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败娘,奋而为母 儿童的安全隐患分为两种。一种明显,家长警觉性较高;一种暗藏,家长警觉性低甚至无,靠孩子自己注意并主动避开危险远远不够。我做过很多儿童安全工作,通过文字、动画或与组织机构合作,以唤醒更多成人的防范意识,家长才是防止儿童危害事件发生的关键。 第一种 明显的危险 在家中 1. 玻璃 小到玻璃杯,大到鱼缸,打碎的玻璃会划伤、割破孩子,严重时短时间内大量出血,造成失血过多,危及生命。鱼缸和窗户平时不易被打碎,但过节期间人多事多,万一地上有水渍,孩子又正好跑过,滑倒后撞到鱼缸或玻璃门,还敢说万无一失吗?另外,建议给玻璃门贴上显眼的标志,我家用的孩子的画,这样透明的玻璃门是否关着一看便知,避免误撞。 2. 筷子 过节聚餐本来高高兴兴的,但如果孩子嘴巴里含着筷子离开餐桌,家长一定要制止。玩可以,筷子留下,不小心摔一跤『噗』地戳进去,别说戳破嘴,急诊还抢救过戳进脑子里的孩子呢!太惊悚。 两岁娃跌倒,20 厘米长筷子戳进脑(图)_网易新闻中心 1 岁男童手拿筷子摔倒 长筷戳进上颚鲜血淋淋(图)_湖北频道 3. 热水 家用热水瓶从广泛使用起就造成了无数起儿童烫伤事故,如今的家长们小时候肯定被提醒过,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家里用饮水机,热水温度一般在 80 度左右,烫出小伤妥妥的,比热水瓶更容易被孩子接触到。最好在繁忙的节日里关掉电源,改为烧开水喝,再说了 80 度也沏不开茶,招待客人不合适吧? 4. 炉子 属于老生常谈的安全隐患了,一个是烫伤,另一个是煤气中毒,但年年讲年年出事,冬天用炉子取暖的家庭一定要注意。 5. 刀具 美工刀、剪子、图钉这些小物件,常常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想象一下:大人们在客厅里聊得热火朝天,书房那边孩子们手拿利刃比划着玩。。。建议提前收好。 6. 电源插座 我大概是国内第一批呼吁为儿童提供安全电源插座的一员,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也有生产火零双极主动防触电插座,但还不普及。家长们都知道危险,同时又认为插座孔特别小,宝宝的手指头伸不进去,所以问题不大。可指头进不去,其他东西呢?真发生过孩子拿妈妈的眉夹捅插座的孔,结果全楼跳闸的事故,还是认识的人,我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字提醒家长,如果你家用的不是主动型安全插座,请使用如图物品,超市有卖。 在外面 1. 走失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看灯展,外婆都把我的手牢牢抓住,生怕在人群里挤没了。走失特别容易发生在家长带孩子参加集会活动时,不管逛商场还是逛庙会,家长看到入神忘了孩子并非个例。幼儿可背防走失书包,把绳子系在家长身上,或者直接拿跟绳子系住两人,别嫌麻烦,走失了才麻烦,大麻烦。大孩子可以佩戴定位手表,新款不仅能定位、监听还能通话。 定位表不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提醒和约定。提醒孩子别松手,跟紧了,想停下来要告诉大人,不能自己跑到另一边去玩;和孩子约定万一走散不要害怕也别哭,站在原地等大人来找你,不要跟任何人走,谁说带你去找家长都不要去,就说我家长马上来,他们让我在这里等。 2. 溺水 每年寒假都有孩子掉进冰窟窿。孩子不知道危险吗?知道。可玩耍的快乐大于对危险的判断,落水后又得不到及时施救,因此大人不在现场是主因,大部分此类事故发生在无人看护时。 5 岁孩子掉进冰窟窿 过路司机就地进行心肺复苏 3. 高处坠落 高处既包括高楼、树、山岩,也包括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在公园玩时提醒孩子手抓牢,脚踩稳,站在高处不做危险动作,也别推搡其他孩子;爬山时不走陡坡,让孩子走在你的内侧,不要让孩子站到山崖边给他拍照,那不叫勇敢叫愚蠢;把孩子们带离没封的阳台或窗户,更别说在屋顶平台上打羽毛球、放风筝了。。