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棘冠海星是大堡礁杀手? 诶嘿嘿啊哈哈,在果壳写【珊瑚漫谈】的冲绳暂住岛民。tag:珊瑚礁生态 首先, 我不赞成【珊瑚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灰白色的钙化岩和色彩斑斓的珊瑚虫。】这种说法。珊瑚虫的内部分泌形成石灰质(主要成分碳酸钙)的白色骨骼。更何况活珊瑚的横截面就可以看到珊瑚的软组织也是渗进骨骼缝隙的。如人体内部有骨骼一样。能说人是由两部分组成,骨头和人肉么? 下面我拿我的实验用蓝珊瑚予以说明。 然后接下来进入正题。 先放一张我在我们研究所的研究区域里拍到的一张棘冠海星的图,加深下印象。 这一只的大小,形象点说,有个小轿车车胎大小。 棘冠海星吃珊瑚虫,具体来说,它会攀爬到珊瑚上,然后把胃吐出来覆盖在珊瑚上,消化珊瑚的组织层然后吸收掉,留下珊瑚的骨骼。 它成为危害的原因之一的确是它的繁殖能力较强。 还有就是棘冠海星的天敌被捕捞使其缺少制约力。 再有一点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棘冠海星生活区域的海水营养化。 棘冠海星的幼年时期,是以浮游动物为食。一般来说,珊瑚礁海域基本上是以贫营养为特点的,而如今各个珊瑚礁海域或多或少有生活污水的流入导致的营养化,大堡礁也不例外。营养化造成的浮游生物的增长,提高了棘冠海星幼体的成活率。 小时候吃得香,长大没天敌。这就是近期棘冠海星不仅在大堡礁,也在帕劳等地珊瑚礁区域开始增多的原因。 【本人导师就参加了帕劳的棘冠海星的调查项目,_з」∠)_ 然而我一点都不想参加。有毒又不好吃,听前辈说,可臭了,有木有!】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