生了结冰,这种情况下这里面可能还潜伏着“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呢。在流动的情况下,冰屑之间不断地分分合合,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稳定的粘连,使得流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也是造成其不易结冰现象的一种原因。)

    ② 流动时分子碰撞内能增大,产热使冰融化

    水渠同理。

    隧道的话除了以上道理还有因为隧道内的温度本身也不会像隧道外那么低。

    (2)管道输送。

    我呆过、参观过所有的水厂的入水、输水管道都有保温材料,主要是玻璃丝棉。

    所以被冻住的经常是一些管网末端的用户接出去的没有保温措施的小水管。

    (3)水处理中心内部。

    我工作的水厂从进水开始,经过配水井,是一次从下到上的输送,加过药后经过网格反应池,有 6 次水流方向的改变,再到沉淀池,水是从下往上流的,再到 V 型滤池,水是从上向下经过不同粗细的石英砂过滤,最后杀菌进入清水池,这中间多次水流方向的改变所发生的动能也会导致如(1)中所说的现象。而且水厂的进出水基本是恒定的,各处所压力也是基本恒定,而且整个水处理过程都是封闭式(不露天)的,所以在这里也很难冻住。

    [​IMG]

    这是我水厂原水开源,从隧道里出来的山泉水就进了消能池,然后进入全封闭管道进入水厂。

    [​IMG]

    [​IMG]

    [​IMG]

    原水进厂管道有地下,也有地上。其实输水管道也有一部分在地上。

    利益相关:中国水务集团员工。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