只在安全区域玩。 近期小孩从楼上摔下事故频发 你家阳台防护栏安全吗? 4. 车 司机看不到孩子造成碾压的事故经常发生,家长应该留点儿心,不要认为司机怎么连个孩子都看不见,抱歉,有的位置就是看不到,不信试试。 大孩子结伴跑到马路上玩的危险不用讲了,讲另一个。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车中,不过人忙乱的时候会忘掉些重要的事,而过年就很忙乱。避免的办法是不管车里有多少东西,首先安置的一定是孩子,先把孩子带下车,再搬其他东西,锁车门前再检查一遍,不仅保证孩子不被落下,连手机钱包也不会被落下。 告诉孩子远离汽车,因为司机看不到你!_车友茶馆论坛 警告,内含不舒服的视频,请谨慎点开 5. 鞭炮 刚收到给市民朋友的短信,本市外环线内一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举报电话 110,可我住在乡下哎!现在的鞭炮威力更大,质量却没多大提升,所以孩子玩的鞭炮应由家长先检查过,确保威力不大,放的时候家长在场,找处空旷地方放。胆子是逐渐加大的,一开始只敢放小炮,规规矩矩地放,接着玩大的,拿在手里放,变着花样放,点燃后扔到人群里、垃圾桶、饮料瓶,各种吓唬人找刺激。如果你家孩子这样建议直接领回家,免得害人害己。 “熊孩子”窨井里放鞭炮 被炸成重伤(图)_新浪教育 6. 弹珠玩具枪 没有生产许可证的玩具节日里成堆出现,其中一些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弹珠枪,我怎么知道?我家孩子玩过。一把塑料枪,糙得连毛边都没磨掉,配的小子弹打出去却能把瓦楞纸打一个洞!要正好打中眼睛呢? 被塑料玩具枪子弹打中 7 岁小男孩眼睛里全是血 7. 激光笔 丁香医生出过科普激光笔的文章,个人认为普通家长不具备辨别激光笔安全等级的能力,且生活中不需要激光笔,更不用给孩子买来玩。贴一篇质检总局发布的风险警示和消费提示: 质检总局发布激光笔、儿童激光枪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和消费提示 8. 电梯 自动扶梯会咬人已经不是新闻了,不仅咬人,每年从商场自动扶梯上跌落的孩子也不少,大部分只受到惊吓和轻伤,也有一些孩子没了性命。家长要明白自动扶梯不能玩,爬扶手、转过身反方向走、在扶梯上追逐等动作不仅关系个人安危,也危害公共安全。 还有厢式电梯,前几年出了一档事,奶奶带着孙子准备出电梯,孩子没跟上来,门关上了,孩子被电梯里另一个小女孩殴打,最后被扔下楼。我想提醒家长,安全的一个原则是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自动扶梯夹人!杭州 3 岁男孩两脚趾被夹恐不保 第二种暗藏的危险 在家中 1. 细小的物体 异物卡喉,孩子特别容易发生此类事故,与吞咽功能还不完善有关。防范一来提倡专心吃饭,吃饭时不说话、不逗笑,二来是不给婴幼儿喂花生、坚果类小物,不给婴幼儿玩小颗粒的玩具,从根本杜绝危险。过节人多,喂孩子最好找个安静的地方,免得有人去逗孩子笑导致呛咳。 8 个月婴儿被花生卡住喉咙 十万火急 交警开道送医 2. 热水袋 主要是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常发生于老人和儿童,这两类人群取暖需求高,又缺少自主能力。建议热水袋不灌太满、水不要太烫,外面包上毛巾,在睡前放进被子里,入睡后再挪到脚下。 3. 酒 酒精危害不用说了,大人爱喝是大人的自由,哄孩子喝做什么?有的人自有一套处事的说辞,说酒量要从小锻炼,可你凭什么替孩子决定他的未来?家长如果遇到连劝带开玩笑让孩子喝酒的,要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你说得都对,所以我现在做的,就是为了将来他不用陪人喝酒。 广西 2 岁男童遭二伯灌烈酒 酒精中毒变痴呆 4. 