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怎么变成化石? 知乎用户,地质锤帮帮主(自封的(´⌣`ʃƪ)) 形成化石的自身条件(具有硬体)人类已经具备。 主要是环境条件、埋藏条件和成岩条件。 环境条件 1. 物理条件。如果是在高能动荡的水动力条件下,尸体极易被破坏。 2. 化学条件。水体酸性的话 CaCO3 容易溶解,不利于骨骼的保存。在氧化环境下,有机质容易分解,同样会破坏尸体。 3. 生物环境。腐食生物和细菌会破坏尸体,如果不在水中,一些昆虫会把尸骨作为巢穴,在海洋中一些海洋生物同样会破坏尸体。 埋藏条件 1. 埋藏速度。迅速埋藏有利于化石保存,可以防止被各种原因腐蚀。 2. 沉积物特征。细粒的沉积物或者化学成因的沉积物有利于化石的保存。 3. 埋藏时间。必须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间进行成岩石化。 成岩条件 压实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小,才能保存为完好的化石。 (压实作用:指沉积物沉积后,由于上覆沉积物不断加厚,在重荷压力下所发生的作用。通过压 实作用沉积物发生脱水,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密度增大,松软的沉积物变成固结的岩石。 重结晶作用:在成岩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的影响,使矿物晶体发生溶解再结晶的作用。) 综上,我列出几个比较合适的环境: 1. 沙漠。但是要防止沙漠的昆虫在尸骨上打洞筑巢。 2. 深湖或者深海的极度缺氧的深湖泥和深海泥中。 3. 火山边,被火山灰覆盖。 4. 其他比较特殊的保存环境,如冰川冻土和松脂,这样甚至可以保存软体,但是形成人那么大的琥珀基本没有戏了。 形成完整的化石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都会影响化石的完整甚至化石的形成。 最后再提一点,就算形成了化石,也不一定会被未来人挖掘出来。地质时间是沧海桑田的变化,如果那时候化石在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那也没用,就算是可以到达,也不能保证正好被发现。所以化石的发现都是有偶然性的。 阅读原文