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无人区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 Patrick Zhang,电气工程师 到西部高原去旅游,和去工作,可是大不相同。 ABB 在新疆和青海都有项目,我自然也去过新疆和青海 N 多的地方。但我想说说同事的一份经历。 青藏铁路通车前几年,青藏铁路沿线的变电站投标工作就开始了。由于地处海拔 4500 米的三江源,又是无人区,要求开关设备的质量必须过关。 ABB、西门子和施耐德,还有国内厂家都去投标,最后中标的是 ABB。就这样,我去了一趟可可西里。电力监控的事情很少,而大量的高压开关的安装工作是 ABB 的高压开关的同事们去做的。 由于每一座变电站内 GIS 高压组合开关的安装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高压的同事们一呆就是四个月到半年。 一次,高压同事 X 先生回来了,我和他谈起了可可西里的工作和生活。他神情严肃,带着几分心酸,又带着几分自豪。他告诉我几件事: 第一件事:关于电器设备、装备和建站材料的运输 在高山荒漠地区修铁路,必须先建立一个一个的点,这些点就是车站,然后再从车站延伸出路基。有的变电站距离车站很近,有的比较远。 也因此,车站就成为铁路沿线的绿洲,成为施工人员赖以生存的栖身之地。 所有的物件都在青海的重镇格尔木,从格尔木到建站地点汽车要走三天。第一天还能看见人,到第二天就看不到人了,所见到的只是高原、雪山、荒漠和沼泽。汽车沿着前车留下的车辙前进,一直到达建站地点。 运输途中白天的温度在 30 度左右,晚上的温度在零下 10 度。千万不能感冒,一感冒就会加重高原反应。一位司机到达工地后,感冒加高原反应加重了他的病情,不等卸货,立即派车将他送到格尔木,但时间至少要 2 天。就这样,这位司机病逝在路上。 第二件事:如何克服高原反应到达工地。 工程人员必须从格尔木慢慢地上来,每两百公里休息一天,这样到达工地后,就能极大地缓解高原反应。另外,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物必须向当地藏民买,只有他们的药物才真正有效。 第三件事:施工。 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不断发生。例如 GIS 操作机构漏油,110V 直流供电的继保装置拉弧,电气间隙问题等等,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一件接着一件克服。直到最后完工。 第四件事:转场到达第二个变电站,第三个变电站,第 N 个变电站,直到最后全部完成,用时 2 年。 第五件事:回家。 完工了,这位同事立即起身到达格尔木,再乘飞机到达西宁,最后返回自己的家,返回公司。但他出现了严重的低原反应,不得不又返回变电站工地,再按 300 公里休息一天的办法,慢慢地下来,直到消除了低原反应。 然而,真正要恢复正常,至少需要 1 年。返回后时不时地感到头疼,似乎天天在重感冒,很难受。 同事告诉我,在高原地区生活,人的心和肺会变大,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如果在两年内离开了高原地区,心肺功能就能恢复,但超过两年,可能就是永久性的了。这也是藏区儿童特别多心脏病的原因。 这就是可可西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他们的经历和工作历程。 听完他的讲述,让人肃然起敬。我钦佩他们,为这些建设者感到骄傲。 我去过无人区,但只是经过而已。当荒漠和雪山不断地重复出现在视野里,眼镜会有视觉疲劳,再美的风景也不过如此。最要命的是通信全无,手机只能用来听音乐。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只有我们这几个人。一旦出事,没有任何救援,想来都是十分恐怖的。 我在长江源拍摄过若干照片。后来,我根据照片画了一张长江源送给我的同事 X 先生。就是这张画: 画面上我添加了帐篷和羊群。其实现场哪有羊群呀,只有广漠的无人区,和让人怅然的寂静。 此文做了修改,我删去了令人不快的内容。 总之,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没有充分的准备,千万不要去无人区。尽管它有着旷世之美,尽管它在冥冥中向我们召唤,但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不值得的。 现在的青藏铁路沿线是美丽的,值得大家去欣赏。 放上两幅我的水粉画作供欣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