药瓶 药丸不是糖豆豆——以前写的一个动画短片标题。孩子误食药丸很可能是把它当成糖了,有的药外面包着糖衣,有的药带颜色,最重要的是他看到家长在吃,便简单地推理出那个东西好吃,我也想尝一尝,不仅自己尝,还招呼小伙伴一起吃,结果造成悲剧。因此请务必收好家中的药瓶,确保孩子拿不到;把每天都吃的药放在高处,告诉孩子这东西不好吃,很苦,不知道什么叫苦?拿一块苦瓜给他尝尝。小伙伴来玩了?好的,请你们吃真的糖。 3 岁男童将止泻药当糖丸误食 95 颗 致瘫痪失明 5.『拔萝卜』 此萝卜非真萝卜,而是大人抱着孩子的脑袋往上提,俗称『拔萝卜』。要说它有没有危害,得看孩子的情况和当时拔的力气、动作,不过被拔的孩子感觉不到任何舒适,何谈乐趣?说为拔高骨骼,让个子长得再快一些更是毫无根据,建议坚决制止。 在外面 1. 踩踏 带孩子上下地铁、火车、排队、集会时如果碰到人多拥挤先在一边等等,孩子小容易摔倒,避开人群很有必要。如果怕来不及请早点儿出门,带孩子不比单身的时候,要为孩子考虑。已经陷入人群不要慌,把孩子抱起来,保证孩子的头露在外面,一边说我有孩子请让让,一边顺着人流的方向斜切着走,慢慢挪到墙边靠墙站立,没墙的往外走。 2. 动物 一个是碰到流浪动物别欺负它,揪尾巴或踢打,激怒动物被咬被抓还得打疫苗。另一个在动物园里无视警告越过栏杆,逗弄猛兽,前几年发生过熊咬断孩子胳膊的事故,孩子调皮,动物园监管不力,但家长没有监护失责吗?换言之,能允许孩子越过栏杆把胳膊伸进动物笼子的家长,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3. 栏杆 不是指翻越栏杆,而是指把手、头伸进栏杆的缝隙里。每年被消防员切割下来的栏杆、门框,多是因为某个小家伙把头、胳膊或手指塞了进来。不顾后果 + 爆棚的好奇心=麻烦,请各位家长提醒孩子:离空隙、圆孔远一些。 三岁女孩贪玩 头部被阳台栏杆卡住(图)- 阳台,栏杆,头部,卡住 4. 电瓶车 啊啊,电瓶车必须提!不仅因为我有一辆小红,而且因为曾经有起事故就发生在我眼前。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摔倒了,我帮着做了简单处理,孩子脸擦破,满嘴血,头没事,除了受惊吓一直哭外神智清醒,妈妈摔得比较严重,一条胳膊抬不起来,怀疑骨折。电瓶车这玩意儿速度快,刹车简陋,开起来没声音,危险系数很高,有的家长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超速、多人、并行,各种无视安全。过年走亲戚时千万别爸爸骑车带着妈妈,前面站着大宝,妈妈抱着小宝,一出车祸喜事立马变悲剧。 5. 糖葫芦 糖葫芦的危险在不小心摔倒,或旁人碰到后被竹签扎伤,建议家长让孩子吃完再走。 6. 风筝 要说的不是碰到高压线,而是风筝线,细,不易被看到,却容易划伤手。放的时候告诉孩子握住风筝轮或线桄子,万一被线缠住手指不要硬拉,慢慢解开,解不开用小刀或指甲钳。还有,在广场奔跑时别靠近放风筝的,特别是大风筝,避免中『风筝线之刃』。 图片说明:男子遭风筝线割喉险丧命被判担责 30%不服上诉 警告,内含血腥图片 7. 火锅 还用说吗?带婴幼儿吃火锅的家长,就不能为了孩子选个安全的餐馆吗?别说孩子知道离火锅远一点儿,那在餐厅里跑来跑去大丈夫?撞到谁谁倒霉,如果撞到端着火锅的服务员。。 4 岁孩子吃火锅被烫伤 8. 旋转门 过年去酒店、去商场、去洗浴中心,一定警告孩子别招惹旋转门,全国发生过多起旋转门夹孩子事故,在门里钻来钻去玩一不小心就被夹住,或胳膊或腿,还有夹头的。 旋转门夹住小孩手消防赶到破拆取出 安全问题的根本是家长疏忽大意,以为不会有事。我不主张给孩子讲太多的安全注意事项,那超出了儿童的承受,防范应当是家长的责任,多年安全知识普及工作的经验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出。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祥和平安的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