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发现极古老超级黑洞或改写物理学」? 蓝胖子要减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个发现并没有某些媒体宣传的那么意义重大。 第一,黑洞质量估计误差很大的,差个几倍或者一个量级都很正常; 类星体中心的黑洞质量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经验的公式,前提假设很多,其中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黑洞质量相差很大。总体而言,天文是一个大部分物理参量都误差很大的领域,必须小心谨慎测量过程和误差估计。 第二,这不是第一次在宇宙早期发现超级大黑洞,这个黑洞既不是截止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也不是黑洞质量最大的,只是宇宙相对早期里最大的(比之前发现的宇宙早期最大的大个几倍而已),考虑到黑洞估计的误差,这充其量也就是给早期宇宙里超大黑洞家族里添加了一员。 第三,这个发现导致了对早期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理论的挑战吗,“因此科学家认为此发现将会改写物理学”?这个就更扯淡了,十几年前诸如 Arizona 大学的樊晓辉等发现的红移 6 以上的黑洞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提出来了,而且很多理论和模拟还是给出了诸多方案的。另外,这些最大的黑洞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过程和环境中形成,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虽然发现之处让人惊讶但不是不可理解。 那肯定有人问了,那为什么能发 Nature 呢? 因为 Nature 是“科普”杂志啊,喜欢搞个大新闻啊,公众自然是对黑洞感兴趣的,还能找个最大最早等等的噱头,何乐而不为呢?当然 Nature 上还是有好文章的,比如 1963 年发现类星体的工作。 最后提一句,虽然这个发现的科学意义并没有多高,但这个超级古老黑洞最初是从中国丽江 2.4 米望远镜上发现的,然后由美帝的大望远镜证实的。 能从 2 米级的镜子上发现这么早的黑洞,还是让人惊喜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